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們都去當網紅了,誰來當企業家啊

看看人家王健林的覺悟——“我不會成網紅的,我是企業家。

作者:商業人物研究院

企業家突然當上了網紅,要麼神經使然,要麼就是企業真的遇到坎了。不信?

1、企業家當網紅,從“為自己代言”開始

一個好好的“”紐交所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如今卻活成了微商的樣子,聚美優品更是節節敗退。自2014年高調上市抵達巔峰之後一路敗北,股價從每股37美元跌至3.11美元,市值由55億美元縮水至4.5億美元,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陳歐的網紅之路始於“為自己代言”。

2010年,陳歐攜手韓庚拍攝聚美優品地鐵廣告,在耀眼的男明星旁邊,陳歐絲毫不遜色。後來,他單刀上陣,主演聚美優品2012年新版廣告,攪動起風靡一時的“陳歐體”,更是風頭無兩。

創始人變身代言人,既有話題,又節省了廣告費。幾次廣告行銷下來,聚美優品的銷量翻了近二十倍,陳歐有些得意,“這是電商圈內,繼韓寒的凡客廣告之後,最好的電商廣告。”

而在更早之前,2011年3月27日,

陳歐出現在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的舞臺上,在十人Boss團中,他尤其出眾。16歲拿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全額獎學金;26歲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MBA學位;彼時的聚美優品上線一年註冊用戶就突破百萬……當時的陳歐完美地詮釋了“高富帥”的標籤,以致於他站出來為自己代言,顯得順理成章。

嘗到了刷臉的甜頭,陳歐變得輕車熟路,他開始頻繁出現在螢幕上,去《快樂女聲》當評委,

上《天天向上》當嘉賓,還在電影《女人公敵》中又做投資人,又扮演他自己。

高頻曝光,一切似乎蒸蒸日上,可鎂光燈下,從來就不只是鮮花和掌聲。

2015年12月,聚美優品的股價開始暴跌,不到兩個月時間,股價跌幅接近90%。自2016年2月提出私有化申請以來,如今聚美優品的私有化依然沒有完成,伯樂徐小平早已從聚美主要股東名單中消失。

對於投資人來說,聚美優品已不再是一匹良駒。陳歐開始慌不擇路地跨界求生,

進軍影視文化行業,切入空氣淨化器市場,入局共用充電寶,甚至挽起袖子再度為自己代言。他沒有想到,時隔五年,進階的雞湯,同樣的套路,卻反響寥寥。網上有人調侃他是為自己代言?還是為自己貸款?

“腳踢百度、拳打騰訊、鄙視阿裡、順手攪一攪雷軍的局。”這的確都是當年周鴻禕的作為。在一個新品宣佈之前,他必發起一場戰鬥,槍口對準業界老大。

2012年,一場騰訊和360之間的大戰,讓他徹底紅得發紫。本不是一個體諒的企業,周鴻禕硬是讓大家記住了,網紅行銷可以讓一個二流互聯網企業pk互聯網巨無霸。

這就是他的戰略。

他突然要做手機,於是開始攪拌小米。去年他忽然投資了直播,見人就推銷花椒直播,自己也當起了播主。

有趣的是,周鴻禕這個“鯰魚”網紅,(鯰魚在攪動小魚生存環境的同時,也啟動了小魚的求生能力)他跟哪家公司掐架,哪家公司就蒸蒸日上。騰訊在3Q大戰之後逐漸開放了自己的生態,雷軍在與周的罵戰之後,小米的銷量節節攀升。

2015年9月,一群互聯網大佬訪美。周鴻禕是唯一一個到處拍照,還掏出手機直播的。雖然按照市值排序的合照裡,周只能站在第二排,但回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如果按照顏值排,我就站前邊了。行程中,周鴻禕向蘋果CEO庫克展示360奇酷手機,對方回應,嗯,interesting。

最近,360的新品少了,周鴻禕出面當網紅的頻率也就低了。但是,他看起來依然鬥志不減,穿著紅衣配迷彩褲在德州打野豬,對當下的熱點問題發表評論,親力親為推廣360的各類產品。

