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前半生:毀三觀?它暴露了各種家庭教育的短板,值得警惕!

刷爆朋友圈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終於結局了。

用“前半生”如此厚重的一個命題,本來以為會探討一些現實主義的問題,結果還是在“中年瑪麗蘇”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說好的全職主婦失婚後臥薪嚐膽重返職場呢?越往後來越成了靠裙帶關係一路開掛的言情劇套路。

所有人動輒上千上百萬年薪、愛好就是吃空運來的幾萬塊一條的鮮魚、離婚也不過是從上海幾千萬的房子搬到一千萬的房子裡……對不起這是您的前半生,

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前半生。

這讓溥儀先生情何以堪。

作為一位母親,在這部劇裡更多看到的,在這些性格、甚至品質各有缺陷的人物身上,他們身上致命的弱點,恰恰暴露著家庭教育的種種短板。不得不說,也給我們這一代人的教育,敲響了警鐘。

薛珍珠——子君&子群:“市儈”教育

“找男人是做什麼的呀,

就是要他來養的呀。”

這是最近紅遍上海灘的薛甄珠女士,最為一鳴驚人的“名言”。而這種教育方式的結果,是姐妹兩人前半生“個人價值”的失落和安全感的缺乏。

不得不承認,薛媽媽是愛自己女兒的,愛女兒的方式,跟世界上絕大多數普通父母是一樣的。但是薛甄珠女士再愛女心切,她對女兒們的婚戀教育觀還是不妥的:一再強調“有房有車”、“找個好男人”,

把自身價值依託到別人身上絕非明智選擇。

因此羅子君在與陳俊生的婚姻中,表現出了自我意識的極度缺乏,她以為自己嫁了多金老公,就完成了人生目標;而在自我建構上,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努力。幾萬塊的包包,六千塊的鞋子,

用物質的堆砌去延緩衰老的節奏,唯獨缺失了對自己靈魂的摯愛。

還記得羅子君氣勢洶洶找到陳俊生公司拉著一個實習生,誤以為是老公小三的實習生,硬生生扯下她脖子上的項鍊,像個潑婦一般說了一通,實習生罵她沒教養,她卻反擊道:

“小姑娘,你還沒結婚吧,等有一天你到了我這個年紀,我這個處境,你就會知道,相比起你的婚姻來說,教養是完全不值得一提的東西。”

羅子君在丈夫回家的時候,會拉起他的手翻看對比,會問這還是不是自己老公的手。宛如驚弓之鳥的她,看起來可悲又可憐。

後來自主的她才意識到——安全感這種東西,只能自己給自己。

毋庸置疑,在與陳俊生的婚姻裡,羅子君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她也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但她唯獨對不起的就是自己。她不懂不能把自己的價值依託到其他人身上,也不能用某段關係去傷害別人。

而與她相比,嫁給愛情的羅子群,姿態更卑微也更可憐。看上去在婚姻裡她是個極度自立自強的女人,憑一己之力養活了不作為的老公和孩子,但是,這又暴露了她另一種層面的自卑和乏力。

羅子群的老公白光,承擔不起養家的責任,他讓自己的老婆一次又一次低三下四的去借錢,他不僅窩囊沒本事還脾氣火爆一言不合就和丈母娘開撕。很難想像一個女人在面對老公天天和自己親媽吵架時,是多麼揪心。

但是羅子群卻沒有勇氣走出婚姻,即便後來“出軌”,也是戀上花言巧語的理髮師阿輝,原因是阿輝肯“誇她”。從內心裡缺乏的安全感和自我意識,讓兩姐妹在對“男人”或者對“關係”的依賴裡越陷越深。

如果薛女士能夠早點教給自己的女兒,或許她們不會走那麼多彎路。愛自己的孩子是沒錯的,但,愛孩子之前先告訴孩子:愛別人前先愛自己,可能一切都不是這樣。

Tips:愛別人之前,先愛自己。

靠山VS自己

淩氏教育、羅氏教育哪家強?

淩玲想找一個長期飯票做依靠,而子君選擇了強大自己來依靠。而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以及親子溝通之間,也採取了不同的方式,培養出兩個性格迥異的孩子。平兒活潑開朗,佳清則顯得有些沉悶壓抑。

問題1:假如在孩子作業完成之後,你還想讓孩子多做一些進行鞏固,你會怎樣和孩子溝通呢?

