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葉挺孫子怒批《建軍大業》!揭秘:葉挺獨立團造就了多少位共和國元帥和將軍?

新聞連結:作為“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建軍大業》與前兩部的最大不同之處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就是在演員選角方面用了大量的所謂“小鮮肉”,包括歐豪、李易峰、鹿晗、張藝興、劉昊然、馬天宇、董子健、陳偉霆等。

從《建軍大業》老早之前就曝出的一些海報來看,有不少網友對這極其豪華的演員陣容充滿期待,但同時也有大量網友一致認為,雖然演員們年齡與歷史人物當時的年紀相符,但這並不能作為大量使用小鮮肉的原因,

甚至更偏激一點的網友,稱用這些看上去毫無硬漢氣質的小鮮肉們來飾演偉人,簡直是對偉人的一種侮辱。

暫不論“小鮮肉”腿直與彎,演革命先輩是否適合,但葉挺將軍對党的忠誠和為中國革命做出的貢獻眾所周知。

葉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

原名葉洵,字希夷,中國廣東惠陽秋長人,北伐名將,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新四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及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是聞名國內外的軍事家,他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參加廣州起義時任起義軍工農紅軍總司令,抗日戰爭中又出任新四軍軍長,後在皖南事變中被國民黨扣押,他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寫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抗戰勝利後,
獲救出獄後被中國共產黨重新接納為黨員,與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憲、鄧發、王若飛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難。

核心提示:葉挺獨立團將星如雲,僅1955年至1965年間授銜的將領中,就有5位元帥、16名將軍出自該團。

葉挺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

作者:范傑,原題:戰史要從你寫起:毛澤東為何這樣評價葉挺

(一)

翻開人民軍隊的發展史,值得佩服的人很多,令人感動的人也多。2016年12月上旬的一天,筆者拜會了位於廣東惠州市惠陽區的葉挺將軍紀念館和故居,補習了一堂內容豐富的軍事歷史課。

感謝秦館長和張副館長的熱情接待,筆者參觀完三個陳列室和故居,和兩位專家話別時,夜幕已降臨,月光朦朧,天空像隔著一層薄霧,

撒落一地的冷清。將軍坎坷的人生經歷,讓筆者的複雜思緒越過沉澱的心湖,一點點蔓延,一層層蕩漾,久久地徘徊。一聲聲默默的歎息,牽動了各自激動的淚眼。

葉挺(1896.9-1946.4),廣東惠陽客家人,先後畢業于廣東陸軍小學、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9年初在粵軍中任支隊副官,同年加入國民黨。1921年任孫中山陸海軍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二營長,1924年赴蘇聯入讀莫斯科東方大學和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同年先後加入共青團和共產黨。1925年回國後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粵軍)12師36團團長,獨立團團長,在湖北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中獲“北伐名將”美譽。北伐軍佔領武漢後,部隊擴編,升任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

南昌起義爆發時,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

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首次獨立領導的、帶有全域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重要源泉。

在這個歷史的重要關頭,葉挺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擔任起義軍前敵總指揮,所屬三個師,一個師的師長蔡廷鍇率部叛變,親率一個師在湯坑被薛嶽打垮,另一個師師長周士第以下團以上全部軍官離隊出走,只剩下滇軍老將朱德率800人堅持下來……

南昌起義由於客觀上敵人力量過於強大,主觀指導上缺乏經驗,加之兩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殲敵,最後導致失敗。但這次起義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鬥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南昌起義薈萃的紅軍高級指揮員,形成了中國革命軍隊的高層骨幹,從而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人才基礎,給人民軍隊留下了寶貴的革命火種。

(二)

一個民族的歷史,是這個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是這個民族特殊時期正反因素出現的“沉澱”和記憶。南昌起義和之後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百餘次大小起義中最為重要的三次起義,極大地擴大了我黨的影響力,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革命浪潮。三次偉大起義,都與葉挺將軍的卓越貢獻分不開。

