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真的會測血糖嗎?不懂這些,那你的血糖算是白測了!

由於工作繁忙、壓力大,或其他的特殊原因,不少糖友,尤其是中年糖友,在糖尿病早期不太重視糖尿病的控制,沒有積極地進行運動、飲食治療,又或者不按時用藥,最後導致一些嚴重併發症,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與其等到最後後悔不已,不如早早地治療,將併發症的可能性最小化。

自我血糖監測,就是預防併發症的有效的管理工具,簡單易操作,糖友通過檢測血糖可以在自我管理過程中及早發現自身的血糖異常,以爭取到最大的治療時間。血糖是波動的,人在同一天的不同時刻,其血糖值是不同的,因此,檢測血糖有許多講究,掌握最佳的檢測時間,

以及正確的檢測方式,才能準確地發現自身血糖的變化。

監測血糖需要把握這5個時間點:

空腹血糖:即人體在8~10小時內沒有攝入任何熱量(水除外)時,監測到的血糖水準,一般在隔夜後,早餐前6點到8點時監測。這是最常用的監測指標,通過它能快速地判斷是否血糖過高或低血糖,

空腹血糖正常值為3.9~6.0mmol/L。

餐前血糖:不同於晨起的空腹血糖,這是在午餐和晚餐前采血測定的血糖值,以用於治療中的病情監測。

餐後血糖:人在餐後血糖會升高,2小時後達到最高,餐後血糖便是指進餐2小時後的血糖水準,即從第一口飯開始,滿2小時為止。這個監測指標對2型糖尿病患者很重要,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值為4.4~7.8mmol/L。

睡前血糖:一般指晚上9至10點的血糖值,

如果睡前血糖太低,一般需要補充食物,以免人體發生低血糖,夜間用藥或注射胰島素的劑量都要看睡前血糖值的異常程度。

夜間血糖:如果晨起早餐前的血糖高,為了清楚高血糖是發生在夜間還是淩晨、早餐前血糖高的原因是否黎明現象等,就需要監測夜間血糖。夜間血糖監測的時間點可以是0點、2點、4點、6點。

除了把握好正確的時間點外,采血是否正確,也會影響血糖監測,有些糖友自測血糖老不准,就是因為采血不正確。

測血糖前如何正確采血?

手指兩側血管豐富,神經末梢分佈較少,在這裡采血不僅血量充足,而且不痛,因此,采血要選擇在無名指指尖兩側皮膚較薄處下手,采血筆要緊貼皮膚,采血筆裡插采血針的套子底部可以墊一點東西。

針刺後,輕輕推壓手指兩側,把血慢慢擠出即可。

才學前,手臂下垂15秒,另一手從手腕向下捋,或者甩手、搓手半分鐘左右,都可以使指尖的末梢血管充盈,這樣做能方便采血,糖友可試試,但這種方法對末梢迴圈差的老年糖友不管用。

老年糖友采血前可以先用熱水泡手,在40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5分鐘,把手晾乾後就能采血了。由於水溫,手的溫度升高,血液迴圈加快,血管擴張,就更方便成功采血。如果長期采血困難,可以考慮用些活血化淤的藥物,改善微循環。

老年糖友采血前可以先用熱水泡手,在40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5分鐘,把手晾乾後就能采血了。由於水溫,手的溫度升高,血液迴圈加快,血管擴張,就更方便成功采血。如果長期采血困難,可以考慮用些活血化淤的藥物,改善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