他讓人警覺,所以還是一個不能被小覷的對手,只是天梯難爬,他的位置還卡在中間。

2、他們忙著當網紅,比做企業還著急

對企業家而言,如此熱衷於當網紅,自然有好處。

“老人”楊元慶從去年開始也嘗到了當網紅的快感。

“真的是沒想到,新年一過就上了頭條成了網紅。”聯想CEO楊元慶在2016年2月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六屆年會上說。他實際上是對“商業人物”去年所撰寫的《真相:楊元慶是合格的聯想CEO嗎?》一文的公開回應。

楊元慶治下的聯想業績近年來業績下滑,很多人開始質疑他的能力。在論壇上,他說:“輿論那麼熱,說明我們還在風口上,很多人關心我,說明我們還沒有被BAT完全邊緣化,也是讓我們高興的事情”,“我們需要更多的溝通,把我們的戰略、遠景說的更清楚,像馬雲一樣能把阿裡巴巴願景說的那麼清楚,而且讓人相信。”

就這樣,50多歲的楊元慶主動地做起了“網紅”。

去年3月,聯想在深圳發佈新的筆記型電腦,楊元慶親自出任了代言人。這種從這種做派上看,楊元慶可謂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有一拼。去年6月,聯想在美國舉辦盛大的創新主題會議Tech World。而楊元慶則是利用直播軟體玩起幾個小時的直播。去年 8月,楊元慶在聯想的粉絲節上,又利用直播軟體為自己的企業月臺。

但是,他估計還要在當一段時間“網紅”了。上個月,聯想集團發佈了2016至2017財年的全年業績。集團全年收入為430億美元,同比減少4%。三大業務板塊:個人電腦、智慧設備、移動業務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全球PC出貨量老大的位子,重新被惠普奪回。

當網紅,也不是互聯網圈企業家們的專利。製造業裡的“董小姐”的網紅效應絲毫不輸IT圈。

定價3200元的格力色界手機於6月14日在格力官方商城上市,新機開屏就是董明珠本人的簽名版照片。

自從2015年戲劇性殺入手機行業以來,格力手機因神龍見首不見尾和董明珠的驚人言論,屢屢被推上頭條,給媒體交了不少素材。比如“格力要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華為賣老大,我就賣老二嘛”“格力手機開機畫面必須是我”“這款產品可以做成世界一流”。為了證明格力手機品質高,董阿姨曾在某高峰論壇上激動的摔手機,招來業內頗多非議。

說起來,董明珠成為格力代言人,還是從與王健林一起拍廣告開始的。

2014年,成龍與格力的合約期滿,董明珠表示:“請成龍做廣告要花1000多萬元,自己做廣告一分錢不用花!”隨後,董明珠與王健林開始了第一次廣告合作。董明珠在廣告中表示,新品光伏中央空調可實現不用電費,而是使用太陽能。王健林回應稱:“那我每年可以節約電費10億。”

這個廣告一度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同時也把外界對格力從研發創新的印象轉向了行銷。從這一刻開始,董明珠與格力就逐漸地捆綁在一起。

然而董明珠還不滿足於僅僅跟格力捆綁,此後她又開始為“中國製造”代言。2015年,董明珠一改格力宣傳標語,由“好空調,格力造”變成“格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把董明珠和格力變成”中國製造”、“民族企業”的代言人。

除了廣告效應,董明珠在公眾場合的言論也引人關注。

2013年底,中央台評選年度經濟人物,董明珠與雷軍同台,打了一個十億元的漫天大賭。當時的小米是紅極一時的互聯網興新公司,備受追捧。董明珠這一賭約也成為後來她每次出席活動,大家必問的話題。

很多人也許會說,董明珠的高調、強勢在家電圈就是這樣,圈中一直有著“董明珠走過路不長草”的說法。相比起董明珠,美的集團大股東何亨健和董事長方洪波都要低調得多。而這個10億賭局卻讓董明珠進一步曝光於聚光燈下,進而成為網紅。格力電器進入手機市場多少也受這一賭局的影響。

而在過去的2016年,一整年,董明珠都以自己的“網紅體”一次又一次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比如格力收購銀隆汽車失敗,董明珠的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被罷免,熱度從2016年5月一直持續到年末。

而董明珠說,成為“網紅”,其實自己挺驕傲的,能受到這樣的矚目,是因為格力電器發展得好。

3、網紅界也有紅太陽

互聯網圈有一項廣為人知的獎項“金噴壺獎”,由全國數十家負責互聯網區域的媒體記者票選出來,專門頒發給為自家企業代言,且以最為聳動、誇張、戲劇性言語謀求曝光效果的企業家。

