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婆婆倆兒媳,一個年輕貌美,一個年老再婚,卻把後者當成寶

“兒媳,這是剛賣了這群羊的兩萬塊錢,拿著去買些衣服首飾!”王婆婆樂呵呵的把兩遝紅紅的鈔票塞到兒媳手裡。“娘,不要,我種地和做十字繡的錢也不少,您留著。”兒媳說什麼也不要。

“這閨女,娘有錢就想給你花……”王婆婆慈愛的看著兒媳,眼裡滿滿都是喜愛。前來串門的大姑娘小媳婦羡慕的不得了,能有這樣的好婆婆,這個兒媳真是上輩子積德了。

其實,村裡人都知道,王婆婆是一個很節儉的人。兒媳也不是原配,而是第二個。原先的那個,離了。村裡人結婚早,訂婚也早。六年前,通過媒人介紹,王婆婆兒子認識了村裡的一個姑娘,就是王婆婆第一個兒媳。

村裡人結婚早,訂婚也早。

當時第一個兒媳十八歲。訂婚後,王婆婆每年給兒媳一萬塊錢,一直給了三年,等到兒媳二十一歲,到了能結婚年紀了,才正式與王婆婆兒子結婚的。

一次農村封建傳統下的婚姻!

村裡人一般都是一個院子蓋六間房,三間留給兒子結婚用,

自然婚後兒媳和婆婆同住一個院子。婚後,剛開始還行,可慢慢的兒媳的毛病就出來了。這個兒媳又饞走懶,王婆婆兒子在外打工,兒媳從來不做飯。等到吃飯時候,就去王婆婆那屋。吃完了,把碗一推,也不洗洗碗,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就出去打麻將了。家裡地裡的活兒也從來不幹,說嫌髒。

王婆婆就跟老伴兒辛苦種地,養羊,面朝黃土背朝天。可兒媳還越來越看不慣王婆婆,

說她摳,還不乾淨,跟個叫花子一樣。經常罵王婆婆老不死的,養個兒子沒本事,老傢伙看著也來氣。動不動就辱駡王婆婆,村裡人都知道。

有一次,王婆婆辛辛苦苦給兒媳做了餃子,捨不得吃,全部留給兒媳。可兒媳回來後,發現有個餃子上落了一隻蒼蠅,二話不說就將一盤餃子倒羊糞堆上了,還指著婆婆鼻子罵這個噁心的東西給她吃,是想害她。王婆婆半夜裡,悄悄的去羊糞堆上,

將一個個餃子撿起來,洗乾淨了自己吃。王婆婆多少次偷偷掉眼淚不敢讓別人知道。

多少次王婆婆痛哭流淚!

四年前,兒子在工地砸斷了腿,回到了村裡,再也做不了重活了。兒媳這回更不滿了,每天都會和王婆婆兒子大吵一架,讓王婆婆兒子跪搓衣板,

罵他是廢物。最終,帶著家裡僅存的三萬,和王婆婆兒子提出了離婚。

王婆婆整日以淚洗面。

過了一年,經人介紹,王婆婆兒子娶了一個年齡大兒子十歲的女人。女人離過婚,還帶著一個女兒。剛開始,王婆婆也很擔心這門婚事,被第一個兒媳罵怕了。可又不想兒子一輩子當光棍。

但事實證明,王婆婆撿到寶了。自打第二個兒媳來後,家裡家外,一切全部幫王婆婆打理的井井有條,種地,養羊,還做十字繡,尤其是,對王婆婆特別好,做飯,洗衣,王婆婆腳有凍瘡,還每天幫王婆婆洗腳。王婆婆心眼實,慢慢的打消了顧慮,接受了第二個兒媳,也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了,對這個兒媳加倍的好。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王婆婆寵的第二個兒媳讓人看了都眼紅。

第二個兒媳,讓王婆婆感受到了無比的幸福!

第二個兒媳常說,我不是不好,只是第一次選錯了人。我會珍惜這個家,珍惜現在的老公和公婆。現在,王婆婆整日臉上掛著笑,幹活也有勁,有了錢可勁的給兒媳花,說女人要多打扮,要把兒媳的青春補回來。

種地,養羊,還做十字繡,尤其是,對王婆婆特別好,做飯,洗衣,王婆婆腳有凍瘡,還每天幫王婆婆洗腳。王婆婆心眼實,慢慢的打消了顧慮,接受了第二個兒媳,也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了,對這個兒媳加倍的好。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王婆婆寵的第二個兒媳讓人看了都眼紅。

第二個兒媳,讓王婆婆感受到了無比的幸福!

第二個兒媳常說,我不是不好,只是第一次選錯了人。我會珍惜這個家,珍惜現在的老公和公婆。現在,王婆婆整日臉上掛著笑,幹活也有勁,有了錢可勁的給兒媳花,說女人要多打扮,要把兒媳的青春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