原定1927年12月13日舉行的廣州起義,因汪精衛得到消息,密令粵系軍閥張發奎解除教導團的武裝,驅逐赤衛隊,搜查職工會,遠離廣州的反動軍隊也開始向廣州調動。在此情況下,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把起義時間提前到11日,並下達了戰鬥命令。12月11日,在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楊殷、周文雍、聶榮臻等領導下,舉行了震驚世界的廣州起義。12月12日,廣州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蘇兆征任主席(因病未到職,由張太雷代理),葉挺任起義軍總司令。

廣州起義,也驚動了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向廣州進攻,出動炮艦轟擊廣州市區,派海軍陸戰隊在長堤登陸,攻擊我起義部隊。12月12日下午,張太雷犧牲。在中外反動勢力瘋狂進攻面前,起義武裝浴血奮戰,珠江以北城區的國民黨軍、保安隊和員警武裝均被消滅。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葉挺決定撤離廣州。

有人說,人生的路是靠自己的遠大理想一步步走出來的,也是靠自己的人格和文化選擇出來的。天下有很多關鍵時刻需要救援,也有很多關鍵時刻遭受傷害。世事繁雜,時間匆匆,重者隱之,輕者顯之,真言如風,偽言如磐。在那個變革的年代,葉挺被誤解了,也被傷害了。

武裝起義就是實力的較量,沒有堅強的武裝,硬拼導致流血,流血就會犧牲,犧牲必將失去力量。這一歷史的緊要關頭,葉挺選擇了“敵進我退”的軍事策略,也是保存實力東山再起的長遠謀略。沒想到葉挺的謀略,遭到共產國際的批評,受到留黨察看半年的處分。12月13日,張發奎聯合中外反動勢力奪回廣州,葉挺化裝後隱居香港。

離開廣州的心情是難受的,這種痛苦只有葉挺本人默默承受,蕭邦大師的“革命練習曲”在葉挺耳邊經久回蕩。創作於1831年的著名練習曲,後來被稱為“革命練習曲”,作曲家蕭邦聽到祖國首都華沙陷落、波蘭革命失敗的消息後,悲憤與焦急的情緒困擾他的心靈,“練習曲”如同作者心中的怒火,在疾風暴雨般的音流中燃燒。廣東的父老鄉親,仿佛聽到了將軍與大師憤怒的呐喊,聽到了將軍與大師痛苦的哭泣……

廣州起義的工農紅軍,大部分被編入工農革命軍第4師,另有部分轉移到廣西右江地區,後來參加了百色起義;還有少數人員撤往粵北韶關地區,加入了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的餘部,後來上了井岡山。廣州起義儘管失敗了,卻為舉世聞名的長征勝利奠定了基礎,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軍隊保存了重要力量,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三)

“共產黨的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這是毛澤東對葉挺將軍的評價。

在陳列室參觀時,張副館長詳細地介紹葉挺將軍的偉大功績,秋收起義是党的第一支武裝——葉挺獨立團的戰將連長盧德銘擔任起義部隊的總指揮。秋收起義不僅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戰員,而且開始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偉大轉折,是黨擺脫國際束縛,獨立思考問題的開端。他說,作為人民解放軍歷史最長的英雄部隊,葉挺獨立團為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在我黨我軍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葉挺獨立團將星如雲,僅1955年至1965年間授銜的將領中,就有5位元帥、16名將軍出自該團。

歷史有時既刻意又自然,評價一個人的功與過、是與非,不是靠推斷,更不能靠官僚,而是靠理解,靠認同,靠善良,靠智慧。和平年代如此,特殊時期的特殊環境,更應該如此。可是,在那個特殊年代的特殊時期,我們黨的高層少數人做得不夠完美,過於主觀,脫離實際,導致對同志的傷害和人才的流失。

1928年初,李立三奉命前往香港,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主持召開廣東省委全會,總結廣州起義失敗的教訓。由於他沒有親身參加廣州起義,對起義的具體情況沒有認真調研,因此在會上對起義進行了錯誤的指責,認為“葉挺任紅軍總司令職務表現消極”等等。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接到報告後立即召開會議,決定派周恩來重新處理此事。

