華文網

媽媽的格局對孩子的影響,你從《我的前半生》裡看到了嗎?

經過近一個月的熱播,《我的前半生》終於要落下帷幕了,回頭再來看看,該劇從剛播出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也受到了業內的好評,同時眾看客從各個角度對此劇進行了全方位的剖析。

關注“全職太太”羅子君的成長過程有之,欣賞“白骨精”唐晶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度者有之,當然怒駡高段位第三者淩玲者更是不計其數……對於一部都市劇大家的關注點更多的是在其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方面,劇組的服裝方面及飲食等方面,但是大家好像忽略了女主婚變前後對孩子的影響,這其實是更應該引起我們關注的地方。

親子關係,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初接觸到的人際關係。

我們,代表了未來他將遇到的所有人類。我們向孩子詮釋了什麼是愛。我們示範了與人相處之道。

悲哉,女兒羅子君

子君家庭的破裂不可否認有陳俊生的原因,但是追究責任的源頭,如果不是子君在她媽媽的影響下形成的歪曲的價值觀,羅子君也不會遭遇那樣的變故。羅媽固執地認為女人就是要靠男人養。於是她一味的依賴男人,她不僅如此教育女兒,

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就這樣子君在工作半年後就在羅媽和俊生的“開導”下辭職,興致勃勃地做起了全職太太。

作為全職太太的她與陳俊生的差距越來越大,她已經遠遠的被這個社會甩到了後面。而在她離婚後羅媽不僅沒有醒悟,反而再一次教育子君打扮漂亮點,

好再找個多金男嫁了。再看羅媽,她跳舞非得去收門票的百樂門,為的是挑一個可以讓她後半生衣食無憂的男人。直到現在羅媽仍然不清楚自己作為一個母親的失敗,她的錯誤的價值觀不僅害了自己,更害了女兒,甚至還殃及到了平兒。

好在子君還有一個像唐晶那樣清醒的閨蜜,為她指點迷津,賀涵那樣的閨蜜男友鼎力相助,加上她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得以脫胎換骨。但那畢竟是電視劇,現實卻是殘酷的。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子君這樣的人在現實中怎麼會和唐晶成為朋友,她也就沒有機會脫胎換骨了。也許她還是會按照羅媽的規劃,走完她的一生,那樣又怎麼會有後來那麼優秀的羅子君?

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多的是母親的陪伴,因此母親的價值觀的正確與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只有母親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並且能夠言傳身教,做到以身作則,才可以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我們憑藉什麼去指導孩子呢?憑著我們家長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為人處世的人生智慧。所以我想,如果我們自己有了這種富足的思想,能隨時在小事上體現出來,那麼,我們給孩子的,就不只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而是一種心靈的滋養。

幸哉,母親羅子君

離婚前的羅子君在羅媽的錯誤的價值觀的影響下只知道逛街美容抓小三,她之前沒有怎麼帶孩子,都是交給保姆接送,晚上也是只管自己保養,幾乎沒有陪過兒子,更別說輔導功課了。不過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不然平兒的前途真是堪憂。

而離婚後的羅子君積極上進,加上朋友的幫助,她有了突飛猛進的改變。她的格局變大之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劇中有一個她對兒子信守諾言的片段讓我們看到了她的進步,很讓人為之欣慰。在自己因突發情況無法按計劃給兒子過生日時她並沒有使用自己作為大人的權威,而是首先選擇向兒子道歉,然後用孩子的例子進行類比,說明了自己加班的理由,最終平兒理解了子君並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增進了母子間的情感。這樣的方式教育下的平兒不敢說以後一定會有所成就,但是他一定是具有一個健全、正直的人格的人。

孩子在童年時感受到的樂趣,將以某種方式,一直延伸到他未來的一生,成為他生命中的動力源泉,幫他享受順境,渡過逆境。

人或動物會因為不可控事件而不斷遭受挫敗,於是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進而喪失信心,放棄努力,陷入無助和絕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悲觀無助的心態不僅是通過經驗學到的,而且還可以傳染,影響他人,使得其他本沒有挫敗經驗的人也產生無助感。所以塞利格曼說“悲觀正在流行”。

