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歐豪談參演《建軍大業》:演歷史人物不敢掉以輕心,演技線上,已不是當年的青澀“豪”

國內選秀歌手裡,歐豪的從藝道路幾乎無法複製。

參加2013年《快樂男聲》前,他學音樂,出過單曲,執著於唱歌。比賽拿到了亞軍,卻一頭紮進電影圈,以平均一年兩部作品的速度演戲。

《青禾男高》《秘果》《悟空傳》《建軍大業》……今年夏天一個月內甚至接連上映了4部他主演的電影,跑路演繁忙到在機場吐出來。

這得益于歐豪有一張“電影臉”。什麼是“電影臉”?光線出品人孫永煥在後臺與歐豪偶然擦肩而過後告訴《左耳》原著作者饒雪漫,歐豪亮瞎了她的眼。饒雪漫見過歐豪後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便和導演蘇有朋商討,定下片中需要荷爾蒙爆棚的角色張漾屬於歐豪。

《左耳》劇照

在《左耳》片場,歐豪證明自己不僅有電影臉,還有可以全力工作的精力。蘇有朋導演在現場提出的所有要求,歐豪都會說ok,然後努力去完成。

很快就讓人意識到,這個選秀小歌手聰明,敢拼,自律,兜得住。必須承認,在普遍嬌氣、呆萌為主的年輕男演員裡,

這幾點已經足夠讓他迅速脫穎而出。

《左耳》給歐豪打開了人生另一扇門。拿獎,圈粉,出名,片約不斷,他正式成了一個演員。問他,以後是不是把重點完全放在演戲上了?他迷蒙地抬眼:“還不夠明顯?你說呢?”

見到歐豪本人,感覺到導演願意青睞他的原因。氣場在自信和自負之間,講話有力,有點野性,還帶有沒消失的孩子氣。

《建軍大業》劇照

因此《建軍大業》導演劉偉強在現場,從不規定歐豪應該怎麼演,他忐忑地又騎馬又射擊,問導演怎麼演好一個將軍的青年時代,劉偉強只跟他說,放開演,情緒到哪兒就是哪兒,想像一場足球賽,你正在衝刺射門的那種興奮。聽到這種沒方向的指導,歐豪更不敢松,在片場幾乎沒有坐下過,

他說人一坐下,就容易謝,容易困,他不允許自己癱下來,怕再站起來就沒狀態了。

這個方法很笨,對非科班出身的歐豪來講,這是他想到的最好辦法。工作時候他不能允許自己有失誤、有懈怠、松下來。八塊腹肌裡少了兩塊,也會嘀咕一下,嗯,最近少了兩塊。

《建軍大業》花絮中,練習騎馬的歐豪。

通常有自負傾向的人,內裡就是自尊心和好強。歐豪知道自己好強,他對一個月四部電影路演宣傳的強度沒有意見,問他不會累嗎?何必這樣要求自己全部到場。“年輕嘛,就想,能做為什麼不做呢。就是睡覺太少了。”睡覺少幾乎就是他跟團隊抱怨的唯一一件事了。

他笑嘻嘻地說,好強是天生,因為自己是天秤座。雖說非要講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牽強附會感,但他的好強,還真是很難跟成長境遇脫離關係。

歐豪出生于福建一個小漁村,村裡的人以打漁為業。五六歲前,家裡境況良好,他像普通男孩子一樣瘋玩沒煩惱。到了6歲時候,父親突然生意失敗,家中幾乎一落千丈,還欠了一大本的賬。

歐豪去給大姨剝蝦處理蔬菜,末了大姨給他一點零花錢,他拿到手還要念叨,“對不起,我們家真的沒錢,否則不會讓大姨給。”

跟奶奶去市場裡買螺絲,覺得好玩就伸手拿,被老闆用竹簽扎手,告訴他買不起就不要玩。奶奶只得安慰,“以後要做有出息的人。”幾乎從有記憶開始,歐豪就生活在要有出息、要改變生活的一口氣裡。

他在少年時期就出去打工,送外賣做幫工,給自己掙夠了能去上廣州藝術學院的錢。

聽上去勵志的故事,但經歷真實映在歐豪身上,就成了必須抓住每個機會的緊迫感和拼命勁。

新中產們熱衷於討論,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這種緊迫感倒也不是沒有壞處。歐豪沒有拒絕過太多擺在面前的選擇,能夠宣傳自己,沒睡覺也要上臺,能夠得到更多機會,連著十幾個小時拍電視劇,必須得拍完,能在形象上跟別人區別開,就堅持健身,分析自己側臉比正臉好看,多照鏡子,拍照要完美。