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家長所秉持的價值觀有很大關係,可能是生活的折磨,讓淩玲沒有一點剩餘的精力和心情去顧及孩子的心理,只能顧及到物質方面。

在這裡,淩玲與佳清的溝通,大概可以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很冷靜,很理智的向佳清做了一個如實的描述:是因為你有很多知識點沒有掌握,所以你現在必須要多做一些作業。

其次第二步:將小孩和大人做了一個簡短的類比,並且講了你如果不做的後果會怎麼樣。在整個溝通過程之中,孩子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

淩玲的溝通方式現實、冷靜,如果是成年人之間用這種方式,無可厚非,但是與孩子的溝通的時候,可能就過於冷漠了。孩子的成績可能會因此提高,但是對孩子的心理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健全,尤其是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當然了,這種方式雖然冷漠,但要比強制要求,吼叫孩子的教育方式要強很多。

問題2:假如在孩子生日那天,你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去完成,你會作何選擇?

相比之下,我們來看看子君是如何跟平兒溝通的。子君的處理方式,可以概括為三步:首先是向平兒道歉,作為父母,當你失信于孩子時,一定要向孩子道歉。

第二步,子君和淩玲一樣,同樣做了類比,但是子君的語言比淩玲要柔和一些,講的也更仔細一些,誇獎孩子。這樣更容易接受。

第三步,在講完之後,孩子對此也做出了回應。這一點非常重要,說明你的前兩步做的不是無用功。

不知道你在看劇的時候,有沒有留意這些。雖然只是劇中的演繹,但也不是沒有生活依據,畢竟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

Tips:拿破崙說,孩子行為舉止好壞,很多時候完全取決於母親。

決定幸福的標準,從來不是搶來的財富。

陳家父母——陳俊生:虛偽的利己主義式家教

整部劇裡,如果說除了淩玲我最討厭的,就是陳俊生的父母,羅子君的前公婆了。兩個老人自詡知識份子出身,但不僅沒有教給孩子足夠的擔當和原則意識,反而處處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指責他人,目的卻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羅子君與陳俊生離婚時,陳俊生父母表面上來關心、勸慰子君,目的卻是為了爭奪撫養權;

羅子君離婚後,陳俊生父母又作為說客同子君“講價”,用區區20萬強迫母子倆搬出大房子,遭到拒絕後,反而責怪羅子君“心狠”、“不懂事”,雙標的也是可以;

小三淩玲上位後,陳俊生的父母開始也感覺丟人,但所謂的原則也就堅持了兩天,淩玲的戲還沒做足,就趕緊主動讓淩玲叫“爸爸”“媽媽”,而前不久被掃地出門的親孫子平兒,就在不遠處看著……

一心把平兒留在身邊,卻不曾考慮過睡在地板上,對孫子的心理究竟有沒有傷害,也不考慮哪種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最好;

羅子君因為去面試而讓賀涵帶平兒去醫院看病,陳俊生父親對羅子君大呼小叫。但當淩玲拿著陳俊生賺的錢,讓別人的兒子去美國,自己孫子想去美國卻只能在上海的時候,他們卻不敢表態了。

當平兒因為不能去美國而大哭時,作為爺爺的他只是說了一句:別哭了,趕緊吃飯。

看到陳俊生父母這樣的表現,觀眾大概也能明白為什麼陳俊生的自私和懦弱從何而來——一句“愛得不可救藥”,放棄了為人父的責任與為人夫的承諾,一心與第三者成就自己的愛情理想,把前妻與兒子掃地出門;

在淩玲用盡心機手段,將陳俊生送上了“陳總”的位置時,他出於懦弱沒有說出真相。

事後的一句“對不起”,涵蓋了這個男人失敗的前半生。原則與私利,責任與懦弱之間,暴露著他所謂的“知識份子家庭”的孱弱。

Tips:原則與責任,是父母要給孩子上的重要一課。

父母是孩子的首位人生導師,尤其是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有人曾說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畫的是什麼都會實現,其實不然,孩子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粒種子。而在這顆種子的孕育中,澆什麼水,施什麼肥,權利放在了父母手中,請各自慎重。

後來自主的她才意識到——安全感這種東西,只能自己給自己。

毋庸置疑,在與陳俊生的婚姻裡,羅子君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她也沒有對不起任何人,但她唯獨對不起的就是自己。她不懂不能把自己的價值依託到其他人身上,也不能用某段關係去傷害別人。

而與她相比,嫁給愛情的羅子群,姿態更卑微也更可憐。看上去在婚姻裡她是個極度自立自強的女人,憑一己之力養活了不作為的老公和孩子,但是,這又暴露了她另一種層面的自卑和乏力。

羅子群的老公白光,承擔不起養家的責任,他讓自己的老婆一次又一次低三下四的去借錢,他不僅窩囊沒本事還脾氣火爆一言不合就和丈母娘開撕。很難想像一個女人在面對老公天天和自己親媽吵架時,是多麼揪心。

但是羅子群卻沒有勇氣走出婚姻,即便後來“出軌”,也是戀上花言巧語的理髮師阿輝,原因是阿輝肯“誇她”。從內心裡缺乏的安全感和自我意識,讓兩姐妹在對“男人”或者對“關係”的依賴裡越陷越深。

如果薛女士能夠早點教給自己的女兒,或許她們不會走那麼多彎路。愛自己的孩子是沒錯的,但,愛孩子之前先告訴孩子:愛別人前先愛自己,可能一切都不是這樣。

Tips:愛別人之前,先愛自己。

靠山VS自己

淩氏教育、羅氏教育哪家強?