去年,董明珠以64.4%的得票率橫掃周鴻禕、雷軍、賈躍亭,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企業家。今年,賈躍亭因“蒙眼狂奔”獲此殊榮,而現在他已經奔跑到美國不見蹤影。

當網紅,只有劉強東長盛不衰。

劉強東好戰很大程度上性格使然,《創京東》作者李志剛分析了原因,“京東從來沒有經歷過摧枯拉朽、酣暢淋漓的勝利,這家公司一直起起伏伏,每年都有新的危機和對手,與互聯網公司打,跟傳統零售打,跟自己打,內憂外患,磕磕絆絆。”

李志剛說,“劉強東就像原來是街頭打野拳的,揍小痞子揍得輕鬆,後來打職業賽,羽量級,只懂憑兇狠的爆發力,不斷出拳,不知道腳步節奏、不知道運氣、不知道側身技巧。後來打重量級,學會了運用規則,知道在回合裡數點數。”

現在,劉強東除了偶爾給老對手蘇甯通過“天天快遞”這種事情穿穿小鞋外,把更多目光放在了阿裡巴巴身上,不過面對武林高手風清揚,他的招數還是弱了一些。今年初,劉強東制定了“五年內超過阿裡巴巴”的目標,因為京東入選過阿裡巴巴第五屆十大網商,馬雲的回應頗為強勢:阿裡的目標是培養更多京東。

最近,京東聯手唯品會發佈聲明暗指天貓壟斷式競爭,綁架商家,阿裡巴巴的公關天團在此次回懟中,給京東專門發明了一個新詞:“碰瓷式競爭”。一頭紮進敵軍陣營的京東沒料到後方起了大火,大小螢幕反而被阿裡的新詞佔領,這次,劉強東算是遇到了勁敵。

還有一個性格上會成為網紅紅太陽的苗子——羅永浩。

提起他,你會想到哪些關鍵字?網紅、彪悍、理想主義、創業、錘子CEO、情懷、工匠精神……

在做手機之前,他倒賣車皮、當英語老師、辦牛博網、拍電影、辦培訓機構,還寫過書、和方舟子掐過架、用錘子當街砸西門子冰箱、在全國高校大規模巡迴演講……總之,輿論場裡的羅永浩各種折騰,有著豐富多面的人格特質。

在這個說幾句“藍瘦香菇”都能火的國度,羅永浩天生就有當網紅的氣質,他開玩笑說自己“可能是中國第一代網紅”,還說在北京和郭德綱齊名。的確,每次的錘子手機發佈會,很多人就是為了現場聽他講相聲而去。

2004年,他曾與芙蓉姐姐一起入選“網路十大紅人”。2016年,他被評為 2016 企業家網紅榜第一名,賈躍亭、董明珠、雷軍都排在他的後面。

4、要麼紅,要麼死

自己當起了網紅的企業家,越來越多。小米董事長雷軍、凡客CEO陳年、餓了麼CEO張旭豪……

自己當網紅,實際上是利用社交媒體進行了一場場企業行銷。不懂社交行銷的人,會被直接看做是“不懂互聯網”的人。這個年代,這種指摘甚至可以成為所有行業都不願意背負的駡名。

另一個普遍的事實在於,上述的這些企業家,當他們成為網紅之時,通常則是企業陷入困境之時。你看,楊元慶的業績做的好麼?董明珠的手機賣的好麼?周鴻禕每次攪局出過好產品麼? ……

而那些活得滋潤的老闆,繼續保持低調,不露頭,比如馬化騰、丁磊、曹國偉等人。這些人就像婉拒他人採訪的作家錢鐘書。

錢曾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哪家公司就蒸蒸日上。騰訊在3Q大戰之後逐漸開放了自己的生態,雷軍在與周的罵戰之後,小米的銷量節節攀升。

2015年9月,一群互聯網大佬訪美。周鴻禕是唯一一個到處拍照,還掏出手機直播的。雖然按照市值排序的合照裡,周只能站在第二排,但回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如果按照顏值排,我就站前邊了。行程中,周鴻禕向蘋果CEO庫克展示360奇酷手機,對方回應,嗯,interesting。