周恩來到香港後,及時召開省委擴大會,全面分析廣州起義的歷史意義,對李立三的做法提出了批評,宣佈原來的處分決定無效。周恩來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正確解決了廣東省委內部的爭論,恢復了黨的團結,為葉挺等起義領導人排除了困境。然而事情遠比想像的複雜得多,隨著香港局勢的日益惡化,黨的機關連續遭到破壞,作為被國民黨通緝的“要犯”,葉挺的處境十分危險,黨組織決定由他赴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彙報。葉挺沒有想到,在莫斯科所受到的是更為殘酷的打擊。米夫、王明等既不虛心聽取意見,也不認真研究他的彙報,而是對廣州起義橫加指責。生性倔強的葉挺難以忍受,內心充滿痛苦和壓力,他離開莫斯科到德國流亡去了。

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周恩來對葉挺的所為是理解的,對他的遭遇憤憤不平。葉挺離去後,周恩來始終盼望他的歸來。抗戰爆發時,日夜思念祖國的葉挺懷著報國的赤忱與黨聯繫,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第一個向他伸出了熱情的雙手。

國共兩黨聯合抗戰,如何改編湘贛粵閩浙鄂豫皖八省十三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組建新四軍?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時,費心思慮的重大問題就是誰來出任新四軍領導人。在國共合作的環境裡,這個人既要得到國民黨的贊同,又能服從中共中央的指示。如同當年組建獨立團一樣,周恩來想到了葉挺,認定他是最合適的人選。1937年9月,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葉挺出任新四軍軍長。

堅定信念,不怕犧牲,永遠跟黨走,這是革命家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國革命軍人的政治素質。葉挺將軍的身上,始終保持中國革命軍人的博大胸懷,他的人格和品德如同燃燒的萬家燈火,永遠照亮革命戰士前行的腳步。

(四)

“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確立。”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長征途中,紅軍面臨著兇惡殘暴的追兵阻敵,面臨著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還面臨著同黨內錯誤思想的激烈鬥爭。經過長征,党和紅軍不是弱了,而是更強了,因為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找到了指引這條道路的正確理論。

方向就是人心,一個政黨是否受到擁戴,人心向背是基礎的基礎。土地革命戰爭特別是長征期間,國民黨反對派沒能打垮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反對派頑固反共,同樣不能消滅共產黨和人民軍隊。這就是人心的向背,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就是因為共產黨的主張與行動得到了舉國上下人心的檢驗。

“皖南事變”是國民黨反動派徹頭徹尾的陰謀,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國民黨是不得人心的。為了顧全抗戰大局,1941年1月4日,葉挺、項英率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等9000余人向北轉移。1月6日,當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新四軍英勇抗擊,激戰7晝夜,因眾寡懸殊,彈盡糧絕,除2000餘人分散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遇難。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這也是國民黨的不得人心、第二次實施反共高☆禁☆潮的險惡表演。

周恩來領導的中共南方局在重慶從政治上和宣傳上進行了猛烈反擊,在《新華日報》發表“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等聲討。中共中央軍委發佈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整編全軍,繼續堅持抗戰。共產黨的正義立場,得到了各界人士、民主黨派的廣泛支持。國民黨當局在政治上陷於空前孤立的形勢下,不得不收斂其反共活動。

在這次事變中不幸被扣押的葉挺不屈不饒,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之後的五年多,葉挺一直在牢獄中艱難度日,受盡殘酷折磨。但他信仰共產主義的意志愈加堅定,一張蒼白的面孔上,眼神仍然閃著理想的光芒。

在囚禁生涯裡,葉挺寫下了著名的《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呵,給爾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值得慶倖的是,在中共中央的幫助下,1946年3月4日葉挺獲得自由。可歎的是,4月8日,他乘美軍觀察組的C-46運輸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同機的美軍飛行員和顧問,我軍高級將領王若飛、博古、鄧發不幸遇難,葉挺的妻子李秀文、女兒揚眉和幼子阿九及小保姆也遇難……