健身中的歐豪

沒有人可以事事面面都完美,全都接受下來真的好嗎?他挺直了脊背,“挺好的,至少不是一件壞事。”

歐豪上過一次豆瓣的小節目,讀別人對他的評論。別人都嘻嘻哈哈讀,再假裝慍怒輕懟回去,歐豪念著念著就臉色沉下來,儘管也有節目效果之嫌,但氣氛確實尷尬起來。

他說自己很明白清醒,“我接受講得對的講得好的,那麼不瞭解就隨便說的,我幹嘛要覺得好玩?有時候要自信一點,相信自己就行了。沒道理的話我不在乎。”

性格上的執拗拼命和黑白分明對演員這個職業來講,利弊難分。這是個需要改變自己,體驗他人,保持柔軟度的工作,好強和自信利於行走娛樂圈,擋下刀劍不留傷痕,卻也難以打開每次都需要重新進入的角色靈魂大門。

在電影節活動後臺第一次見到歐豪,他趁化好妝的間隙,穿上黑色套裝,沉著極瘦的臉,飛快跟隔壁的王傳君去外面露臺透氣。對身後叫他,想要跟上他的工作人員,頭也沒回。

喜歡拍側臉的歐豪

【對話】

澎湃新聞:在《建軍大業》這樣和許多其他演員合作的戲中,具體得到了什麼樣的收穫?可以舉例子說說嗎?

澎湃新聞:跟這些演員合作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可以分享?

澎湃新聞: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對於革命信仰也很難有概念,你是怎麼讓自己建立起那個感覺的?和導演做過溝通還是其他方法?

澎湃新聞:那你覺得相比《建軍大業》裡的其他年輕演員,你有哪些優勢或者說獨特的地方?

澎湃新聞:最喜歡《西遊記》裡哪個人物?為什麼?

澎湃新聞:《臨時同居》是你第一次跟快男以外的娛樂圈接觸吧?當時的感受是什麼,從接劇本到演完。符合你曾經的想像嗎?

“我每次跟導演合作,不需要問,就是一種信任”

歐豪:這還不夠明顯嗎?現在大多數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演戲。我覺得做一件事情都會有始有終,把它做好,對自己有個交代。也不知道我兩年三年或者五年過去了,是不是還喜歡這個,基本上現在是很喜歡,然後我就這樣做好。出一些記得住角色的作品。

歐豪:畢竟年輕嘛。

歐豪:就變得忙碌了,我也變成熟了。可能就是你會慢慢發現,想法會跟以前不一樣了,也更成熟了,然後責任感也更重,不再是以前覺得自己就一個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歐豪:挺難的,第一次演戲的感覺就好玩,就看到喜歡的演員,因為以前老在銀幕裡見到他們。然後就開始進入片場,感覺很專業。而且因為你沒有負擔,所以你也不會緊張。

現在其實還是會有難的時候,但我覺得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就因為難挑戰,那我自己的性格也是一定想做好,就會想辦法把它克服。這個過程也是一種成長。

能說出來的具體的困難就是很累吧,睡覺時間太少。

《青禾男高》劇照

歐豪: 可能因為我年輕嘛,哈哈,也可能導演看到了,許多時候我身上可能也可以賦予角色一些豐富的東西,也可以表現出就是觀眾想要看到的吧。

我每次跟導演合作,都沒有問他為什麼要找我,而且也不需要問。對,就是一種信任。

歐豪:青春期的時候可能有,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像。因為現在我已經算是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狀態中,雖然每天都在嘗試不一樣的新鮮事物,但整個大環境是穩定的。所以現在心態非常的穩定,希望有一些能留得下來讓觀眾記住的角色。

歐豪:邊緣一些的角色,比如反派、臥底之類的。我之前都還沒嘗試過,覺得好玩。

《秘果》海報

但他的好強,還真是很難跟成長境遇脫離關係。

歐豪出生于福建一個小漁村,村裡的人以打漁為業。五六歲前,家裡境況良好,他像普通男孩子一樣瘋玩沒煩惱。到了6歲時候,父親突然生意失敗,家中幾乎一落千丈,還欠了一大本的賬。

歐豪去給大姨剝蝦處理蔬菜,末了大姨給他一點零花錢,他拿到手還要念叨,“對不起,我們家真的沒錢,否則不會讓大姨給。”

跟奶奶去市場裡買螺絲,覺得好玩就伸手拿,被老闆用竹簽扎手,告訴他買不起就不要玩。奶奶只得安慰,“以後要做有出息的人。”幾乎從有記憶開始,歐豪就生活在要有出息、要改變生活的一口氣裡。

