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突發!2700億網貸平臺出大事了!董事長宣佈3年內清盤不幹了!

將會放棄網貸業務,預計2020年12月31日之前清理完不良資產、處理完現有到期產品,
退出P2P市場。

這無疑在已經不那麼平靜的網貸行業丟下了一顆“炸彈”,紅嶺創投成立以來截至2017年7月27日的累計投資金額超過2700億元。

周世平究竟說了啥?重點有六:

1、“清理網貸”:網貸不是我們擅長的,也不是我們看好的,這塊業務最終會被老周清理出去,只是時間而已。

2、“清盤原因”:為什麼要清盤?網貸有規模,有不良資產,沒有利潤,一堆人操心老周什麼時間跑路,不想他們太累!

3、“緩衝原因”:為什麼還沒清盤?一是因為還有前幾年積累下來的不良資產需要處理,二是新的轉型還在過渡中;

4、“保障投資者上岸”:清盤是否可行?清理完不良資產,正常處理完現有網站的到期產品,讓投資者安全上岸,你說行不行?!

5、“清盤時間”:什麼時候清盤?過渡期大概三年,2020年12月31日到期,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

6、“轉型方向”:紅嶺創投以後做什麼?做該做的事,做擅長的事,為值得的人付出!

而回帖的人也大都支持:

作為網貸行業知名企業,紅嶺創投和周世平的知名度很高,從回帖來看,較多是祝福老周的話語。在紅嶺創投的媒體群裡,老周還笑言說,清盤之後幹什麼?去新疆自駕遊,吃羊肉串,喝格瓦斯。

在祝福之余,

投資者或許也有困惑——“不擅長網貸”的老周為什麼在紅嶺運行9年的時候突然堅持不下去了,紅嶺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

去年虧損1.8億元

紅嶺創投于2009年成立,在P2P網貸行業首創了本金先行墊付模式。目前,紅嶺創投官網公佈的累計成交規模達到2700多億,然而,紅嶺創投在國內的成交額是位居前列的。

但紅嶺創投在去年全年公司淨虧損1.83個億。對於虧損的原因,周世平曾表示,做平臺發展業務、控制風險、技術維護、客戶服務等需要費用,此外最大的支出則是墊付成本。

紅嶺創投的壞賬問題也一直受到關注。2014年,紅嶺創投被爆出1億壞賬震驚業內;2015年周世平曾自曝紅嶺壞賬約5億元,壞賬率接近3%;2016年他又爆料稱,紅嶺創投壞賬有一筆貸款損失了一個多億,是因為高管涉嫌職務犯罪。

然而,截止6月30日,紅嶺創投累計逾期金額為3350.97萬元,項目逾期率1.21%,金額逾期率0.19%。

今年7月,紅嶺創投方面稱,目前放款中共形成不良貸款兩筆,其中之一就包括輝山乳業。其中,輝山乳業關聯公司擔保本金5000萬元,逾期利息143.75萬元。另一筆則為大連機床股權質押本金1.5億貸款,逾期利息784萬元。

對於這兩筆不良貸款,周世平表示:“輝山乳業債務重組中,我司已經仲裁立案,等待開庭,預期收回概率較大。另外,大連機床公司業務正常,資產重組中,預期收回概率較大。”

合規性問題

除了虧損、不良貸款,紅嶺創投還面臨合規性問題。

2017年2月,銀監會官網正式對外公佈《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要求網貸平臺必須接入商業銀行資金存管。然而,截至6月8日,完成銀行存管系統上線的網貸平臺共計211家,但紅嶺創投至今尚未上線銀行資金存管。

此外,2016年8月出臺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但從紅嶺創投官網來看,目前借款金額超過20萬元的標的仍然存在。

影響多大?網貸平臺或加速退出!

事實上,今年早些時候,周世平就表達過對網貸的失望。之前周世平就曾表示,對P2P行業做小額貸款不抱太大的期望,紅嶺已經吃過虧了,不想在小額貸款裡再吃虧。

周世平將公司的清盤過渡期設定為三年,2020年12月31日到期,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然而,截止7月26日,紅嶺創投待還餘額為192.06億元,借款標數為10617個,待還借款人數28406人,待收投資人數為143213人。

可以說,紅嶺將清盤的事算是網貸行業的標誌性事件。

截至2017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2114家,相比5月底減少了34家。但在於百程看來,網貸行業的平臺數量雖然是在持續減少的,而紅嶺將清盤的事無疑會加速網貸平臺退出的進程。

