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蒙牛品質好奶為內蒙古成立70周年喝彩

內蒙古是中華民族飲奶習慣的發源地,也是現代中國乳業的搖籃。誕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的蒙牛乳業從大草原走向全世界。一路走來,蒙牛穩紮穩打、兢兢業業,積極開展了多項重大項目和重點工作,

認真做好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持續為國民健康傾注全力,交出一張令內蒙古,也令整個中國乳業滿意的成績單。近日,蒙牛更是躍升“全球乳業十強”,搶進第一梯隊,成為蒙牛為內蒙古成立70周年獻上的一份珍貴好禮。

奠基:把“高品質”奶源當作發展之本

奶源品質是奶業品質的重中之重。蒙牛背靠位於北緯40°至47°黃金奶源帶的內蒙古地區,天然優越的牧場條件為蒙牛提供了優質的奶源資源。今年年初,農業部提出的乳業發展“五大行動”中,將“種好草”、“養好牛”列於首位。這一指示的提出,更加堅定了蒙牛全力建設奶源可持續發展的信心。目前,蒙牛奶源經歷了機械時代、規模/集約化、原奶前管理等“六次革命”,

已經實現了擠奶機械化100%覆蓋、集約化100%、准入飼料及獸藥100%覆蓋和TMR及青貯100%覆蓋。

為了進一步加強集約化、高品質奶源基地建設,蒙牛在行業中率先提出了“共贏生態圈”的概念,並在此基礎上創新推出“牧場主大學”、“W-W虛擬牧業體系”等重點專案。這也是蒙牛向乳品工業4.0發展的重要探索。

“牧場主大學”專案開始於2013年,是由蒙牛攜手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等部門,

通過技術幫扶、人才培養、金融幫扶等形式,幫助奶源降本增效和提升品質,實現源頭可持續而推出。迄今為止,蒙牛“牧場主大學”項目行程達幾十萬公里,受益牧場主超3500人,累計開展470項牧場實用技術創新課題,幫扶826家牧場從牛群結構、飼喂管理等24個維度提升。2016 年,該專案幫助牧場效益提升3億多元。

“W-W虛擬牧業專案”則由蒙牛奶源管理系統於2015年提出,通過牧場服務工具箱及MES評估體系兩大工具和“加法和減法”的思路,

最終實現牧場管理水全面提升。到2016年,蒙牛的虛擬牧業運營試點增加至503個,並培養牧場及公司技術人員逾1500人。它為蒙牛實現人員轉型升級、加速生態圈共贏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夯實:牢記“四個最嚴” 織好“品質安全網”

為了落實“四個最嚴”,切實提高品質安全管理,進一步恢復國內消費者對中國乳企的信心,蒙牛全面佈局“品質安全網”,

涵蓋標準、技術及檢驗、審核、資訊化等多維度,實現了從源頭端到過程端再到終端的安全保障。

品質標準是規範乳企的“法律”。蒙牛在標準上一直致力於對標國際,企業進廠驗收標準以及出廠標準做到比國標更嚴格,同時必須做到批批檢測。蒙牛採用了全球領先的數位化全過程品質管制體系,率先將LIMS與SAP兩大系統協同工作,從原料採購、生產製造過程到銷售終端,實現全過程資料監控平臺即時監控與預警,有效杜絕了人為操作的失誤。

為了讓消費者更好地見證蒙牛品質,蒙牛創新性地推出了產品可追溯體系。“精選牧場”純牛奶就是蒙牛推出的中國首款二維碼牛奶,消費者掃描盒身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牧場、工廠資訊。二維碼作為一個入口,又可通過一些促銷、消費者互動或Co-Branding的活動,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延展:佈局全球 “引得進來”也“走得出去”

正是依靠內蒙古資源和自身實力,蒙牛在率先佈局“一帶一路”沿線以及世界乳業的進程中取得豐碩的實踐成果,成長為一頭實力雄厚、目光遠大、潛力無限的“世界牛”。既要“引得進來”,也要“走得出去”,蒙牛成為中國第一家將乳品銷售到國外,同時在海外開展全產業鏈佈局的乳企。

在對標國際的過程中,蒙牛引進來自丹麥ArlaFoods、法國Danone、紐西蘭AsureQuality等國際領先的牧場管理經驗和最嚴食品安全標準,並與合作夥伴在美國、法國以及丹麥的研發中心開展全球研發佈局,用世界創新智慧助力國民健康。

如今,蒙牛已開發了香港、澳門、蒙古、新加坡和緬甸等市場,出口產品包括常低冰三大業務。今年3月,蒙牛更是在紐西蘭簽署特侖蘇紐西蘭專屬牧場合作項目,順利完成了中國乳業首條海外全產業鏈佈局。