將軍坎坷一生,就這樣與世長辭,像流星劃過黑暗的天際。空難發生後,中共中央決定將“四八”烈士遺體從黑茶山運往嵐縣機場,再轉運延安。當地民眾得知噩耗,靈柩過處,跪伏道上,攔路弔祭,扶棺痛哭。4月17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在嵐縣機場舉行了隆重公祭。4月18日,由晉綏邊區公安總局局長譚政文等人護送,飛機載著烈士遺體抵達延安,當夜中共中央委員輪流守靈。

此次“四八空難”的失事原因,中共一直抱有懷疑,派晉綏邊區公安總局顧逸之前往調查。當時正值國共和談時期,只能對外宣稱是一起意外事故。周恩來後來說,座機失事是因為國民黨特務做了手腳。2003年,《檔案時空》發表了《葉挺將軍座機失事真相揭秘》一文,稱時任軍統中美合作所特工隊長的杜吉堂臨終前陳述,當年他和軍統組織策劃了此次空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年內戰,八年抗戰,三年大決戰,紅軍的火種在中國大地熊熊燃燒。1949年,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徹底戰勝了失去人心的國民黨反動派,為勞苦大眾打出了一個新中國!

(圖文源自網路,用於非贏利性宣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同年先後加入共青團和共產黨。1925年回國後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粵軍)12師36團團長,獨立團團長,在湖北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中獲“北伐名將”美譽。北伐軍佔領武漢後,部隊擴編,升任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

南昌起義爆發時,任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一軍軍長。

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首次獨立領導的、帶有全域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重要源泉。

在這個歷史的重要關頭,葉挺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擔任起義軍前敵總指揮,所屬三個師,一個師的師長蔡廷鍇率部叛變,親率一個師在湯坑被薛嶽打垮,另一個師師長周士第以下團以上全部軍官離隊出走,只剩下滇軍老將朱德率800人堅持下來……

南昌起義由於客觀上敵人力量過於強大,主觀指導上缺乏經驗,加之兩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殲敵,最後導致失敗。但這次起義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鬥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南昌起義薈萃的紅軍高級指揮員,形成了中國革命軍隊的高層骨幹,從而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人才基礎,給人民軍隊留下了寶貴的革命火種。

(二)

一個民族的歷史,是這個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是這個民族特殊時期正反因素出現的“沉澱”和記憶。南昌起義和之後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百餘次大小起義中最為重要的三次起義,極大地擴大了我黨的影響力,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革命浪潮。三次偉大起義,都與葉挺將軍的卓越貢獻分不開。

原定1927年12月13日舉行的廣州起義,因汪精衛得到消息,密令粵系軍閥張發奎解除教導團的武裝,驅逐赤衛隊,搜查職工會,遠離廣州的反動軍隊也開始向廣州調動。在此情況下,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把起義時間提前到11日,並下達了戰鬥命令。12月11日,在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楊殷、周文雍、聶榮臻等領導下,舉行了震驚世界的廣州起義。12月12日,廣州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蘇兆征任主席(因病未到職,由張太雷代理),葉挺任起義軍總司令。

廣州起義,也驚動了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向廣州進攻,出動炮艦轟擊廣州市區,派海軍陸戰隊在長堤登陸,攻擊我起義部隊。12月12日下午,張太雷犧牲。在中外反動勢力瘋狂進攻面前,起義武裝浴血奮戰,珠江以北城區的國民黨軍、保安隊和員警武裝均被消滅。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葉挺決定撤離廣州。

有人說,人生的路是靠自己的遠大理想一步步走出來的,也是靠自己的人格和文化選擇出來的。天下有很多關鍵時刻需要救援,也有很多關鍵時刻遭受傷害。世事繁雜,時間匆匆,重者隱之,輕者顯之,真言如風,偽言如磐。在那個變革的年代,葉挺被誤解了,也被傷害了。

武裝起義就是實力的較量,沒有堅強的武裝,硬拼導致流血,流血就會犧牲,犧牲必將失去力量。這一歷史的緊要關頭,葉挺選擇了“敵進我退”的軍事策略,也是保存實力東山再起的長遠謀略。沒想到葉挺的謀略,遭到共產國際的批評,受到留黨察看半年的處分。12月13日,張發奎聯合中外反動勢力奪回廣州,葉挺化裝後隱居香港。