離婚後子君沒有了經濟上的來源,但是她並沒有悲觀放棄,反而奮發進取。她放下了自己原有的身段,蹲下來給顧客試鞋。在面對小三和前夫時也能心平氣和地應對,並成功賣出了兩雙價格不菲的鞋子。面對別人的羞辱,她利用自己之前對富人心理的瞭解把店裡最難賣的限量款賣給了富人。子君就這樣帶著平兒一起樂觀的面對經濟上、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平兒。雖然她現在不能給平兒婚前那樣富足的生活,但是她可以讓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這就足夠了,婚後她可以說是一個有格局的母親、一個成功的母親。

很多人心境無法輕快起來,是因為有經濟壓力。經濟上的拮据,讓我們覺得好似有沉重的擔子壓在身上,逼迫你要一直埋頭趕路,似乎任何一點玩樂,都是耽擱浪費。但是,研究者發現,窮人更容易繼續窮,那是因為長期憂慮經濟困難,會使人的頭腦“頻寬”變窄,讓人思維受局限,看不到機會,無法創造性地生活。金錢或時間上的稀缺,都會對人的心理和思維造成類似的影響。

雖然熱播電視劇結束了,但是它傳遞的正面觀念值得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提示自己,願你過得是羅子君的後半生,帶給孩子積極正能量的影響。

以上專家觀點來自兒童教育專家羅玲老師的《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

媽媽只有懂得孩子不同年齡段的心理成長特點,就會真正的強大起來,正面管教就不會變成錯位教育。你是真能幫孩子的那個人。

那麼,我們給孩子的,就不只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而是一種心靈的滋養。

幸哉,母親羅子君

離婚前的羅子君在羅媽的錯誤的價值觀的影響下只知道逛街美容抓小三,她之前沒有怎麼帶孩子,都是交給保姆接送,晚上也是只管自己保養,幾乎沒有陪過兒子,更別說輔導功課了。不過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不然平兒的前途真是堪憂。

而離婚後的羅子君積極上進,加上朋友的幫助,她有了突飛猛進的改變。她的格局變大之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劇中有一個她對兒子信守諾言的片段讓我們看到了她的進步,很讓人為之欣慰。在自己因突發情況無法按計劃給兒子過生日時她並沒有使用自己作為大人的權威,而是首先選擇向兒子道歉,然後用孩子的例子進行類比,說明了自己加班的理由,最終平兒理解了子君並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增進了母子間的情感。這樣的方式教育下的平兒不敢說以後一定會有所成就,但是他一定是具有一個健全、正直的人格的人。

孩子在童年時感受到的樂趣,將以某種方式,一直延伸到他未來的一生,成為他生命中的動力源泉,幫他享受順境,渡過逆境。

人或動物會因為不可控事件而不斷遭受挫敗,於是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進而喪失信心,放棄努力,陷入無助和絕望。心理學家發現,這種悲觀無助的心態不僅是通過經驗學到的,而且還可以傳染,影響他人,使得其他本沒有挫敗經驗的人也產生無助感。所以塞利格曼說“悲觀正在流行”。

離婚後子君沒有了經濟上的來源,但是她並沒有悲觀放棄,反而奮發進取。她放下了自己原有的身段,蹲下來給顧客試鞋。在面對小三和前夫時也能心平氣和地應對,並成功賣出了兩雙價格不菲的鞋子。面對別人的羞辱,她利用自己之前對富人心理的瞭解把店裡最難賣的限量款賣給了富人。子君就這樣帶著平兒一起樂觀的面對經濟上、生活上的各種問題,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著平兒。雖然她現在不能給平兒婚前那樣富足的生活,但是她可以讓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這就足夠了,婚後她可以說是一個有格局的母親、一個成功的母親。

很多人心境無法輕快起來,是因為有經濟壓力。經濟上的拮据,讓我們覺得好似有沉重的擔子壓在身上,逼迫你要一直埋頭趕路,似乎任何一點玩樂,都是耽擱浪費。但是,研究者發現,窮人更容易繼續窮,那是因為長期憂慮經濟困難,會使人的頭腦“頻寬”變窄,讓人思維受局限,看不到機會,無法創造性地生活。金錢或時間上的稀缺,都會對人的心理和思維造成類似的影響。

雖然熱播電視劇結束了,但是它傳遞的正面觀念值得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提示自己,願你過得是羅子君的後半生,帶給孩子積極正能量的影響。

以上專家觀點來自兒童教育專家羅玲老師的《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

媽媽只有懂得孩子不同年齡段的心理成長特點,就會真正的強大起來,正面管教就不會變成錯位教育。你是真能幫孩子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