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生兒打麻疹疫苗後發燒怎麼辦?看看這位媽媽的小妙招

你還記得寶寶第一次發燒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嗎?寶寶出生後一直都很健康,沒有出現紅屁股,沒有長過濕疹,也沒有感冒過,其實這些都還好,最讓我害怕的是寶寶發燒,莫名的覺得發燒對寶寶身體的傷害最大。

下面是我家寶寶第一次發燒的經歷,給婆婆們分享下:記寶寶打疫苗後第一次發燒的經歷。

寶寶打疫苗(圖片源自網路)

按疫苗手冊上的規定,嬰兒8個月大時候應該接種麻風(麻疹)疫苗。那一天早上由寶爸和婆婆帶著孩子去接種疫苗。

當天中午我還特意打電話回家,詢問打疫苗時寶寶有沒有哭鬧,最近兩三次,寶寶已經有意識打針會疼,會以哭鬧拒絕打針。婆婆說“哭鬧了好一陣,孩子爸爸按住腿,我按住胳膊打的,委屈的大哭”。我在電話這頭只能苦笑,沒辦法,為了健康,以後還要經歷很多次呢。

下班回家後,看見寶寶小臉蛋兩頰紅紅的,一直哼哼唧唧的要我抱,抱著到處看看也是沒精打采的。

我也不知道怎麼的,就想起來給他測體溫,寶爸還說可能是困了。誰知測完一看38.4度。

寶寶沒有發燒過,我也大意,根本沒準備過退燒藥,也不太想給寶寶吃退燒藥。趕緊讓寶爸去買退熱貼,看看能不能降下來。我和婆婆則給寶寶搓手心、腳心,希望能管用。

輔食是不吃了,水也不喝,還是硬給喝了幾口。

夜裡,用毛巾過著冰袋和寶爸兩個人輪流給孩子搓。寶寶倒是睡著了,

並沒有哭鬧。

寶寶發燒儘量採取物理降溫(圖片源自網路)

第二天

醒來測溫度37.2度,我們絕定先去打疫苗的醫院問下,是不是疫苗引起的,怎麼處理比較好。去了之後大夫說沒太大事情,多半是麻疹疫苗引起的,按普通發燒治療就好了。就這幾句話把我們打發了。

我和寶爸互相瞅瞅,出來後去了家附近的婦幼醫院。

大夫問完病情後倒也很淡定,說“沒事兒,燒三天,之後疹子出來就不燒了。”

我抱著寶寶,看他那無精打采,不知道是沒吃飽的原因還是生病的原因,覺得他都軟軟的、瘦瘦的。“居然要燒三天,那不會傷到腦子吧?昨天都38.5度了”

大夫看我說“給開個退燒藥,過了38.5度吃一次,不過別給吃,你們家裡就沒備點嗎?”我只能羞愧的搖搖頭。

“多喝水,孩子嗓子有點紅,給你開點清熱解毒的柴桂退熱顆粒。疫苗的發熱還不能硬給退燒,不然疹子出不來,憋回去了就”。我和寶爸連連點頭,認真聽完大夫的叮囑。

風風火火的趕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喂藥。估計是第一次吃,還算順利。

下午,寶寶睡著,摸摸身上像小火爐一樣,測體溫39.2度,趕緊叫寶爸一起給寶寶喂了退燒藥,大約過了20分鐘,體溫36.8度。

婆婆看孩子這麼難受,想著法的哄,勉強吃了點蘋果泥,喂幾口水。

退熱貼已經用了五貼,感覺時間怎麼過的這麼慢,三天好漫長啊!

夜裡十點多,又高燒39.0度,看來大夫說的沒錯,就愛半夜發燒!寶寶已經開始拒絕吃藥了,沒辦法,硬生生的掰開嘴灌進去的。

然後繼續隔著衣服用冰袋搓後背。很快溫度降下來了,一直睡到早上,體溫38.0度。

疹子出來了燒就退了(圖片源自網路)

第三天

這兩天都沒怎麼吃東西,早上寶寶大便居然是泡沫,拉肚子?還是吃藥導致的?我只能強裝鎮定,讓寶爸給寶寶弄了點米粉,吃了幾口喂了兩口水,想著下午再大便的時候觀察下什麼情況再說。

摸摸身上,還是發熱,37.8度。經過兩天的磨練,這個溫度我已經很高興了。

還有很慶倖的是我還有母乳,寶寶不愛喝水,也不吃米粉,母乳裡的水分還能保證此時寶寶的身體需要。

這兩天寶寶變成了樹懶,要抱著,或者坐在我腿上,手裡的玩具也就擺弄兩下。睡覺才能放下。

寶寶已經開始討厭頭上的退熱貼了,不停的撕下來,我和寶爸不停的給貼上去。

下午四點多,寶寶睡醒,摸摸他後背竟然出汗了,這是發燒兩天來第一次發汗。精神狀態也不錯。我和寶爸不約而同的撩開寶寶的衣服,找疹子。果然,寶寶的肚皮上有幾個隱隱約約的小紅點點,這下我們才鬆口氣。

晚上寶寶吃了小半碗米粉,也開始笑了,玩玩具,到處爬,不再賴在我身上。

臨睡前,寶寶的肚子,後背,大腿上都出現了紅點。體溫36.5度。

一直到第四天早上體溫一直保持正常。這時候,我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

後來疹子越出越多,大概持續了2-3天,再後來漸漸的顏色變淡。這場病才徹底好了。

新生兒打麻疹疫苗後發燒怎麼辦?

