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化肥企業預售再火也難逃低迷的化肥市場

進入七月後,肥企秋肥預售活動紛紛開啟,首先來看一組資料:

(1)中鹽紅四方銷售2.6億元,銷量同比增長30%。

(2)新洋豐銷售6億,創行銷峰會收入記錄

(3)史坦萊中原經銷商峰會預售3.5億。

(4)金正大訂單量突破76萬噸。

(5)魯西化工預定肥料22.4萬噸。

(6)茂盛生物新品熱賣4.6萬噸,成交9000余萬元。

(7)華昌化工在江蘇訂貨11萬噸,預收7500萬。

(8)六國化工眾籌小麥專用肥1.8萬噸。

從7月份部分肥企的預售情況看,似乎主要化肥企業在秋肥市場中的預售業績大幅增長,甚至部分企業取得了新的歷史突破,

但這並未意味著化肥企業春天的到來。

從企業來看

(1)化肥企業預售業績大增是讓利促銷的結果。當前秋季肥訂貨會密集召開,一方面是由於化肥企業歷來看重秋季肥市場,更重要的是化肥企業在秋季肥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為應對激烈的秋肥市場競爭,化肥企業開展各種預收優惠活動,比如帶領老客戶外出旅遊,獎勵優秀經銷商、計息、保底、提貨返利、運輸、倉儲補貼等,

部分化肥產品的優惠幅度一度達到100元/噸,這將使企業成本增加,利潤被攤薄。

(2)從目前化肥企業銷售的產品來看,除了傳統的複合肥,新型肥料銷售也助力了化肥企業業績的增長。比如中鹽紅四方、新洋豐、金正大、茂盛生物以及六國化工,紛紛以新品銷售為賣點,成為其7月銷售的主力產品,而傳統複合肥或是單質肥將難有新突破。

(3)化肥企業是預收業績的增長,

而非實際業績的增長。目前化肥預收是化肥企業快速上量壓貨給經銷商的市場策略,可以看成是化肥庫存從生產企業轉移到經銷商或零售商,而非直接針對終端農民的銷售,因此化肥企業預收業績的增長不能代表真實的化肥需求市場狀況。

(4)化肥企業運行成本較高,虧損持續。目前化肥主要上游原材料無煙煤價格隨著夏季到來,出現小幅上漲,磷礦石、硫磺、合成氨價格以穩定上行為主,

上游原料成本依然維持在較高水準;而目前全國尿素企業主流出廠平均報價為1576,呈現走低狀況,磷肥和鉀肥雖有看漲之勢,但受需求低迷影響,上周幅度有限,不足以彌補虧損。雖然從7月起化肥增值稅稅率由13%下調至11%,化肥企業運營成本降低有所降低,但由於複合肥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會主動降價將減稅利好讓渡給下游經銷商,因此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降稅依然難以能扭轉化肥企業虧損。

從行業來看

(1)大田作物價格較低、經濟作物有機肥代替化肥,化肥市場需求減少。從大田作物看,今年小麥最低保護收購價為每公斤2.36元,與上年持平;今年早秈稻(三等,下同)、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公斤2.6元、2.72元和3元,比去年減少;此外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價格也出現大幅下降;農民收入的大幅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影響農民施用化肥積極性。從經濟作物來看,一方面國家執行化肥零增長政策,另一方面果蔬茶有機肥代替化肥試點已經啟動,使用有機肥將有諸多優惠補貼政策;同時經濟作物相對效益較好,對肥料品質的需求也相對較高。因此綜合來看後期化肥需求量將呈明顯下降態勢。

(2)化肥企業開工率回升,化肥供給量增加。從6月份開始,企業重心陸續轉移至秋季市場,甚至一些僵屍產能複產以應對秋季市場。而且企業陸續出臺的預收政策價格不僅比市場價格低,而且還有諸多預收優惠政策,這使得經銷商提貨量增加,加快了企業裝置開工率的回升。目前國內主要複合肥企業裝置平均開工率在60.55%,較月初提高近十個百分點。這對本來就產能過剩的化肥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艾格農業 張宏)

往期精選

比去年減少;此外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價格也出現大幅下降;農民收入的大幅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影響農民施用化肥積極性。從經濟作物來看,一方面國家執行化肥零增長政策,另一方面果蔬茶有機肥代替化肥試點已經啟動,使用有機肥將有諸多優惠補貼政策;同時經濟作物相對效益較好,對肥料品質的需求也相對較高。因此綜合來看後期化肥需求量將呈明顯下降態勢。

(2)化肥企業開工率回升,化肥供給量增加。從6月份開始,企業重心陸續轉移至秋季市場,甚至一些僵屍產能複產以應對秋季市場。而且企業陸續出臺的預收政策價格不僅比市場價格低,而且還有諸多預收優惠政策,這使得經銷商提貨量增加,加快了企業裝置開工率的回升。目前國內主要複合肥企業裝置平均開工率在60.55%,較月初提高近十個百分點。這對本來就產能過剩的化肥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艾格農業 張宏)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