網貸行業現狀:降降降

隨著互金專項整治的推進和監管政策的密集出臺,P2P網貸行業在壓力中謀求生存。

2017年二季度,網貸行業成交量為4974.78 億,環比2017年一季度下降7.89%。2017年二季度末貸款餘額為7910.93億,環比2017年一季度末上升14.95%。與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二季度行業成交量和貸款餘額增速繼續放緩,分別下降了30%和8%。

然而,2017年二季度,網貸行業新增平臺僅有8家,數量和2017年一季度保持一致,同比2016年二季度,下降94.4%。截至第二季度末,行業內累計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044家,環比2017年第一季度下降15.4%,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1.8%。

2017年二季度,新增問題平臺198家,環比2017年一季度上升4.76%。在新增問題平臺中,停業平臺占比最高,為71.21%;提現困難平臺占比第二,為15.66%;轉型和跑路占比較低,分別為7.58%和5.56%。

2017年二季度以來,停業平臺數量繼續攀升,其占比也由上季度的56.08%大幅上升至71.21%。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眾多平臺退出,未來行業業務集中度將進一步上升,投資用戶、資金流將進一步向合規性強的、背景雄厚、資產優質、風控過硬的平臺流動,行業將進一步分化,越來越回歸理性。一些細分領域的巨頭或將誕生,行業規模整體將縮減至500家左右。

老百姓安全手冊

問題平臺出事前的先兆

1、瘋狂發標,尤其是短標:吸金欲望突然如此強烈的平臺明顯不正常。這有可能是平臺在跑路前想要好好“撈一筆”的徵兆。

2、長時間未發標:長時間沒有更新標的,之後就沒有下文了,甚至就直接消失了。

3、提現速度變慢:如果平臺的提現時間突然間增長,則有可能是大部分資金被公司抽走導致的資金流動不暢,這也將是平臺準備跑路的信號。

4、頻繁更換辦公地點:經常更換辦公地點的平臺,也是平臺不正常經營的一種徵兆,例如去年深圳e租寶的職場在半年內就更換了好幾次。

5、拖欠員工工資:意味著平臺的資金嚴重緊缺,那些發不出工資的平臺,基本上會在兩個月內出現大規模的兌付問題,繼而跑路。

如何辨別P2P平臺的安全性

投資者們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抵禦高息誘惑,遠離非法集資。下面是幾種常用的辨別方法:

1、投資回報率是否超過同期水準過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或許是借貸方為迅速吸納自己打出的幌子。

2 、投資資產資訊是否存在披露不完整現象。投資人在投資前一定要對平臺的資產資訊進行全面調查,即瞭解平臺在吸納資金後的用途,資金流向問題。

3、是否過於誇大宣傳無風險高收益誤導投資者。但凡是投資幾乎都是有風險的,一些問題平臺宣傳高收益的同時還宣揚無風險,典型的欺騙行為。投資者需冷靜對待,對投資風險要有全面的認識。

4、協力廠商評級機構給予評價是否過低。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對平臺要有全面瞭解,借助網路資訊查詢該平臺是否有協力廠商機構進行過評級。評級過低必然存在問題。

5、是否實行資金協力廠商託管。正規的P2P平臺都有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會主動啟用協力廠商資金託管服務,瞭解一個平臺,看他有沒有協力廠商資金託管,有沒有和銀行合作或者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合作是最直接的方法。

是因為高管涉嫌職務犯罪。

然而,截止6月30日,紅嶺創投累計逾期金額為3350.97萬元,項目逾期率1.21%,金額逾期率0.19%。

今年7月,紅嶺創投方面稱,目前放款中共形成不良貸款兩筆,其中之一就包括輝山乳業。其中,輝山乳業關聯公司擔保本金5000萬元,逾期利息143.75萬元。另一筆則為大連機床股權質押本金1.5億貸款,逾期利息784萬元。

對於這兩筆不良貸款,周世平表示:“輝山乳業債務重組中,我司已經仲裁立案,等待開庭,預期收回概率較大。另外,大連機床公司業務正常,資產重組中,預期收回概率較大。”

合規性問題

除了虧損、不良貸款,紅嶺創投還面臨合規性問題。

2017年2月,銀監會官網正式對外公佈《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要求網貸平臺必須接入商業銀行資金存管。然而,截至6月8日,完成銀行存管系統上線的網貸平臺共計211家,但紅嶺創投至今尚未上線銀行資金存管。

此外,2016年8月出臺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但從紅嶺創投官網來看,目前借款金額超過20萬元的標的仍然存在。

影響多大?網貸平臺或加速退出!

