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東方六國”的最後一次合縱,終於消滅了秦國!

如果要說出春秋戰國秦國獲勝的理由,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它自身的改革和發展;另一個就是它合理的外交政策。

戰國——秦

如果說除了秦國,你認為還有哪個諸侯國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當然是:楚!

戰國——楚

楚是和秦非常相近的兩個諸侯國,它們同樣處於邊陲,它們同樣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它們同樣有彪悍的民風,

它們同樣有稱霸諸侯之志。而唯一不同的是:楚國沒有秦孝公這樣的改革開放家,沒有重用張儀這樣的全能外交官。

秦孝公變法

縱橫家——張儀

看了很多遍戰國,始終讓人看不明白的是:不管東方六國怎麼合縱,總是不能對秦國造成致命的打擊;每到關鍵的時候,合縱就會遭到破壞;東方六國眼看著身邊的鄰國一個一個被秦國消滅,卻無能為力。

我知道:我們都是站在提前知道結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而當時的人,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結果。但是,當你看完楚漢風雲,

你才發現:原來答案就在後面。

秦國在統一前,東方六國都是獨立的諸侯國,它們有著各自的利益糾葛,所以它們考慮問題的角度永遠不能保持一致。特別是夾在中間的韓、魏兩國,誰都得罪不起,但跟誰又都得不到最真誠的保護,所以只有察言觀色,看人臉色行事。這就導致了合縱連橫的極不穩定性。而周邊幾個大國的目的並不是一下吃掉其它大國,而是先吃掉中間的小國,

然後再慢慢吃大的。秦國就是沿著這樣一條線路走的。

而秦滅六國以後呢?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有被滅諸侯國的後代思路都一致了,他們最大的敵人成了秦人,反秦成為他們統一的目標。他們組成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一次合縱,這次合縱是最團結、最徹底的一次。而楚人是最堅決的一支,在楚人項羽的帶領下,諸國聯軍(主要是項羽、劉邦兩支)攻入秦都咸陽,終於消滅了他們一直想滅卻難以實現的秦國。

事實證明:東方六國合縱是輕易就可以滅掉秦國的!

秦末農民起義

但是,歷史就是這樣,有道伐無道。秦滅六國,六國的後人奮起反抗,所以他們從道義上獲勝了;項羽殺楚懷王,劉邦舉義旗伐西楚,所以劉邦從道義上勝利了。

如果統一六國的是楚國,楚國是否也會被其它六國翻盤呢?

總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才是恒久不變的真理!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如果統一六國的是楚國,楚國是否也會被其它六國翻盤呢?

總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才是恒久不變的真理!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