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為朱平揭秘中國市場第一,向全場景的智慧生活體驗升級!

7月27日,華為消費者業務在深圳分享了上半年的業績。

這是一份堪稱靚麗的成績單:2017年上半年銷售收入10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2%,智慧手機發貨量7301萬台,同比增長20.6%。

看看IDC對行業的預測,2017年的增長僅有3%,顯然華為手機取得了比行業高得多的增速。而且,銷售收入的增速超過發貨量的增速,說明華為在中高端手機上的表現更好。

如果將目光放到中國市場,業績同樣表現出色。今年上半年,華為大中華區智慧手機發貨量同比增長24%,市場份額高達22.1%。

獨立分析機構Canalys的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華為以2300萬台的出貨量位居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第一。

那麼,在低迷的市場大背景下,為何華為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我與華為消費者業務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朱平進行了對話,試圖探究背後的秘密。

研發的千軍萬馬支撐起華為的精品戰略

朱平在2014年5月擔任華為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一把手,可以說是見證了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強勢崛起。

他認為,“一切都是因為華為手機以消費者為中心,注重消費者的綜合體驗,實施的精品戰略適應了消費者的需求變化。”

讀任正非的講話,對一段話印象深刻:“華為公司在今天千軍萬馬的時候,一定要找到出口,出口就是品牌戰略做出的假設。有假設,有牽引,萬江才能匯流。”

我在想,華為手機不正像是這個出口嗎?每一個華為手機,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手機,

而是背後有著千軍萬馬的強大支撐。

比如創新,華為手機的背後有著華為持續不斷的巨額研發投入,有著數萬研發人員的千軍萬馬。資料顯示,過去十年,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高達450億美元,2016年在全球企業研發投入中排名第9,在中國排絕對第一。

華為在手機上的研發費用,比中國所有手機製造商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朱平說,“我們不是一個行銷型和管道型的公司、品牌,

我們是一個以技術驅動,以品牌驅動的公司。”技術創新已經滲透到華為的血液中。

資料顯示,華為在今年上半年的5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份額實現大幅提升,其中全球市場份額增長值近9%,部分國家市場份額超過10%。這個提升的背後,顯然技術創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零售陣地的千軍萬馬支撐起全場景的智慧生活體驗

零售陣地也是如此,現在都在談新零售,事實上,華為早已經開始線上和線下零售融合的探索。

朱平認為,新零售的一個特點就是生活化、體驗化,消費者來到店裡,不再僅僅是買手機,而是要體驗一個全場景的智慧生活。在購物習慣上,消費者也更習慣于到生活商圈進行購買。因此,華為的銷售和服務也在這些領域進行佈局,華為的零售陣地最早是手機銷售,後來是體驗店,未來將向著智慧生活館的新方向發展,提供全場景的智慧生活體驗。

目前,華為的零售陣地不僅實現了“量”的增長,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9%;而且在“質”上也在不斷升級。

一個突出的升級,在於零售陣地銷售人員的角色轉變上。銷售人員正在升級成為體驗顧問(FM),他們不僅為消費者提供體驗式服務,分享最新產品資訊,解答產品使用技巧、軟體安裝、售後等問題,而且還傾聽消費者聲音,瞭解消費者痛點。

所以,FM的角色既是產品銷售員,也是消費者調研員,還是華為品牌的傳播者。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曾經這樣描述,“把全球戰略宣傳的方法拿出來。全球哪裡不能體驗呢?我們要把體驗中心通過網路擴展出去,把我們公司的展示和體驗全球化。而且我認為,品牌戰略和現在的展廳也會逐步走向融合的。”

服務也是華為的強項。朱平指出,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服務需求,華為在全國建立了657家客戶服務中心,覆蓋全國278個城市及縣區,用戶可以直接到店接受服務。對於偏遠地區以及不方便到店的用戶,還可以通過雙向物流免費的寄修方式接受服務。

在服務管理方面,華為建立全新的服務業務管理平臺,實現了對全國服務中心運營可視與即時監控,通過例行化三級業務運營分析管理,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維修時間,投訴問題,滿意度等資料進行持續的分析改進。經過半年的優化,相比2016年,一小時完工率提高35%,投訴量降低71%,滿意度提高6.75%。

遍佈全球的42300個零售陣地的幾十萬個FM以及眾多客戶服務中心的人員,也是支撐華為手機強勢崛起的千軍萬馬。

“芯-端-雲-聯接”生態的千軍萬馬支撐起智慧手機的競爭力

你以為華為手機只是一部手機,其實,每一個華為手機背後都是一個生態。華為手機裡面有著自己的麒麟晶片,華為手機的背後有著自己的華為雲服務,華為手機的場景裡有著與智能車載、運動健康、智慧家居、VR/AR/AI等的全聯接,因此華為手機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而是“芯-端-雲-聯接”的生態體系。

在這個“芯-端-雲-聯接”的生態體系裡面,聯接著無數上游、下游的合作夥伴,這些合作夥伴也是華為手機背後的千軍萬馬。

比如徠卡,華為與徠卡的合作,奠定了華為P9、P10手機在拍攝效果上的世界領先;比如保時捷,華為與保時捷的合作推出的Mate9保時捷定製版大大提升了產品的品牌溢價。

