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小時斬獲近4000萬票房!“小鮮肉”霸屏的《建軍大業》你看了嗎?

27日14時,備受矚目的《建軍大業》開始首映,上映7小時便拿下近4000萬元票房,同時收穫無數好評,觀眾紛紛為這部“既盪氣迴腸扣人心弦,又鐵血柔情催人淚下”的電影點贊。從開機到上映,

歷時近一年時間,這部《建軍大業》引發了圈內圈外無數人的爭議,可謂是看點、賣點、爭論點十足!

看點

作為建軍90周年的獻禮片,《建軍大業》講述了192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之初的崢嶸歲月。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井岡山會師四大歷史事件都在影片中得到真實還原。

恢宏遼闊的戰爭場景重現

橫跨數千公里的取景製作

去年“八一”建軍節開機

54位主演的豪華陣容,

讓這部主旋律影片在還未上映時就備受關注。

累計25000人次參演創近十年新紀錄

部分觀眾點評:

爆破戲炸得那叫一個爽,這種很酷得打到酣暢淋漓的感覺,在以前的戰爭戲裡是看不到的。

去掉了很多模式化的東西,被拉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

有種穿越的感覺。

充滿了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更加知道了今天的美好。

爭議一

影片中啟用大量年輕演員,也就是線民所說的“小鮮肉”擔當主演。

部分90後演員與人物原型對比照

“小鮮肉”演員的加盟,吸引了一大波90後前往電影院觀看《建軍大業》。然而也有部分網友質疑:

導演,你是不是手抖,選錯演員了??

葉大鷹(又名葉纓),1958年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內地男導演、編劇。

代表作:《紅櫻桃》、《紅色戀人》、《天安門》

葉挺的扮演者 歐豪

導演劉偉強表示:

“1927年很多先輩都很年輕,理所應當要找年輕的演員。青春是演不出來的,雖然在某些人看來很冒險,但現在看效果很好。”

這並不是《建軍大業》第一次因為“小鮮肉”而引發爭議。《建軍大業》幾乎集結了近半個演藝圈的青年演員,被網友稱為“正劇的顏值巔峰”。因此,在演員的選用之初就備受關注。

曾有網友質疑,選擇這樣年輕的演員擔綱革命者,總有種稚嫩和不太靠譜的感覺。不過簡單以年齡來評判先輩們,似乎也不理性。不妨看看這樣一組資料:

1927年秋收起義時,盧德銘22歲,毛澤東34歲,何長工27歲。

1928年平江起義時,彭德懷30歲。

1929年百色起義時,鄧小平25歲。

爭議二

主 旋 律 影 片 該 不 該 讓 娛 樂 片 導 演 來 拍。

導演劉偉強、總策劃韓三平、監製黃建新

對此,有網友發聲:

“小鮮肉”當然有參拍任何影片的權利,他們不存在被主旋律影片“封殺”的道理,至於誰來拍片,英雄不問出處,更是不乏例子。

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

藝術爭議可以擱置,但是應走的程式不能“略過”。籌拍這麼久,為何沒見“小鮮肉”和英烈後人“對接”?說好的“為逼真再現下足功夫”呢?

上述規定若真有,那麼葉大鷹對這部影片產生不信任感,也並非無理取鬧。

何以開機一年來,雙方始終缺乏一個起碼的、正常的溝通對話機制,以至於在放映前鬧出這種勢不兩立的劇情呢?

碎碎念

關於電影《建軍大業》,雖然上映前的“嘴仗”有些沒必要,但在壹哥看來,它仍舊是近期值得一看的大片!

或許很多90後並不諱言“我是沖著明星陣容去看的”,但在看完全片後,相信留在他們腦海裡的一定不止“小鮮肉”們的顏值!!!

“小鮮肉”演員的加盟,吸引了一大波90後前往電影院觀看《建軍大業》。然而也有部分網友質疑:

導演,你是不是手抖,選錯演員了??

葉大鷹(又名葉纓),1958年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內地男導演、編劇。

代表作:《紅櫻桃》、《紅色戀人》、《天安門》

葉挺的扮演者 歐豪

導演劉偉強表示:

“1927年很多先輩都很年輕,理所應當要找年輕的演員。青春是演不出來的,雖然在某些人看來很冒險,但現在看效果很好。”

這並不是《建軍大業》第一次因為“小鮮肉”而引發爭議。《建軍大業》幾乎集結了近半個演藝圈的青年演員,被網友稱為“正劇的顏值巔峰”。因此,在演員的選用之初就備受關注。

曾有網友質疑,選擇這樣年輕的演員擔綱革命者,總有種稚嫩和不太靠譜的感覺。不過簡單以年齡來評判先輩們,似乎也不理性。不妨看看這樣一組資料:

1927年秋收起義時,盧德銘22歲,毛澤東34歲,何長工27歲。

1928年平江起義時,彭德懷30歲。

1929年百色起義時,鄧小平25歲。

爭議二

主 旋 律 影 片 該 不 該 讓 娛 樂 片 導 演 來 拍。

導演劉偉強、總策劃韓三平、監製黃建新

對此,有網友發聲:

“小鮮肉”當然有參拍任何影片的權利,他們不存在被主旋律影片“封殺”的道理,至於誰來拍片,英雄不問出處,更是不乏例子。

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

藝術爭議可以擱置,但是應走的程式不能“略過”。籌拍這麼久,為何沒見“小鮮肉”和英烈後人“對接”?說好的“為逼真再現下足功夫”呢?

上述規定若真有,那麼葉大鷹對這部影片產生不信任感,也並非無理取鬧。

何以開機一年來,雙方始終缺乏一個起碼的、正常的溝通對話機制,以至於在放映前鬧出這種勢不兩立的劇情呢?

碎碎念

關於電影《建軍大業》,雖然上映前的“嘴仗”有些沒必要,但在壹哥看來,它仍舊是近期值得一看的大片!

或許很多90後並不諱言“我是沖著明星陣容去看的”,但在看完全片後,相信留在他們腦海裡的一定不止“小鮮肉”們的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