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考古第一人,隨便看一土堆就斷言下有漢墓,二十年後證明了他的判斷

今天給大家聊一下中國考古界的祖師爺,或者說考古界大師中的大師,

他就是溫州人夏鼐(nài)。但凡有考古學的大學裡,夏鼐的名字始終是繞不開的如今。人們對夏鼐的評價也甚高,“他先後結交不同領域的眾多好友,謙遜誠懇,無分老幼,相互切磋,群而不党”

夏鼐被人稱為“七國院士”,之所以獲得了稱號,是因為他曾先後被中國、英國、德國、瑞典、美國、義大利等七國國家科學院授予榮譽,能獲得這一稱號實屬不易。當然夏鼐更厲害之處還是考古學方面,

他是中國考古學的一代大師、新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如今人們看到夏鼐的名字,很容易想到了萬曆皇帝定陵的考古發掘。1956年,定陵的發掘在為研究明朝歷史提供了一些實物資料,當然更多了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比如大量的文物接觸氧氣後損壞等。定陵的發掘,是夏鼐主持下進行的,因此他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爭議。

前面筆者提到夏鼐是考古界的祖師爺,這不是一句空話,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舉個一子例子,這個例子最能代表夏鼐對考古的研究以及在這方面的能力。1972年,長沙一處醫院施工,人們發現馬王堆漢墓,這座漢墓因出現了超過2000年的不腐女屍震驚了整個世界。

其實在馬王堆漢墓發現之前的20年,夏鼐就已經做出了預測,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1951年的冬天,夏鼐來到長沙進行考古調查,當他來到長沙東郊五裡牌時,發現了這裡有兩個連在一起的土塚,他根據自己考古學的知識斷定這裡是漢代墓地。195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南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調查了這一地區,

得出結論:兩個土堆下麵是漢代大型墓葬。

1971年底,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國家進行“戰備”動員,湖南軍區366醫院決定在馬王堆的兩個小山坡建造地下醫院,施工中經常遇到塌方,用鋼釺進行鑽探時從鑽孔裡冒出了嗆人的氣體,

有人用火點燃了一道神秘的藍色火焰,最後證明這裡就是夏鼐當年預測的漢墓。

當然可能連夏鼐自己也沒有預料到,自己預測土堆下有漢墓的地方,最終的考古發掘也是自己主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