最近,360的新品少了,周鴻禕出面當網紅的頻率也就低了。但是,他看起來依然鬥志不減,穿著紅衣配迷彩褲在德州打野豬,對當下的熱點問題發表評論,親力親為推廣360的各類產品。

他讓人警覺,所以還是一個不能被小覷的對手,只是天梯難爬,他的位置還卡在中間。

2、他們忙著當網紅,比做企業還著急

對企業家而言,如此熱衷於當網紅,自然有好處。

“老人”楊元慶從去年開始也嘗到了當網紅的快感。

“真的是沒想到,新年一過就上了頭條成了網紅。”聯想CEO楊元慶在2016年2月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六屆年會上說。他實際上是對“商業人物”去年所撰寫的《真相:楊元慶是合格的聯想CEO嗎?》一文的公開回應。

楊元慶治下的聯想業績近年來業績下滑,很多人開始質疑他的能力。在論壇上,他說:“輿論那麼熱,說明我們還在風口上,很多人關心我,說明我們還沒有被BAT完全邊緣化,也是讓我們高興的事情”,“我們需要更多的溝通,把我們的戰略、遠景說的更清楚,像馬雲一樣能把阿裡巴巴願景說的那麼清楚,而且讓人相信。”

就這樣,50多歲的楊元慶主動地做起了“網紅”。

去年3月,聯想在深圳發佈新的筆記型電腦,楊元慶親自出任了代言人。這種從這種做派上看,楊元慶可謂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有一拼。去年6月,聯想在美國舉辦盛大的創新主題會議Tech World。而楊元慶則是利用直播軟體玩起幾個小時的直播。去年 8月,楊元慶在聯想的粉絲節上,又利用直播軟體為自己的企業月臺。

但是,他估計還要在當一段時間“網紅”了。上個月,聯想集團發佈了2016至2017財年的全年業績。集團全年收入為430億美元,同比減少4%。三大業務板塊:個人電腦、智慧設備、移動業務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全球PC出貨量老大的位子,重新被惠普奪回。

當網紅,也不是互聯網圈企業家們的專利。製造業裡的“董小姐”的網紅效應絲毫不輸IT圈。

定價3200元的格力色界手機於6月14日在格力官方商城上市,新機開屏就是董明珠本人的簽名版照片。

自從2015年戲劇性殺入手機行業以來,格力手機因神龍見首不見尾和董明珠的驚人言論,屢屢被推上頭條,給媒體交了不少素材。比如“格力要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華為賣老大,我就賣老二嘛”“格力手機開機畫面必須是我”“這款產品可以做成世界一流”。為了證明格力手機品質高,董阿姨曾在某高峰論壇上激動的摔手機,招來業內頗多非議。

說起來,董明珠成為格力代言人,還是從與王健林一起拍廣告開始的。

2014年,成龍與格力的合約期滿,董明珠表示:“請成龍做廣告要花1000多萬元,自己做廣告一分錢不用花!”隨後,董明珠與王健林開始了第一次廣告合作。董明珠在廣告中表示,新品光伏中央空調可實現不用電費,而是使用太陽能。王健林回應稱:“那我每年可以節約電費10億。”

這個廣告一度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同時也把外界對格力從研發創新的印象轉向了行銷。從這一刻開始,董明珠與格力就逐漸地捆綁在一起。

然而董明珠還不滿足於僅僅跟格力捆綁,此後她又開始為“中國製造”代言。2015年,董明珠一改格力宣傳標語,由“好空調,格力造”變成“格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把董明珠和格力變成”中國製造”、“民族企業”的代言人。

除了廣告效應,董明珠在公眾場合的言論也引人關注。

2013年底,中央台評選年度經濟人物,董明珠與雷軍同台,打了一個十億元的漫天大賭。當時的小米是紅極一時的互聯網興新公司,備受追捧。董明珠這一賭約也成為後來她每次出席活動,大家必問的話題。

很多人也許會說,董明珠的高調、強勢在家電圈就是這樣,圈中一直有著“董明珠走過路不長草”的說法。相比起董明珠,美的集團大股東何亨健和董事長方洪波都要低調得多。而這個10億賭局卻讓董明珠進一步曝光於聚光燈下,進而成為網紅。格力電器進入手機市場多少也受這一賭局的影響。