事實上,今年早些時候,周世平就表達過對網貸的失望。之前周世平就曾表示,對P2P行業做小額貸款不抱太大的期望,紅嶺已經吃過虧了,不想在小額貸款裡再吃虧。

周世平將公司的清盤過渡期設定為三年,2020年12月31日到期,將現有產品全部清理完成。然而,截止7月26日,紅嶺創投待還餘額為192.06億元,借款標數為10617個,待還借款人數28406人,待收投資人數為143213人。

可以說,紅嶺將清盤的事算是網貸行業的標誌性事件。

截至2017年6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2114家,相比5月底減少了34家。但在於百程看來,網貸行業的平臺數量雖然是在持續減少的,而紅嶺將清盤的事無疑會加速網貸平臺退出的進程。

網貸行業現狀:降降降

隨著互金專項整治的推進和監管政策的密集出臺,P2P網貸行業在壓力中謀求生存。

2017年二季度,網貸行業成交量為4974.78 億,環比2017年一季度下降7.89%。2017年二季度末貸款餘額為7910.93億,環比2017年一季度末上升14.95%。與去年同期相比,2017年二季度行業成交量和貸款餘額增速繼續放緩,分別下降了30%和8%。

然而,2017年二季度,網貸行業新增平臺僅有8家,數量和2017年一季度保持一致,同比2016年二季度,下降94.4%。截至第二季度末,行業內累計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044家,環比2017年第一季度下降15.4%,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1.8%。

2017年二季度,新增問題平臺198家,環比2017年一季度上升4.76%。在新增問題平臺中,停業平臺占比最高,為71.21%;提現困難平臺占比第二,為15.66%;轉型和跑路占比較低,分別為7.58%和5.56%。

2017年二季度以來,停業平臺數量繼續攀升,其占比也由上季度的56.08%大幅上升至71.21%。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眾多平臺退出,未來行業業務集中度將進一步上升,投資用戶、資金流將進一步向合規性強的、背景雄厚、資產優質、風控過硬的平臺流動,行業將進一步分化,越來越回歸理性。一些細分領域的巨頭或將誕生,行業規模整體將縮減至500家左右。

老百姓安全手冊

問題平臺出事前的先兆

1、瘋狂發標,尤其是短標:吸金欲望突然如此強烈的平臺明顯不正常。這有可能是平臺在跑路前想要好好“撈一筆”的徵兆。

2、長時間未發標:長時間沒有更新標的,之後就沒有下文了,甚至就直接消失了。

3、提現速度變慢:如果平臺的提現時間突然間增長,則有可能是大部分資金被公司抽走導致的資金流動不暢,這也將是平臺準備跑路的信號。

4、頻繁更換辦公地點:經常更換辦公地點的平臺,也是平臺不正常經營的一種徵兆,例如去年深圳e租寶的職場在半年內就更換了好幾次。

5、拖欠員工工資:意味著平臺的資金嚴重緊缺,那些發不出工資的平臺,基本上會在兩個月內出現大規模的兌付問題,繼而跑路。

如何辨別P2P平臺的安全性

投資者們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抵禦高息誘惑,遠離非法集資。下面是幾種常用的辨別方法:

1、投資回報率是否超過同期水準過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或許是借貸方為迅速吸納自己打出的幌子。

2 、投資資產資訊是否存在披露不完整現象。投資人在投資前一定要對平臺的資產資訊進行全面調查,即瞭解平臺在吸納資金後的用途,資金流向問題。

3、是否過於誇大宣傳無風險高收益誤導投資者。但凡是投資幾乎都是有風險的,一些問題平臺宣傳高收益的同時還宣揚無風險,典型的欺騙行為。投資者需冷靜對待,對投資風險要有全面的認識。

4、協力廠商評級機構給予評價是否過低。投資者在進行投資前對平臺要有全面瞭解,借助網路資訊查詢該平臺是否有協力廠商機構進行過評級。評級過低必然存在問題。

5、是否實行資金協力廠商託管。正規的P2P平臺都有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會主動啟用協力廠商資金託管服務,瞭解一個平臺,看他有沒有協力廠商資金託管,有沒有和銀行合作或者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合作是最直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