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木人:如今紅木傢俱“粉補”亦無法避免 要區別對待 不能一刀切

國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心裡,無論哪個方面,都喜歡追求完美,特別是紅木這個行業,小件東西,很多要求無拼無補無裂;而對於大件的紅木傢俱套件,大多說人則要求無白無補。

白指的是白皮,就是木材的邊材:樹木心材之外樹皮以內的部分,白皮是樹木用於輸導樹液、傳遞和貯藏營養的部分,它不像心材是“死木”,它是“活木”,易招蟲蛀。因此無論製作什麼紅木產品,都是絕對杜絕充當芯材的!

補一般指的粉補:通俗的來說,就是用木粉在木頭表面打補丁,鋸末子加膠做成的膩子,填充在傢俱木材的坑洞裡,是一種修復的手藝。粉補所用的木粉,都是同材質的,酸枝的就用酸枝粉,緬花的就用緬花粉,這是很自然的選擇。

現在很多紅木玩友可謂之:“談補色變”感覺傢俱只要是粉補過,就直接掉檔次了,選購傢俱的時候也是,聽到有粉補就直接排除,其實大可不必。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現在紅木市場的紅木傢俱,

絕對沒有粉補的,可以為百不存一,儘管沒有達到絕對,但是幾乎是沒有的!對於粉補,是要區別對待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紅木資源正日趨匱乏,必須珍惜每一寸紅木,讓其物盡其用。而天然木材不可避免的有很多天生的缺陷,比如輕微的蟲蝕,

受外力的劃傷;另外開料時候的甭茬,木材的樹結等都會讓木材變得不完整。這個時候,如果完全剔除瑕疵,就會費掉很多木材,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外對於日益匱乏紅木原料也是一種揮霍。

這種情況下,輕微的粉補對於傢俱來說影響是幾乎沒有的,

粉補技藝高超的師傅,甚至能完全恢復木材的絢麗紋理。

但是如果一套傢俱用材,需要大面積的粉補,這樣的用材也絕對不被認可的,這種性質就變了,因為這種材料的使用會嚴重影響傢俱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