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為何不敢動俄羅斯絲毫?普京愈發強硬再度表態:用導彈說話

【迷 彩 先 生 迷 彩 軍 事 短 評 第 1141 期】

內容提要:早在去年年底,聯合國大會就通過一項提議,2017年3月27日將在紐約舉行“全球禁止核武器條約”的談判,其中有113個國家投了支持票,35個國家反對,

這些反對的國家當中就有俄羅斯和中國。按理說,討論核武器禁止與否當然不能少了俄羅斯,但這次俄羅斯表示並不會參加在紐約舉行的這次“不成熟的”大會。

對於核武器的發展問題,最有發言權的自然除了美國就是俄羅斯了,奧巴馬時期美國實行“核不擴散計畫”,

與俄羅斯在2014年簽署《新核武控制條約》,但該條約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俄羅斯《生意人報》指出,俄國家外交部 軍控問題司令米哈伊爾·烏裡揚諾夫表示,俄羅斯作為五常理事國有權提反對票,並指出美國在這個時候選擇開核武大會“是一項糟糕的計畫,甚至會危害到俄羅斯的安全和地區安全”。

有分析指出,美國在2017年進一步擴大核武的決心已經顯現,特別是在將更多的高技術武器輸出亞太之後,

中俄在關鍵時刻又站在一起提出反對票至關重要,五常中兩個最有發言權的國家提出反對票不參加這個大會就開的毫無意義。而作為已經具備強有力的全球導彈防禦體系的美國來說,此時再次提出核武禁止計畫是別有用心,美軍隨時擁有單向的核戰略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讓其他國家停止發展核武器顯然是說不通。

毋庸置疑的是,俄羅斯仍然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夠在核武器方面抗衡美國的國家,五角大樓始終在核武戰略上對中俄都保持這強硬的態度,美國的計畫是將俄羅斯的核武威懾力壓制到最低,通過經濟制裁的方式讓俄羅斯入不敷出,俄羅斯軍事戰略體系的中心是核武器,

而失去經濟支柱的俄羅斯將喪失未來軍事安全戰略的主動地位。但美國軍事專家仍然提醒道,美國的這種做法必定會讓兩個世界超級大國走的越來越近,最終失敗的很大程度上會是美國。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上周的公開講話中直接指出美國在新時期面臨“最大五項挑戰”,

其中俄羅斯和中國分別位居前兩位。其他三者被外界解讀為這兩個超級大國的“陪襯”。美國防部長卡特表示,當前美國擔負著全球性責任、實力、利益,首先面臨的就是俄羅斯方面的侵略行為和暴權的挑戰。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3月23日表示,俄武裝力量高精度武器的打擊潛力到2021年應擴大3倍。他說:"高精度殺傷武器遏制潛在侵略者的作用在增長,高精度殺傷武器的特點在敘利亞與恐怖分子的戰鬥中得到完全肯定。我們軍隊和艦隊的高精度武器打擊潛力到2021年應擴大3倍"。隨之帶來的結果就是,戰略導彈部隊提高作戰能力,2017年第二季度裝備‘亞爾斯-S’機動式導彈系統的導彈團將在約什卡爾奧拉進入戰鬥值勤。

俄羅斯擅長用“導彈”說話,普京在會見高級軍事指揮人員時強調:“增強國防實力和戰略軍種實力是俄羅斯的支柱”。俄羅斯在世界各地所採取的行動——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冒險主義、其在歐洲的製造網路麻煩的行徑,及其正在與中國建立的共同戰線——都表明了這個國家不再願意把全球治安官的角色拱手讓給美國。

---

高精度殺傷武器的特點在敘利亞與恐怖分子的戰鬥中得到完全肯定。我們軍隊和艦隊的高精度武器打擊潛力到2021年應擴大3倍"。隨之帶來的結果就是,戰略導彈部隊提高作戰能力,2017年第二季度裝備‘亞爾斯-S’機動式導彈系統的導彈團將在約什卡爾奧拉進入戰鬥值勤。

俄羅斯擅長用“導彈”說話,普京在會見高級軍事指揮人員時強調:“增強國防實力和戰略軍種實力是俄羅斯的支柱”。俄羅斯在世界各地所採取的行動——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冒險主義、其在歐洲的製造網路麻煩的行徑,及其正在與中國建立的共同戰線——都表明了這個國家不再願意把全球治安官的角色拱手讓給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