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極力否認曾是中國附屬國,日本都看不下去,提供三條證據“打臉”韓國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幾千年歷史中,強大的中國大部分時間都擔任著世界老大或是亞洲老大的角色。長期擔任老大的中國自然也收了一些小弟,

比如日本、緬甸、朝鮮等都曾是中國的附屬國,他們向中國稱臣朝貢,中國也為他們提供保護。對於這段歷史,大多國家都承認,就連日本都承認了,但有一國卻極力否認,甚至還篡改了這段歷史。而這個國家自然就是恬不知恥的韓國。

韓國近十餘年來一直都忙著“搶”中國:申遺端午節,搶長白山,搶活字印刷術等等,可謂是在自欺欺人中忙的不亦樂乎。同時,韓國對篡改古代朝鮮曾是中國附屬國的歷史也是下足了勁;不但在自己國家的課本中改寫這段歷史,在影視劇中矮化中國,甚至還找到日本,希望日本也能將那段歷史從日本的教科書中和諧掉。但此舉連日本都看不下去,不但不答應篡改教科書,

還親自提供了三條證據,狠狠打了韓國的臉。

一、古代朝鮮國號的選擇

為了表示忠心,一般來說附屬國都會向宗主國請求賜名,古朝鮮也不例外,“朝鮮”這個國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賜給他們的。

根據《李朝實錄》的記載,朝太祖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後,因為害怕被明朝攻打,立即派遣使者將“朝鮮”、“和寧”兩個國號送到明朝,請求明朝選一個國號恩賜給自己,以此向明朝表忠心。

最後明朝經過選擇,決定將“朝鮮”這個國號賞賜給了他們。一個國家連國號都是靠別國決定的,除了附屬國以外根本沒有其他的解釋了,但韓國居然在教科書上將“朝鮮”這個國號來源捏造成是由李成桂建立的新王朝自主決定。而事實是“朝鮮”這個國號是由明朝賞賜的。

二、朝貢問題

在古代,作為附屬國的一方一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以臣子的身份向宗主國朝貢,以此來求得宗主國的保護。

古代的日本和朝鮮以及一些周邊國家都曾以附屬國的身份向中國稱臣納貢,而那時的朝鮮對於朝貢十分積極,曾在八個月內五次來朝貢。而對於朝貢問題,韓國不得不承認了這一點歷史事實,但在韓國的教科書中卻又將其進行了扭曲。韓國的教科書稱朝鮮向中國朝貢只是一種互利的外交方式,解釋了對明朝貢的無奈,並多次強調自己並非以臣子的身份朝貢。

三、人質問題

在清朝之前,朝鮮一直是以附屬國的身份向明朝朝貢,而當明朝滅亡,清朝建立,朝鮮覺得自己自由了,就不再向中國朝貢。此舉惹怒了皇太極,他派大軍對朝鮮發起了進攻,最後朝鮮被清朝打敗,清朝把朝鮮的王子一族和貴族家屬數百人作為人質,還有數十萬朝鮮人作為俘虜一併帶走。被打的落荒而逃的朝鮮國王見大清實力如此強大,立即再一次向中國俯首稱臣,向清朝朝貢,並且每當清朝派遣使者去朝鮮,朝鮮的國王都會到外面跪拜迎接使者。但在韓國的教科書中,這個戰爭的結果卻被歪曲成清朝和朝鮮講和,並達成友好關係,並未戰敗。

日本專家提供的三條證據,無論哪一條都能很好的證明“韓國曾是中國附屬國”這一歷史事實,狠狠的打了韓國的臉。但自欺欺人的韓國卻依舊恬不知恥,篡改教科書,影視劇中拼命矮化中國,搶中國的端午節、屈原、西施等等,而這些都不是一個文明國家能做出的事。正視歷史,才是一個文明國家該做的事。

還有數十萬朝鮮人作為俘虜一併帶走。被打的落荒而逃的朝鮮國王見大清實力如此強大,立即再一次向中國俯首稱臣,向清朝朝貢,並且每當清朝派遣使者去朝鮮,朝鮮的國王都會到外面跪拜迎接使者。但在韓國的教科書中,這個戰爭的結果卻被歪曲成清朝和朝鮮講和,並達成友好關係,並未戰敗。

日本專家提供的三條證據,無論哪一條都能很好的證明“韓國曾是中國附屬國”這一歷史事實,狠狠的打了韓國的臉。但自欺欺人的韓國卻依舊恬不知恥,篡改教科書,影視劇中拼命矮化中國,搶中國的端午節、屈原、西施等等,而這些都不是一個文明國家能做出的事。正視歷史,才是一個文明國家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