朱平透露,華為正在以高品質為核心,圍繞智慧生活建立智慧硬體的生態,即以手機為核心向智慧硬體、智慧生活進行延展,延展的邊界很明確,是基於華為的目標群體,基於智慧生活的趨勢,融入華為的新技術,提供高品質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我們在這條道路上不會走得太快,也不會有很多的條條框框,我們的目的很清晰,就是為目標使用者提供以手機為核心的高品質智慧硬體產品。”

正是有了生態體系這樣的千軍萬馬,華為手機在未來的新時代更加具有獨到的優勢。

朱平說,現在是智慧手機(Smart Phone),未來在人工智慧時代,智慧手機將變成智慧手機(Intelligent Phone)。那時候,廠商們的PK將不再只是手機終端之間的PK,而是“芯-端-雲-聯接”這個生態體系的PK。

據瞭解,今年秋天,華為將發佈人工智慧手機晶片,這或許將使得華為成為全球首個發佈類似晶片的廠商。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華為手機這些年崛起的秘密。你看到的是一台手機,其實,每一台華為手機的背後凝聚著研發人、測試人、設計人、銷售人員、合作夥伴等等無數人的心血和努力,這堪比千軍萬馬,他們在支撐著華為向著全場景的智慧生活體驗升級!

華為的零售陣地最早是手機銷售,後來是體驗店,未來將向著智慧生活館的新方向發展,提供全場景的智慧生活體驗。

目前,華為的零售陣地不僅實現了“量”的增長,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9%;而且在“質”上也在不斷升級。

一個突出的升級,在於零售陣地銷售人員的角色轉變上。銷售人員正在升級成為體驗顧問(FM),他們不僅為消費者提供體驗式服務,分享最新產品資訊,解答產品使用技巧、軟體安裝、售後等問題,而且還傾聽消費者聲音,瞭解消費者痛點。

所以,FM的角色既是產品銷售員,也是消費者調研員,還是華為品牌的傳播者。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曾經這樣描述,“把全球戰略宣傳的方法拿出來。全球哪裡不能體驗呢?我們要把體驗中心通過網路擴展出去,把我們公司的展示和體驗全球化。而且我認為,品牌戰略和現在的展廳也會逐步走向融合的。”

服務也是華為的強項。朱平指出,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服務需求,華為在全國建立了657家客戶服務中心,覆蓋全國278個城市及縣區,用戶可以直接到店接受服務。對於偏遠地區以及不方便到店的用戶,還可以通過雙向物流免費的寄修方式接受服務。

在服務管理方面,華為建立全新的服務業務管理平臺,實現了對全國服務中心運營可視與即時監控,通過例行化三級業務運營分析管理,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維修時間,投訴問題,滿意度等資料進行持續的分析改進。經過半年的優化,相比2016年,一小時完工率提高35%,投訴量降低71%,滿意度提高6.75%。

遍佈全球的42300個零售陣地的幾十萬個FM以及眾多客戶服務中心的人員,也是支撐華為手機強勢崛起的千軍萬馬。

“芯-端-雲-聯接”生態的千軍萬馬支撐起智慧手機的競爭力

你以為華為手機只是一部手機,其實,每一個華為手機背後都是一個生態。華為手機裡面有著自己的麒麟晶片,華為手機的背後有著自己的華為雲服務,華為手機的場景裡有著與智能車載、運動健康、智慧家居、VR/AR/AI等的全聯接,因此華為手機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而是“芯-端-雲-聯接”的生態體系。

在這個“芯-端-雲-聯接”的生態體系裡面,聯接著無數上游、下游的合作夥伴,這些合作夥伴也是華為手機背後的千軍萬馬。

比如徠卡,華為與徠卡的合作,奠定了華為P9、P10手機在拍攝效果上的世界領先;比如保時捷,華為與保時捷的合作推出的Mate9保時捷定製版大大提升了產品的品牌溢價。

朱平透露,華為正在以高品質為核心,圍繞智慧生活建立智慧硬體的生態,即以手機為核心向智慧硬體、智慧生活進行延展,延展的邊界很明確,是基於華為的目標群體,基於智慧生活的趨勢,融入華為的新技術,提供高品質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我們在這條道路上不會走得太快,也不會有很多的條條框框,我們的目的很清晰,就是為目標使用者提供以手機為核心的高品質智慧硬體產品。”

正是有了生態體系這樣的千軍萬馬,華為手機在未來的新時代更加具有獨到的優勢。

朱平說,現在是智慧手機(Smart Phone),未來在人工智慧時代,智慧手機將變成智慧手機(Intelligent Phone)。那時候,廠商們的PK將不再只是手機終端之間的PK,而是“芯-端-雲-聯接”這個生態體系的PK。

據瞭解,今年秋天,華為將發佈人工智慧手機晶片,這或許將使得華為成為全球首個發佈類似晶片的廠商。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華為手機這些年崛起的秘密。你看到的是一台手機,其實,每一台華為手機的背後凝聚著研發人、測試人、設計人、銷售人員、合作夥伴等等無數人的心血和努力,這堪比千軍萬馬,他們在支撐著華為向著全場景的智慧生活體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