值得驕傲的是,蒙牛生產三廠、生產四廠及清遠事業部通過了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工程,蒙牛成為首個通過“三同”認證的乳企。這也是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對蒙牛國際化品質的再度認可。

回饋:不忘出身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龍頭企業,蒙牛憑藉18年逾1400倍的成長速度,跑出了業內矚目的“蒙牛速度”。同時,蒙牛也始終不忘出身,密切關注周邊農牧民的生活狀況,反哺草原,用行動回報家鄉父老。近6年來,推出“蒙牛愛心井”大型民生工程。累計遍訪自治區156個地區,共有72眼深水愛心井出水,受益農牧民達20萬人次。同時蒙牛還在水文條件好的地區實施農田灌溉工程,預計可解決近萬畝的旱地澆水問題,為提高農牧民收入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作為西部大開發以來“重要的造飯碗企業”,蒙牛也在積極參與地方扶貧工作。自成立以來,蒙牛累計在內蒙古地區累計發放奶款近400億元,直接或間接為企業駐地農牧民創造就業崗位2萬多個。單是2016年,蒙牛在內蒙古地區收奶量就達到3500噸/天,直接和間接帶動40萬農牧民發展。

從“草原牛”到“中國牛”,再到“世界牛”,蒙牛的腳步沉穩且堅定。在內蒙古成立70周年大慶到來之際,蒙牛將自己在海內外市場取得的優異成績,將自己為內蒙古帶來的發展和變化,作為最好的禮物獻給內蒙古。在未來,蒙牛將繼續通過自身不斷開拓創新,用匠心鑄造品質好奶,為保障國民健康、推動中國乳業全球化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而奮力前行。

實現全過程資料監控平臺即時監控與預警,有效杜絕了人為操作的失誤。

為了讓消費者更好地見證蒙牛品質,蒙牛創新性地推出了產品可追溯體系。“精選牧場”純牛奶就是蒙牛推出的中國首款二維碼牛奶,消費者掃描盒身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牧場、工廠資訊。二維碼作為一個入口,又可通過一些促銷、消費者互動或Co-Branding的活動,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延展:佈局全球 “引得進來”也“走得出去”

正是依靠內蒙古資源和自身實力,蒙牛在率先佈局“一帶一路”沿線以及世界乳業的進程中取得豐碩的實踐成果,成長為一頭實力雄厚、目光遠大、潛力無限的“世界牛”。既要“引得進來”,也要“走得出去”,蒙牛成為中國第一家將乳品銷售到國外,同時在海外開展全產業鏈佈局的乳企。

在對標國際的過程中,蒙牛引進來自丹麥ArlaFoods、法國Danone、紐西蘭AsureQuality等國際領先的牧場管理經驗和最嚴食品安全標準,並與合作夥伴在美國、法國以及丹麥的研發中心開展全球研發佈局,用世界創新智慧助力國民健康。

如今,蒙牛已開發了香港、澳門、蒙古、新加坡和緬甸等市場,出口產品包括常低冰三大業務。今年3月,蒙牛更是在紐西蘭簽署特侖蘇紐西蘭專屬牧場合作項目,順利完成了中國乳業首條海外全產業鏈佈局。

值得驕傲的是,蒙牛生產三廠、生產四廠及清遠事業部通過了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工程,蒙牛成為首個通過“三同”認證的乳企。這也是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對蒙牛國際化品質的再度認可。

回饋:不忘出身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龍頭企業,蒙牛憑藉18年逾1400倍的成長速度,跑出了業內矚目的“蒙牛速度”。同時,蒙牛也始終不忘出身,密切關注周邊農牧民的生活狀況,反哺草原,用行動回報家鄉父老。近6年來,推出“蒙牛愛心井”大型民生工程。累計遍訪自治區156個地區,共有72眼深水愛心井出水,受益農牧民達20萬人次。同時蒙牛還在水文條件好的地區實施農田灌溉工程,預計可解決近萬畝的旱地澆水問題,為提高農牧民收入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作為西部大開發以來“重要的造飯碗企業”,蒙牛也在積極參與地方扶貧工作。自成立以來,蒙牛累計在內蒙古地區累計發放奶款近400億元,直接或間接為企業駐地農牧民創造就業崗位2萬多個。單是2016年,蒙牛在內蒙古地區收奶量就達到3500噸/天,直接和間接帶動40萬農牧民發展。

從“草原牛”到“中國牛”,再到“世界牛”,蒙牛的腳步沉穩且堅定。在內蒙古成立70周年大慶到來之際,蒙牛將自己在海內外市場取得的優異成績,將自己為內蒙古帶來的發展和變化,作為最好的禮物獻給內蒙古。在未來,蒙牛將繼續通過自身不斷開拓創新,用匠心鑄造品質好奶,為保障國民健康、推動中國乳業全球化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而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