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前夫總是給剛上大學的兒子大把零花錢,“怎樣讓孩子爸少溺愛他一點”

閆莉想阻止孩子的父親亂給零花錢

對孩子好是父母的天性,

怎麼讓孩子爸爸少溺愛孩子一點卻成為閆女士的難題。離婚後,兒子小敏歸閆女士撫養,前夫離開重慶去杭州工作,父子倆十餘年不曾見面。如今,小敏在杭州上大學,這次放暑假回來,閆女士驚訝發現,小敏穿上了名牌運動服、運動鞋,還私自買了一台兩千多元的遊戲機。小敏說,每個月爸爸給自己兩千零花錢,還會帶自己買鞋買衣服。“才大一的孩子,這麼亂給錢以後怎麼得了?”閆女士很發愁。

她托前夫照顧兒子

去年小敏高考後,被錄取到杭州一所高校就讀機械專業。“小敏收到入學通知書後,我就打電話給他爸爸說,兒子要來杭州讀書了,讓他週末看著孩子,需要的時候照顧一下。”閆莉說,方先生一聽到照顧兒子,立刻一口答應下來。他向閆莉保證,自己會抽出時間去看孩子,讓孩子大學四年過得像在家裡一樣。

前夫對兒子太過溺愛

閆莉曾告訴方先生,小敏從小貪玩,讓他好好管教。方先生卻說,和小敏相處下來,覺得小敏學習努力又懂事。每次打電話交流情況,他都把孩子誇個遍。

“看見他對孩子好,我也放心了。”但漸漸地,她發現前夫的關心“過了頭”。兒子告訴她,爸爸幾乎每個星期都會開車來看他,不僅帶他出去吃飯,還要幫他做寢室清潔,內褲襪子都會幫他一起洗。“我打電話問他,是不是過了?他說孩子才住校,

自己幫著做很正常。”每逢週末,前夫還會帶孩子去逛商場,閆莉問兒子買了什麼,兒子說就是一些運動鞋和衣服,後來她才知道,都是價值上千元的名牌。

閆莉曾去杭州看過一次兒子,兒子請她吃了一頓飯,“我每個月給他2000元生活費,他請我吃自助餐就花了300多元。”

孩子今年暑假回來後,一天,閆莉發現小敏在玩一個黑色遊戲機,她問是什麼,小敏說是PS4。“我問他哪有錢買,

他半天才說是用爸爸給的零花錢買的,就連上次請我吃飯,也是他爸爸給的錢。”閆莉又問,爸爸一個月給多少零花錢,小敏說一個月兩千左右,週末來也會給錢,暑假爸爸也會往他銀行卡上打錢,少則500元,多的1000元。

“我在網上查了,那個遊戲機要兩千多元,遊戲碟三百多元一盤,我看他旁邊放了六七張遊戲碟。”閆莉說,孩子一個月零花錢四五千元,“還啷個好好學習!”

前夫:想讓兒子感受愛

閆莉說:“我跟他爸爸溝通過一次,我跟他說愛孩子不是這樣愛的,這樣會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可他爸爸覺得完全沒什麼,還說孩子很懂事,給點錢無所謂。”

記者致電方先生,告訴他閆莉的困惑,方先生十分不滿:“這種小事怎麼都要求助媒體,孩子知道了怎麼想?”當記者承諾會化名報導,方先生才對記者吐露,的確給了孩子很多零花錢,“一想到孩子長那麼大,我都沒有在身邊,現在孩子在我身邊了,我就想盡可能對他好點,讓他知道爸爸一直愛他。”

而方先生的父愛,在閆莉看來並不單純:“那麼多年了,孩子的生活費學費我從來沒找他要過,他現在出來裝好心,可能是別有用心。”

對孩子愛的補償 ,不應只在物質上

重慶朱美雲心理諮詢所所長朱美雲稱,常年不在孩子身邊想彌補可以理解,但不應該是用純物質的方式來彌補,可以關心孩子的學業,關心孩子未來的就業發展方向,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探討現實和未來,這才是父親應該做的。

作為媽媽,應該和孩子開誠佈公地談一談,父親給的錢是心意,可以收,但不應隨意使用,可以把錢存起來,或者購買對自己學習生活有幫助的東西。

記者 郝樹靜 受訪者供圖

我都沒有在身邊,現在孩子在我身邊了,我就想盡可能對他好點,讓他知道爸爸一直愛他。”

而方先生的父愛,在閆莉看來並不單純:“那麼多年了,孩子的生活費學費我從來沒找他要過,他現在出來裝好心,可能是別有用心。”

對孩子愛的補償 ,不應只在物質上

重慶朱美雲心理諮詢所所長朱美雲稱,常年不在孩子身邊想彌補可以理解,但不應該是用純物質的方式來彌補,可以關心孩子的學業,關心孩子未來的就業發展方向,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探討現實和未來,這才是父親應該做的。

作為媽媽,應該和孩子開誠佈公地談一談,父親給的錢是心意,可以收,但不應隨意使用,可以把錢存起來,或者購買對自己學習生活有幫助的東西。

記者 郝樹靜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