離開廣州的心情是難受的,這種痛苦只有葉挺本人默默承受,蕭邦大師的“革命練習曲”在葉挺耳邊經久回蕩。創作於1831年的著名練習曲,後來被稱為“革命練習曲”,作曲家蕭邦聽到祖國首都華沙陷落、波蘭革命失敗的消息後,悲憤與焦急的情緒困擾他的心靈,“練習曲”如同作者心中的怒火,在疾風暴雨般的音流中燃燒。廣東的父老鄉親,仿佛聽到了將軍與大師憤怒的呐喊,聽到了將軍與大師痛苦的哭泣……

廣州起義的工農紅軍,大部分被編入工農革命軍第4師,另有部分轉移到廣西右江地區,後來參加了百色起義;還有少數人員撤往粵北韶關地區,加入了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的餘部,後來上了井岡山。廣州起義儘管失敗了,卻為舉世聞名的長征勝利奠定了基礎,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軍隊保存了重要力量,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三)

“共產黨的第一任總司令,人民軍隊的戰史要從你寫起。”這是毛澤東對葉挺將軍的評價。

在陳列室參觀時,張副館長詳細地介紹葉挺將軍的偉大功績,秋收起義是党的第一支武裝——葉挺獨立團的戰將連長盧德銘擔任起義部隊的總指揮。秋收起義不僅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戰員,而且開始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偉大轉折,是黨擺脫國際束縛,獨立思考問題的開端。他說,作為人民解放軍歷史最長的英雄部隊,葉挺獨立團為中國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在我黨我軍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葉挺獨立團將星如雲,僅1955年至1965年間授銜的將領中,就有5位元帥、16名將軍出自該團。

歷史有時既刻意又自然,評價一個人的功與過、是與非,不是靠推斷,更不能靠官僚,而是靠理解,靠認同,靠善良,靠智慧。和平年代如此,特殊時期的特殊環境,更應該如此。可是,在那個特殊年代的特殊時期,我們黨的高層少數人做得不夠完美,過於主觀,脫離實際,導致對同志的傷害和人才的流失。

1928年初,李立三奉命前往香港,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主持召開廣東省委全會,總結廣州起義失敗的教訓。由於他沒有親身參加廣州起義,對起義的具體情況沒有認真調研,因此在會上對起義進行了錯誤的指責,認為“葉挺任紅軍總司令職務表現消極”等等。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接到報告後立即召開會議,決定派周恩來重新處理此事。

周恩來到香港後,及時召開省委擴大會,全面分析廣州起義的歷史意義,對李立三的做法提出了批評,宣佈原來的處分決定無效。周恩來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正確解決了廣東省委內部的爭論,恢復了黨的團結,為葉挺等起義領導人排除了困境。然而事情遠比想像的複雜得多,隨著香港局勢的日益惡化,黨的機關連續遭到破壞,作為被國民黨通緝的“要犯”,葉挺的處境十分危險,黨組織決定由他赴莫斯科向共產國際彙報。葉挺沒有想到,在莫斯科所受到的是更為殘酷的打擊。米夫、王明等既不虛心聽取意見,也不認真研究他的彙報,而是對廣州起義橫加指責。生性倔強的葉挺難以忍受,內心充滿痛苦和壓力,他離開莫斯科到德國流亡去了。

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周恩來對葉挺的所為是理解的,對他的遭遇憤憤不平。葉挺離去後,周恩來始終盼望他的歸來。抗戰爆發時,日夜思念祖國的葉挺懷著報國的赤忱與黨聯繫,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第一個向他伸出了熱情的雙手。

國共兩黨聯合抗戰,如何改編湘贛粵閩浙鄂豫皖八省十三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組建新四軍?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時,費心思慮的重大問題就是誰來出任新四軍領導人。在國共合作的環境裡,這個人既要得到國民黨的贊同,又能服從中共中央的指示。如同當年組建獨立團一樣,周恩來想到了葉挺,認定他是最合適的人選。1937年9月,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葉挺出任新四軍軍長。

