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從小小水手到清朝大將軍,越南國王親自賜封一等義勇男爵,最終卻因一個舉動召來非議

廣東黑旗將領,真乃高人一籌,諸統領莫及焉。這是清朝重臣李鴻章對他的評價。說到這裡我相信大家已經猜到了,今天我們要聊的這位是清朝傳奇式人物,一位在中法戰爭中英勇抗擊者,

在反割台鬥爭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大將軍——劉永福。

劉永福

此人早年是以水手出身,曾參加過反清起義軍,在黑旗軍中出任先鋒,後來因為在戰爭中有勇有謀,很快就升官為左翼大帥。這對於出身平凡的他,在軍中的表現算是堪稱一絕了。

後來法國入侵越南河內地區,他與越軍聯合作戰,最終在河內西郊地區大敗法軍,國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職。1883年,法軍企圖進犯廣西境界,又是劉永福帶領黑旗軍同法軍在河內激烈戰鬥,最終大勝而歸。越南國王這次親自賜封他為一等義勇男爵。這一榮譽對於他來說,就是用性命在戰場上的拼殺換來的。

劉永福雕像

當清朝與法軍宣戰之後,劉永福在戰場上重創敵人。就在我方軍隊打了勝仗之時,清朝政府卻突然下令停戰,與法國簽訂了本不該有的條約,承認了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劉永福接到命令後,沒有做出什麼行動,率領黑旗軍將士3000人回國,逐年勢力削減,最後只剩下300人。有人說他在越南對抗法軍之時,

經不起清政府的欺騙手段和官位誘惑,應該有自己的氣節做出自己該有的行動,可是當下的形勢真的適合他那樣做嗎?這真的很難說。

劉永福戰法軍

後來又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他又帶領兩個營的兵力駐紮臺灣,一年以後,清廷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

為抵抗日本對臺灣的統治,地方民主紳士成立了臺灣民主國。劉永福任大將軍一職,後來在發生乙未戰爭後,民眾擁護他接任台南總統,他拒絕了。在多次向清政府告急無果之後,臺灣大部分地區只能陷入敵手,最終劉永福只能邊戰邊退。與當地抗日武裝力量聯合起來,5個月對日軍進行了嚴重打擊。並且拒絕投降。但是因為清朝政府的不支援,最終義軍的路越走越窄,
劉永福的部下大部分也都戰死。

劉永福抗日

如果清廷大臣能多幾個像劉永福這樣的人,又何嘗會有這種不平等條約的存在。最終在同年9月臺南失陷,劉永福潛回大陸地區。有人說他在臺灣經不起考驗,與日軍沒有做出最後的搏鬥,離台內渡,臨陣脫逃,這一點是不可原諒的,在危急面前屈服了。也有另一種意見說,他最終選擇低調退場是為了當地的百姓不再受戰火之苦。不是投降,而是在當前的形勢下力不從心。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想要真正幹點事情真的很難。他在反侵略戰鬥中已經表現出了獨特的勇氣,他是民族鬥爭中的勇士。

劉永福與抗日團體

晚年時,將近80歲的他要求重上戰場,對當時的形勢義憤填膺。在臨終遺言之時,他說道“一生惟以忠君愛國為本,只恨投軍報效,以竟予未了之志”。由此可以看出此人的內心在當時是多麼無奈,歷史永遠是留給後人評說的,但是對於當時真正的難處只有當事人最明白,其他人都沒有發言權。你們認同嗎?

臨陣脫逃,這一點是不可原諒的,在危急面前屈服了。也有另一種意見說,他最終選擇低調退場是為了當地的百姓不再受戰火之苦。不是投降,而是在當前的形勢下力不從心。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想要真正幹點事情真的很難。他在反侵略戰鬥中已經表現出了獨特的勇氣,他是民族鬥爭中的勇士。

劉永福與抗日團體

晚年時,將近80歲的他要求重上戰場,對當時的形勢義憤填膺。在臨終遺言之時,他說道“一生惟以忠君愛國為本,只恨投軍報效,以竟予未了之志”。由此可以看出此人的內心在當時是多麼無奈,歷史永遠是留給後人評說的,但是對於當時真正的難處只有當事人最明白,其他人都沒有發言權。你們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