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康熙的皇位“來之不易”,順治並不聽從孝莊的意願,無奈之下孝莊找到了“瑪法”

要說滿清人對中原地區最恐懼的東西,那一定不能忘了“天花”,
這種疾病在當時根本沒有治療的辦法,一旦得了這種疾病,無論你是王公貴族還是黎民百姓,能活下來的寥寥無幾。順治年間,皇帝每年冬春交替的時候都要到北京的南苑行宮“避痘”,但是順治十七年的時候,順治因為寵妃董鄂妃的去世傷心欲絕,並沒有前往行宮“避痘”,就在這個冬天,虛弱的順治皇帝被天花病毒侵染了,從此一病不起。

根據清宮太醫院的記載,順治皇帝從繼位以來一直身體不好,曾經因為連夜批改奏摺累吐血,這在當時也稱為“癆病”,因為當時的醫療手段不足,順治皇帝註定不能長壽,如今又得了不治之症,註定時日無多,這時清朝的另一位當家人孝莊也站了出來主持朝政。但是隨著順治皇帝身體狀況的日益下降,
他和孝莊之間的“矛盾”急速惡化。

順治皇帝回顧自己短暫的一生,他並不希望自己的繼位者像自己一樣,也是一個大權旁落的皇帝,甚至為了皇位“屈居於人”。於是順治提議由一個較為年長的人來做皇帝,這樣才能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
但是順治 皇帝尚且年輕,最大的皇子才八九歲,根本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順治選擇了自己的堂兄——安親王愛新覺羅•岳樂。

但是順治剛提出自己的想法就遭到了孝莊的反對,孝莊認為將皇權給予他人,帶來的問題比幼主登基更大,
就這樣兩人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但是隨著順治的身體狀況下降,孝莊首先坐不住了,萬一順治一命嗚呼,大清王朝後繼無人,那就真的完了,於是孝莊立刻下旨,召見“瑪法”。

“瑪法”是一名叫湯姆望德國的耶穌傳教士,他在明朝末年來到中原,在中國生活了47年,
其對中國文化的瞭解程度是相當高的,因此他成為了順治的忘年交,順治對其也十分敬重,私下裡稱其“瑪法”(在滿語中的意思是“老爺爺”)。湯姆望面見順治之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應該擁立三皇子玄燁為太子,因為玄燁曾經出過天花,保全了性命,對這種疾病有終身免疫力,能對國家有一個長久、穩定的統治”。

在聽完湯姆望的意見之後,已經筋疲力盡的順治頒佈了最後一道聖旨:“宣佈冊立三皇子玄燁為皇太子,任命蘇克薩哈、遏必隆、索額圖、鼇拜四人為首輔大臣,互相牽制,擁立新主。”

在聽完湯姆望的意見之後,已經筋疲力盡的順治頒佈了最後一道聖旨:“宣佈冊立三皇子玄燁為皇太子,任命蘇克薩哈、遏必隆、索額圖、鼇拜四人為首輔大臣,互相牽制,擁立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