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考了59分,但他仍然是個好孩子

我們現代人不光不懂生活,也不會家庭教育。子女不孝順你、罵你、不聽話,其實都是因為你教育不當。

——秦東魁

01成績不是評價孩子表現的唯一標準 孩子的德行比成績更重要

當下,學生升學壓力巨大,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家長,都以考試成績評價孩子的表現。在他們眼中,成績高的學生就是值得表揚的好孩子,成績差的孩子無論在家裡表現的多麼聽話、懂事,都是不求上進的壞孩子,對這樣的孩子要一味的批評。這其實是家長教育觀念的錯誤,

這樣的教育觀念無法教育出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仔細研讀《弟子規》,裡面給我們很多相關的啟示。100分並不重要,道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可是現在我們很多人都願意讓孩子考100分,而不是願意讓孩子培養道德,所以說錯就錯在了爹娘身上。當你把孩子當成了考試機器的時候,孩子也就把重點放在知識的記背上,能夠記背下來的知識畢竟有限,真正能影響孩子一生前途命運的,

還是道德。

02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 勝過任何補習班

僅僅功利的將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分數上,會培養出高分卻沒有禮貌的“小霸王”,學習成績再好,如果沒有善良、講禮貌、謙虛這些珍貴的品行,長大都不能成為人才,都無法被領導器重、得以重用。

禮貌是人的第一張名片。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要從很小的時候抓起。引導孩子誦讀經典的書籍,《弟子規》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家教,以父母為先,長幼有序。

同時,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上行下效。父母對自己的長輩謙卑有禮,長時間耳濡目染,其實比說教更有震撼力。

03孝道做的好 學習自然不會差

要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我們先要做到三點。

第一,養父母心。我們出門在外要儘量穩定,不要讓父母操心;

第二,養父母志。每一個父母都想讓他的子女成龍成鳳,

我們要努力鍛煉自己的本領,搞好自己的事業,做一個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第三條是養父母身,這個養身很重要。要力所能及的給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條件,供養父母。

第四條做到以上三點,才能真正落實一個孝的圓滿。能做到不讓父母操心,努力學習本領,回報父母的孩子,在責任感的支撐下,一定會認認真真讀書,和老師、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學習成績自然也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