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二戰時期著名的四大防線,可惜都成為了笑料

馬奇諾防線(法國)

馬奇諾防線 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

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馬奇諾的姓氏。

馬奇諾防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

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且比利時反對在法比邊界修建防線,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克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齊格菲防線(納粹德國)

齊格菲防線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在其西部邊境地區構築的對抗法國馬其諾防線的築壘體系。與馬其諾防線相比,齊格菲防線的特點是大部分工事較小,結構較簡單,但數量多達11860個,遠超馬其諾防線。該防線使用混凝土931萬噸,

是馬其諾防線的2.4倍;使用鋼鐵35萬噸,是馬其諾防線的2.3倍。

1944年9月,英、美盟軍從西線向德國本土進攻時,德軍依託這一防線阻擋了盟軍的行動。12月美軍以飽和轟炸和炮擊支援試圖突破,但沒有成功。直到1945年2月盟軍重新發動進攻時,該防線終被突破。至此,該防線一共阻滯了盟軍5個月時間。

史達林防線(前蘇聯)

“史達林防線”是前蘇聯1928-1939年耗鉅資修建的綿亙千里的防禦工程體系,是20世紀的一個重要軍事遺產。全長1200公里。從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峽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防線不是一條簡單的坑道,而是一個巨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但是由於蘇軍最高統帥部對德國法西斯進攻時間估計嚴重錯誤,到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

這個要塞的工事還沒有完工,許多應該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蕩蕩,造成一些守衛要塞的部隊沒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隊沒有高射炮,炮兵部隊沒有大炮,士兵們只能使用輕武器和敵人搏鬥。最終只有部分地段起到了較好作用,其餘失守,並被德軍穿插包圍直抵莫斯科城下。

大西洋壁壘(納粹德國)

大西洋壁壘(德語:Atlantikwall)又稱大西洋鐵壁、大西洋長城、大西洋防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納粹德國用來防禦西線的軍事設施,該防線自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國和西班牙的邊界,長達2700公里,主要用來防止盟軍登陸歐洲大陸。

此防線一開始時有不錯表現,數次打敗自由法國的轟炸和英軍入侵等小型登陸行動,但後來由美國、英國、自由法國、加拿大和荷蘭流亡政府聯合策劃的大型登陸行動諾曼地登陸時卻失敗,間接令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

以上的四大防線,雖然有的壓根沒起到作用,有的也稍微抵抗了下。但毫無疑問,二戰時期的四大防線都以失敗告終。小編覺得防禦雖然是必要的,但過於強調防禦反而無法真正的防守,殊不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

大西洋壁壘(納粹德國)

大西洋壁壘(德語:Atlantikwall)又稱大西洋鐵壁、大西洋長城、大西洋防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納粹德國用來防禦西線的軍事設施,該防線自挪威沿海岸北部至法國和西班牙的邊界,長達2700公里,主要用來防止盟軍登陸歐洲大陸。

此防線一開始時有不錯表現,數次打敗自由法國的轟炸和英軍入侵等小型登陸行動,但後來由美國、英國、自由法國、加拿大和荷蘭流亡政府聯合策劃的大型登陸行動諾曼地登陸時卻失敗,間接令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

以上的四大防線,雖然有的壓根沒起到作用,有的也稍微抵抗了下。但毫無疑問,二戰時期的四大防線都以失敗告終。小編覺得防禦雖然是必要的,但過於強調防禦反而無法真正的防守,殊不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