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觀摩交流」山西省政協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組來香泉鎮調研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斷提升綜合實力。

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7月28日,山西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朱先奇帶領調研組來香泉鎮調研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李峰,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成柏恒,市政協副主席王鎖,區政協主席賈記賢,區委常委賈文舉等陪同調研。

調研組先後深入香泉鎮易地扶貧搬遷陳家屲安置區暨馬鈴薯種薯繁育扶貧產業園、定西巨盆草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甘雨沃農產品倉儲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現場觀摩、聽取介紹和與相關負責人交流等方式,就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促進農業提質增效進行了調研。

近年來,香泉鎮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主攻方向,按照“糧經飼統籌、農林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的思路,

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抓手,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一是在做精薯產業上下功夫。牢固樹立“培育主體就是服務農民”的思想,加大對企業、大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支援力度,特別是依託定西馬鈴薯研究所建立的馬鈴薯種薯繁育扶貧產業園,
大力發展種薯繁育產業,使全鎮馬鈴薯種薯繁育能力達5億粒。二是在做優菜產業上下功夫。按照“傳統優勢區提質增效、新增灌溉區擴大規模、旱川淺山區適度延伸”的要求,在穩定現有3萬畝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高檔特色蔬菜的引進推廣,打造設施化、精細化、規模化的高原夏菜種植基地。三是在做大草產業上下功夫。採取土地流轉、市場訂單等方式,擴大優質牧草種植面積,
走以草帶牧、以牧促草、迴圈發展的路子。四是在做強牧產業上下功夫。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調整養殖業內部結構,走宜羊則羊、宜牛則牛,牛羊結合、多元發展的路子。

【長按下方二維碼,期待您關注“微香泉”】

【長按下方二維碼,期待您關注“微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