堅定信念,不怕犧牲,永遠跟黨走,這是革命家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國革命軍人的政治素質。葉挺將軍的身上,始終保持中國革命軍人的博大胸懷,他的人格和品德如同燃燒的萬家燈火,永遠照亮革命戰士前行的腳步。

(四)

“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確立。”習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長征途中,紅軍面臨著兇惡殘暴的追兵阻敵,面臨著嚴酷惡劣的自然環境,還面臨著同黨內錯誤思想的激烈鬥爭。經過長征,党和紅軍不是弱了,而是更強了,因為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找到了指引這條道路的正確理論。

方向就是人心,一個政黨是否受到擁戴,人心向背是基礎的基礎。土地革命戰爭特別是長征期間,國民黨反對派沒能打垮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反對派頑固反共,同樣不能消滅共產黨和人民軍隊。這就是人心的向背,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就是因為共產黨的主張與行動得到了舉國上下人心的檢驗。

“皖南事變”是國民黨反動派徹頭徹尾的陰謀,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國民黨是不得人心的。為了顧全抗戰大局,1941年1月4日,葉挺、項英率皖南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等9000余人向北轉移。1月6日,當部隊到達皖南涇縣茂林地區時,遭到國民黨7個師約8萬人的突然襲擊。新四軍英勇抗擊,激戰7晝夜,因眾寡懸殊,彈盡糧絕,除2000餘人分散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被俘,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遇難。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這也是國民黨的不得人心、第二次實施反共高☆禁☆潮的險惡表演。

周恩來領導的中共南方局在重慶從政治上和宣傳上進行了猛烈反擊,在《新華日報》發表“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等聲討。中共中央軍委發佈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整編全軍,繼續堅持抗戰。共產黨的正義立場,得到了各界人士、民主黨派的廣泛支持。國民黨當局在政治上陷於空前孤立的形勢下,不得不收斂其反共活動。

在這次事變中不幸被扣押的葉挺不屈不饒,拒絕蔣介石的威逼利誘。之後的五年多,葉挺一直在牢獄中艱難度日,受盡殘酷折磨。但他信仰共產主義的意志愈加堅定,一張蒼白的面孔上,眼神仍然閃著理想的光芒。

在囚禁生涯裡,葉挺寫下了著名的《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呵,給爾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軀體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著,那一天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值得慶倖的是,在中共中央的幫助下,1946年3月4日葉挺獲得自由。可歎的是,4月8日,他乘美軍觀察組的C-46運輸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同機的美軍飛行員和顧問,我軍高級將領王若飛、博古、鄧發不幸遇難,葉挺的妻子李秀文、女兒揚眉和幼子阿九及小保姆也遇難……

將軍坎坷一生,就這樣與世長辭,像流星劃過黑暗的天際。空難發生後,中共中央決定將“四八”烈士遺體從黑茶山運往嵐縣機場,再轉運延安。當地民眾得知噩耗,靈柩過處,跪伏道上,攔路弔祭,扶棺痛哭。4月17日,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在嵐縣機場舉行了隆重公祭。4月18日,由晉綏邊區公安總局局長譚政文等人護送,飛機載著烈士遺體抵達延安,當夜中共中央委員輪流守靈。

此次“四八空難”的失事原因,中共一直抱有懷疑,派晉綏邊區公安總局顧逸之前往調查。當時正值國共和談時期,只能對外宣稱是一起意外事故。周恩來後來說,座機失事是因為國民黨特務做了手腳。2003年,《檔案時空》發表了《葉挺將軍座機失事真相揭秘》一文,稱時任軍統中美合作所特工隊長的杜吉堂臨終前陳述,當年他和軍統組織策劃了此次空難……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年內戰,八年抗戰,三年大決戰,紅軍的火種在中國大地熊熊燃燒。1949年,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徹底戰勝了失去人心的國民黨反動派,為勞苦大眾打出了一個新中國!

(圖文源自網路,用於非贏利性宣傳,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