而在過去的2016年,一整年,董明珠都以自己的“網紅體”一次又一次抓住了觀眾的眼球。比如格力收購銀隆汽車失敗,董明珠的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被罷免,熱度從2016年5月一直持續到年末。

而董明珠說,成為“網紅”,其實自己挺驕傲的,能受到這樣的矚目,是因為格力電器發展得好。

3、網紅界也有紅太陽

互聯網圈有一項廣為人知的獎項“金噴壺獎”,由全國數十家負責互聯網區域的媒體記者票選出來,專門頒發給為自家企業代言,且以最為聳動、誇張、戲劇性言語謀求曝光效果的企業家。

去年,董明珠以64.4%的得票率橫掃周鴻禕、雷軍、賈躍亭,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企業家。今年,賈躍亭因“蒙眼狂奔”獲此殊榮,而現在他已經奔跑到美國不見蹤影。

當網紅,只有劉強東長盛不衰。

劉強東好戰很大程度上性格使然,《創京東》作者李志剛分析了原因,“京東從來沒有經歷過摧枯拉朽、酣暢淋漓的勝利,這家公司一直起起伏伏,每年都有新的危機和對手,與互聯網公司打,跟傳統零售打,跟自己打,內憂外患,磕磕絆絆。”

李志剛說,“劉強東就像原來是街頭打野拳的,揍小痞子揍得輕鬆,後來打職業賽,羽量級,只懂憑兇狠的爆發力,不斷出拳,不知道腳步節奏、不知道運氣、不知道側身技巧。後來打重量級,學會了運用規則,知道在回合裡數點數。”

現在,劉強東除了偶爾給老對手蘇甯通過“天天快遞”這種事情穿穿小鞋外,把更多目光放在了阿裡巴巴身上,不過面對武林高手風清揚,他的招數還是弱了一些。今年初,劉強東制定了“五年內超過阿裡巴巴”的目標,因為京東入選過阿裡巴巴第五屆十大網商,馬雲的回應頗為強勢:阿裡的目標是培養更多京東。

最近,京東聯手唯品會發佈聲明暗指天貓壟斷式競爭,綁架商家,阿裡巴巴的公關天團在此次回懟中,給京東專門發明了一個新詞:“碰瓷式競爭”。一頭紮進敵軍陣營的京東沒料到後方起了大火,大小螢幕反而被阿裡的新詞佔領,這次,劉強東算是遇到了勁敵。

還有一個性格上會成為網紅紅太陽的苗子——羅永浩。

提起他,你會想到哪些關鍵字?網紅、彪悍、理想主義、創業、錘子CEO、情懷、工匠精神……

在做手機之前,他倒賣車皮、當英語老師、辦牛博網、拍電影、辦培訓機構,還寫過書、和方舟子掐過架、用錘子當街砸西門子冰箱、在全國高校大規模巡迴演講……總之,輿論場裡的羅永浩各種折騰,有著豐富多面的人格特質。

在這個說幾句“藍瘦香菇”都能火的國度,羅永浩天生就有當網紅的氣質,他開玩笑說自己“可能是中國第一代網紅”,還說在北京和郭德綱齊名。的確,每次的錘子手機發佈會,很多人就是為了現場聽他講相聲而去。

2004年,他曾與芙蓉姐姐一起入選“網路十大紅人”。2016年,他被評為 2016 企業家網紅榜第一名,賈躍亭、董明珠、雷軍都排在他的後面。

4、要麼紅,要麼死

自己當起了網紅的企業家,越來越多。小米董事長雷軍、凡客CEO陳年、餓了麼CEO張旭豪……

自己當網紅,實際上是利用社交媒體進行了一場場企業行銷。不懂社交行銷的人,會被直接看做是“不懂互聯網”的人。這個年代,這種指摘甚至可以成為所有行業都不願意背負的駡名。

另一個普遍的事實在於,上述的這些企業家,當他們成為網紅之時,通常則是企業陷入困境之時。你看,楊元慶的業績做的好麼?董明珠的手機賣的好麼?周鴻禕每次攪局出過好產品麼? ……

而那些活得滋潤的老闆,繼續保持低調,不露頭,比如馬化騰、丁磊、曹國偉等人。這些人就像婉拒他人採訪的作家錢鐘書。

錢曾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