他在少年時期就出去打工,送外賣做幫工,給自己掙夠了能去上廣州藝術學院的錢。

聽上去勵志的故事,但經歷真實映在歐豪身上,就成了必須抓住每個機會的緊迫感和拼命勁。

新中產們熱衷於討論,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這種緊迫感倒也不是沒有壞處。歐豪沒有拒絕過太多擺在面前的選擇,能夠宣傳自己,沒睡覺也要上臺,能夠得到更多機會,連著十幾個小時拍電視劇,必須得拍完,能在形象上跟別人區別開,就堅持健身,分析自己側臉比正臉好看,多照鏡子,拍照要完美。

健身中的歐豪

沒有人可以事事面面都完美,全都接受下來真的好嗎?他挺直了脊背,“挺好的,至少不是一件壞事。”

歐豪上過一次豆瓣的小節目,讀別人對他的評論。別人都嘻嘻哈哈讀,再假裝慍怒輕懟回去,歐豪念著念著就臉色沉下來,儘管也有節目效果之嫌,但氣氛確實尷尬起來。

他說自己很明白清醒,“我接受講得對的講得好的,那麼不瞭解就隨便說的,我幹嘛要覺得好玩?有時候要自信一點,相信自己就行了。沒道理的話我不在乎。”

性格上的執拗拼命和黑白分明對演員這個職業來講,利弊難分。這是個需要改變自己,體驗他人,保持柔軟度的工作,好強和自信利於行走娛樂圈,擋下刀劍不留傷痕,卻也難以打開每次都需要重新進入的角色靈魂大門。

在電影節活動後臺第一次見到歐豪,他趁化好妝的間隙,穿上黑色套裝,沉著極瘦的臉,飛快跟隔壁的王傳君去外面露臺透氣。對身後叫他,想要跟上他的工作人員,頭也沒回。

喜歡拍側臉的歐豪

【對話】

澎湃新聞:在《建軍大業》這樣和許多其他演員合作的戲中,具體得到了什麼樣的收穫?可以舉例子說說嗎?

澎湃新聞:跟這些演員合作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可以分享?

澎湃新聞: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對於革命信仰也很難有概念,你是怎麼讓自己建立起那個感覺的?和導演做過溝通還是其他方法?

澎湃新聞:那你覺得相比《建軍大業》裡的其他年輕演員,你有哪些優勢或者說獨特的地方?

澎湃新聞:最喜歡《西遊記》裡哪個人物?為什麼?

澎湃新聞:《臨時同居》是你第一次跟快男以外的娛樂圈接觸吧?當時的感受是什麼,從接劇本到演完。符合你曾經的想像嗎?

“我每次跟導演合作,不需要問,就是一種信任”

歐豪:這還不夠明顯嗎?現在大多數的工作,基本上都是演戲。我覺得做一件事情都會有始有終,把它做好,對自己有個交代。也不知道我兩年三年或者五年過去了,是不是還喜歡這個,基本上現在是很喜歡,然後我就這樣做好。出一些記得住角色的作品。

歐豪:畢竟年輕嘛。

歐豪:就變得忙碌了,我也變成熟了。可能就是你會慢慢發現,想法會跟以前不一樣了,也更成熟了,然後責任感也更重,不再是以前覺得自己就一個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歐豪:挺難的,第一次演戲的感覺就好玩,就看到喜歡的演員,因為以前老在銀幕裡見到他們。然後就開始進入片場,感覺很專業。而且因為你沒有負擔,所以你也不會緊張。

現在其實還是會有難的時候,但我覺得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就因為難挑戰,那我自己的性格也是一定想做好,就會想辦法把它克服。這個過程也是一種成長。

能說出來的具體的困難就是很累吧,睡覺時間太少。

《青禾男高》劇照

歐豪: 可能因為我年輕嘛,哈哈,也可能導演看到了,許多時候我身上可能也可以賦予角色一些豐富的東西,也可以表現出就是觀眾想要看到的吧。

我每次跟導演合作,都沒有問他為什麼要找我,而且也不需要問。對,就是一種信任。

歐豪:青春期的時候可能有,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像。因為現在我已經算是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狀態中,雖然每天都在嘗試不一樣的新鮮事物,但整個大環境是穩定的。所以現在心態非常的穩定,希望有一些能留得下來讓觀眾記住的角色。

歐豪:邊緣一些的角色,比如反派、臥底之類的。我之前都還沒嘗試過,覺得好玩。

《秘果》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