淩玲想找一個長期飯票做依靠,而子君選擇了強大自己來依靠。而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以及親子溝通之間,也採取了不同的方式,培養出兩個性格迥異的孩子。平兒活潑開朗,佳清則顯得有些沉悶壓抑。

問題1:假如在孩子作業完成之後,你還想讓孩子多做一些進行鞏固,你會怎樣和孩子溝通呢?

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家長所秉持的價值觀有很大關係,可能是生活的折磨,讓淩玲沒有一點剩餘的精力和心情去顧及孩子的心理,只能顧及到物質方面。

在這裡,淩玲與佳清的溝通,大概可以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很冷靜,很理智的向佳清做了一個如實的描述:是因為你有很多知識點沒有掌握,所以你現在必須要多做一些作業。

其次第二步:將小孩和大人做了一個簡短的類比,並且講了你如果不做的後果會怎麼樣。在整個溝通過程之中,孩子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

淩玲的溝通方式現實、冷靜,如果是成年人之間用這種方式,無可厚非,但是與孩子的溝通的時候,可能就過於冷漠了。孩子的成績可能會因此提高,但是對孩子的心理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健全,尤其是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當然了,這種方式雖然冷漠,但要比強制要求,吼叫孩子的教育方式要強很多。

問題2:假如在孩子生日那天,你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去完成,你會作何選擇?

相比之下,我們來看看子君是如何跟平兒溝通的。子君的處理方式,可以概括為三步:首先是向平兒道歉,作為父母,當你失信于孩子時,一定要向孩子道歉。

第二步,子君和淩玲一樣,同樣做了類比,但是子君的語言比淩玲要柔和一些,講的也更仔細一些,誇獎孩子。這樣更容易接受。

第三步,在講完之後,孩子對此也做出了回應。這一點非常重要,說明你的前兩步做的不是無用功。

不知道你在看劇的時候,有沒有留意這些。雖然只是劇中的演繹,但也不是沒有生活依據,畢竟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

Tips:拿破崙說,孩子行為舉止好壞,很多時候完全取決於母親。

決定幸福的標準,從來不是搶來的財富。

陳家父母——陳俊生:虛偽的利己主義式家教

整部劇裡,如果說除了淩玲我最討厭的,就是陳俊生的父母,羅子君的前公婆了。兩個老人自詡知識份子出身,但不僅沒有教給孩子足夠的擔當和原則意識,反而處處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指責他人,目的卻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羅子君與陳俊生離婚時,陳俊生父母表面上來關心、勸慰子君,目的卻是為了爭奪撫養權;

羅子君離婚後,陳俊生父母又作為說客同子君“講價”,用區區20萬強迫母子倆搬出大房子,遭到拒絕後,反而責怪羅子君“心狠”、“不懂事”,雙標的也是可以;

小三淩玲上位後,陳俊生的父母開始也感覺丟人,但所謂的原則也就堅持了兩天,淩玲的戲還沒做足,就趕緊主動讓淩玲叫“爸爸”“媽媽”,而前不久被掃地出門的親孫子平兒,就在不遠處看著……

一心把平兒留在身邊,卻不曾考慮過睡在地板上,對孫子的心理究竟有沒有傷害,也不考慮哪種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最好;

羅子君因為去面試而讓賀涵帶平兒去醫院看病,陳俊生父親對羅子君大呼小叫。但當淩玲拿著陳俊生賺的錢,讓別人的兒子去美國,自己孫子想去美國卻只能在上海的時候,他們卻不敢表態了。

當平兒因為不能去美國而大哭時,作為爺爺的他只是說了一句:別哭了,趕緊吃飯。

看到陳俊生父母這樣的表現,觀眾大概也能明白為什麼陳俊生的自私和懦弱從何而來——一句“愛得不可救藥”,放棄了為人父的責任與為人夫的承諾,一心與第三者成就自己的愛情理想,把前妻與兒子掃地出門;

在淩玲用盡心機手段,將陳俊生送上了“陳總”的位置時,他出於懦弱沒有說出真相。

事後的一句“對不起”,涵蓋了這個男人失敗的前半生。原則與私利,責任與懦弱之間,暴露著他所謂的“知識份子家庭”的孱弱。

Tips:原則與責任,是父母要給孩子上的重要一課。

父母是孩子的首位人生導師,尤其是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有人曾說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畫的是什麼都會實現,其實不然,孩子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粒種子。而在這顆種子的孕育中,澆什麼水,施什麼肥,權利放在了父母手中,請各自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