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阿裡巴巴又花13億元,猛砸“賣票王”,一舉拿下萬億級市場!

最近的協力廠商資料包告出來了,在電影票務行業的App中,淘票票的日活躍用戶數量,6月份達到45萬,位居行業第一。

此排行資料一出,驚動了整個電影行業,阿裡巴巴影業集團也是喜出望外,緊接著就在7月24日,正式放出增持淘票票9.12%股份的消息,這一砸又將花掉13.33億元人民幣。

花多少錢,這都不算事,重要的是,現在阿裡影業已持有淘票票約96.71%股權。面對萬億級的市場,阿裡巴巴出手簡直快成了一道閃電。

“小角色”如何攻搶“大蛋糕”?

公開資料顯示,

我國至少還有3萬億級的文化消費缺口,這是當下巨大的機遇,尤其大眾喜聞樂見的影視產業,更成為資本競逐的“大蛋糕”。

在阿裡大文娛體系裡,淘票票或許只是個“小角色”,但同時,作為阿裡影業旗下擔綱重任的線上宣發戰場,淘票票也在做泛娛樂的大夢。

外界可能不知道,其實淘票票自誕生那天,就承擔著阿裡影業互聯網宣發的重任。阿裡影業的大多電影專案,都由淘票票優先宣發。目前,文娛大行業中的“小角色”淘票票,正逐步進入影片投資階段,他背靠著阿裡巴巴,其泛娛樂生態規劃早已開始“被佈局”。

未來的線上“賣票王”,會是誰?

當前的中國線上票務平臺有幾十家,但霸主卻只有四個:淘票票、貓眼、娛票兒、百度糯米,

僅這四家就佔據了市場超過80%的份額。

2016年,阿裡影業正式將淘寶電影更名為淘票票,定位於泛娛樂產業行銷平臺。至此,從2014年上線一直在賣票的淘寶電影,開始了身份上的華麗轉變,打開了電影線上售票領域的全新格局。

僅用一年的時間,

淘票票就坐上了線上“賣票王”的位子,深受年輕人和女人的偏愛。其上位速度之快,令業內人士驚歎,淘票票到底用了什麼招數?

淘票票總裁原源揭秘表示,大招就是互聯網下的大資料生態。阿裡所擁有的大資料優勢,不僅可以用於即時分析產品、排片、上座率、票房查詢等,

還將在宣傳行銷階段引入資料分析的作用,實現定制化行銷。

能夠一手掌握海量用戶的喜好和消費習慣,淘票票奪下行業第一,恐怕是遲早的事。

科技圈牛人作者,長期關注蓋茨、馬雲、雷軍、董明珠等大佬,快快關注我,私信必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