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把野菜引出一段真情故事,恩施女護士默默義捐患者兩年

昨日上午,給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學生上完課,恩施州中心醫院的副護士長李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這時,一名等待她許久的陌生大姐,將一隻裝有野菜的塑膠袋交給了她。

“我從來鳳趕來,這把野菜是一位姓國的患者的母親托我交給你的,說表達她的謝意。”陌生大姐說。那位母親還托大姐帶話:家裡條件不好,沒有拿得出手的禮物,感謝李霖這麼多年一直關心自己的孩子,這些野菜沒有污染,是自己親手採摘的,以表達一點心意。

低調的李霖不願面對記者的鏡頭

在場的其他人這才明白,原來李霖一直在默默牽掛和幫助著那些她曾經護理過的患者……

以朋友名義給患者匯款

2000年,李霖作為護理骨幹調到恩施州中心醫院血液透析中心工作。在血液透析費用還沒納入醫保農合報銷時,患者每次透析需要花費五六百元,每個月需要5000多元。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透析患者往往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和悲觀心理,李霖總是盡可能幫助他們。

2015年4月,李霖遇見了患者國振飛。交流時她瞭解到,家住來鳳縣山村的國振飛,近幾年家中頻遭變故——自己長年做透析,妻子患鼻咽癌去世,留下了一個不到5歲的孩子,處境十分困難。

“你給我一個銀行帳號吧,我看能不能找到慈善人士為你募捐。”看到國振飛眼裡有些絕望的眼神,李霖決定力所能及幫一幫他。

沒過幾天,國振飛就接到了一位元譚女士的電話。對方稱,從李霖那得知國振飛的遭遇,希望每個月為他的孩子捐助200元生活費。隨後,國振飛的卡裡果真收到200元,以後每個月國振飛的卡裡都有200元轉入。那一刻,國振飛從內心感謝這位譚女士,也感謝李霖牽線搭橋。

國振飛並不知道,每月200元的善款其實是李霖給的。不想增加國振飛的心理負擔,她便委託自己的好友譚女士幫忙轉款。

這個秘密國振飛至今都不知道。國振飛的母親是位樸實的農家婦女,一直想感謝幫忙聯繫愛心人士的李霖,這才有了一把野菜表心意的故事。

她還資助了兩名貧困學生

國振飛更不會知道,從2014年起,李霖還以譚女士的名義,每月定期捐助恩施市盛家壩鄉和宣恩縣長潭河鄉的兩名困難學生。

當時,李霖得知恩施市盛家壩鄉的一名叫譚雪榮的小學生是個孤兒,

宣恩長潭河鄉小學生熊永豐的父親去世,母親患有眼疾,家裡十分貧困。於是,她決定以自己微薄之力給這兩個孩子一些幫助。出於同樣的考慮,她還是委託譚女士每月定期給譚雪榮匯去300元,為熊永豐常年購買衣物和學習用品。

還有一名長期做血液透析的陸女士,李霖每月都會以譚女士的名義給她匯去300元。

2014年以來,李霖每個月都要從工資中拿出近千元,幫助這些困難患者和困難兒童。

“病魔無情人有情。作為醫務工作者,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患者早日康復,看到那些被疾病拖累的家庭不再貧困。”李霖說,她願意資助國振飛的小孩還有另外兩名孩子一直到18歲。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俊 通訊員劉鐵強 楊揚

“病魔無情人有情。作為醫務工作者,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患者早日康復,看到那些被疾病拖累的家庭不再貧困。”李霖說,她願意資助國振飛的小孩還有另外兩名孩子一直到18歲。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俊 通訊員劉鐵強 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