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洋務運動看似風風火火自救運動其實背後藏著無盡辛酸

西元1872年3月12號,大清的第一重臣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去世了,當時他只有61歲可以說走的非常突然,為什麼呢?因為在他臨死前的15天他給皇帝上了最後一道奏摺,這到奏摺的內容可以說是非常詳盡,

是關於派遣留學生去西洋學習,學習西方新進技術。可以說曾國藩臨死前最重視的就是洋務運動了。

那麼什麼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可以說是大清滅亡前的最後一次掙扎了,是為了延續大清國的國運。可是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洋務運動失敗了,

可是為什麼這次掙扎上到皇上支持,下到像奕欣,李鴻章,曾國藩這樣的大臣支持還是失敗了呢?

要想知道為何失敗,首先我們得知道它是怎麼興起的。清朝在之前一直實行了300多年的閉關鎖國政策,最後兩次鴉☆禁☆片戰爭將大清王朝的美夢給擊碎了,人們才意識到和西方的差距所以發起了所謂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

那麼一個運動的發起必然有它的指導方針也就是歷史書上的八個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說白了就是學習西方的技術層面的東西,政治體制根本的東西不能動。

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當時李鴻章就主持大局說要修建鐵路解決交通問題,可是卻遭到頑固派的激烈反對並報告慈禧太后,說出來的原因也特別好玩“一旦修鐵路,洋人就可以長驅直入了,國防都來不及”。不僅皇帝不答應就連老百姓都不幹,他們認為修建鐵路破壞了田地,妨礙了風水。可以說那時的人們是多麼的愚昧,但是李鴻章冒著掉腦袋的危險修了條中國人自己建的鐵路叫唐胥鐵路。

可是李鴻章是背著慈禧修的鐵路,這老佛爺要知道了還不火上天。為了消除慈禧太后對鐵路的恐懼與偏見,李鴻章經常拿些洋玩意來討好慈禧太后增加她對西洋東西的好感,比如什麼座鐘,地球儀。讓她試試讓她知道西方洋玩意的好處,

正好那時光緒皇帝大婚,李鴻章在中南海修建一條1500米的鐵路,費用全部由法國商人贊助並送了一輛機車和6節車廂,從來沒見過火車的慈禧太后高興的不行這才允許李鴻章修建鐵路。

你想想僅僅是為了得到慈禧對修鐵路的同意就從1861年到1888花了27年時間,這效率多慘。那其他更深層次的改革就更不用說了,如此效率洋務運動怎能不失敗。當然這僅僅只是洋務運動中的一個小事就能看出無限辛酸,真是可悲!

最後謝謝客位看官長的這麼漂亮,帥氣還關注小編。

這效率多慘。那其他更深層次的改革就更不用說了,如此效率洋務運動怎能不失敗。當然這僅僅只是洋務運動中的一個小事就能看出無限辛酸,真是可悲!

最後謝謝客位看官長的這麼漂亮,帥氣還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