根據這次寶寶接種疫苗發熱、出疹子的經歷,我總結出來的經驗,希望對各位婆婆有所幫助:

1.一定要鎮定、鎮定!看到寶寶發燒,哪個媽媽不心急?這時候告訴自己一定不能慌,做媽媽的亂了陣腳,還怎麼打仗?

2.孩子精神狀況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體溫超過38.5度按要求服藥。但也有少數嬰兒反應較為強烈,有時體溫超過39度,可伴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全身反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和布洛芬(美林)等退燒藥。

3.寶寶打預防針後,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應,其中發熱是最常見的。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了,家長要儘快就醫。

4.寶寶一旦出現發熱現象,一定不要捂,孩子發燒且手腳冰涼就說明體溫還將繼續升高,此時越捂越危險,容易將高溫集中至頭部引起抽搐,必須迅速脫衣讓體表散熱來物理降溫。觀察一下發燒的人不出汗,快退燒時自身才會排汗,所以就算高燒時強行用被子捂出一身汗,可不久還會再燒,所以要科學退燒。高燒寶寶需要降溫,可以適當提高室溫,減少寶寶衣物,多補水,幫助散熱。

6.一定要給孩子多喝水,補水是第一位的,(這時候就顯示出母乳的優勢了,因為母乳90%都是水),對於發燒的孩子來說,無論是服藥還是其他降溫方式,最終都需要通過排尿、排便、發汗等生理過程來散熱,所以寶寶發燒時多次飲水或飲奶很有必要。

7.寶寶發熱後,可用溫水擦浴,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放在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或者用退熱貼、冰袋物理降溫。不建議用酒精擦浴,因為嬰兒皮膚嬌嫩,可能受不了酒精刺激,還可能引起皮疹反應。

勉強吃了點蘋果泥,喂幾口水。

退熱貼已經用了五貼,感覺時間怎麼過的這麼慢,三天好漫長啊!

夜裡十點多,又高燒39.0度,看來大夫說的沒錯,就愛半夜發燒!寶寶已經開始拒絕吃藥了,沒辦法,硬生生的掰開嘴灌進去的。

然後繼續隔著衣服用冰袋搓後背。很快溫度降下來了,一直睡到早上,體溫38.0度。

疹子出來了燒就退了(圖片源自網路)

第三天

這兩天都沒怎麼吃東西,早上寶寶大便居然是泡沫,拉肚子?還是吃藥導致的?我只能強裝鎮定,讓寶爸給寶寶弄了點米粉,吃了幾口喂了兩口水,想著下午再大便的時候觀察下什麼情況再說。

摸摸身上,還是發熱,37.8度。經過兩天的磨練,這個溫度我已經很高興了。

還有很慶倖的是我還有母乳,寶寶不愛喝水,也不吃米粉,母乳裡的水分還能保證此時寶寶的身體需要。

這兩天寶寶變成了樹懶,要抱著,或者坐在我腿上,手裡的玩具也就擺弄兩下。睡覺才能放下。

寶寶已經開始討厭頭上的退熱貼了,不停的撕下來,我和寶爸不停的給貼上去。

下午四點多,寶寶睡醒,摸摸他後背竟然出汗了,這是發燒兩天來第一次發汗。精神狀態也不錯。我和寶爸不約而同的撩開寶寶的衣服,找疹子。果然,寶寶的肚皮上有幾個隱隱約約的小紅點點,這下我們才鬆口氣。

晚上寶寶吃了小半碗米粉,也開始笑了,玩玩具,到處爬,不再賴在我身上。

臨睡前,寶寶的肚子,後背,大腿上都出現了紅點。體溫36.5度。

一直到第四天早上體溫一直保持正常。這時候,我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

後來疹子越出越多,大概持續了2-3天,再後來漸漸的顏色變淡。這場病才徹底好了。

新生兒打麻疹疫苗後發燒怎麼辦?

根據這次寶寶接種疫苗發熱、出疹子的經歷,我總結出來的經驗,希望對各位婆婆有所幫助:

1.一定要鎮定、鎮定!看到寶寶發燒,哪個媽媽不心急?這時候告訴自己一定不能慌,做媽媽的亂了陣腳,還怎麼打仗?

2.孩子精神狀況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體溫超過38.5度按要求服藥。但也有少數嬰兒反應較為強烈,有時體溫超過39度,可伴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全身反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和布洛芬(美林)等退燒藥。

3.寶寶打預防針後,就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應,其中發熱是最常見的。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了,家長要儘快就醫。

4.寶寶一旦出現發熱現象,一定不要捂,孩子發燒且手腳冰涼就說明體溫還將繼續升高,此時越捂越危險,容易將高溫集中至頭部引起抽搐,必須迅速脫衣讓體表散熱來物理降溫。觀察一下發燒的人不出汗,快退燒時自身才會排汗,所以就算高燒時強行用被子捂出一身汗,可不久還會再燒,所以要科學退燒。高燒寶寶需要降溫,可以適當提高室溫,減少寶寶衣物,多補水,幫助散熱。

6.一定要給孩子多喝水,補水是第一位的,(這時候就顯示出母乳的優勢了,因為母乳90%都是水),對於發燒的孩子來說,無論是服藥還是其他降溫方式,最終都需要通過排尿、排便、發汗等生理過程來散熱,所以寶寶發燒時多次飲水或飲奶很有必要。

7.寶寶發熱後,可用溫水擦浴,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放在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或者用退熱貼、冰袋物理降溫。不建議用酒精擦浴,因為嬰兒皮膚嬌嫩,可能受不了酒精刺激,還可能引起皮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