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種把孩子放在眼皮底下的“親子”方式,卻是最危險的一種!

摩拜、ofo…共用單車品牌越來越多,覆蓋的地區也越來越廣。但是花樣帶娃也因此而生。

我們經常會看到:邊騎車邊玩手機,而帶著孩子的,有將孩子放在共用單車車筐內的,有讓孩子坐在車座上自己推行的,

孩子很多時候都要抱住家長才能保持平衡。作為路人看的心驚肉跳。

一位媽媽帶4歲的女兒兜風,讓女兒坐進共用單車的前車框裡,孩子的小手緊緊的抓著自行車手把,結果一個急刹車,孩子摔下地,正好一輛小汽車經過,

孩子被小汽車蹭到了小腿。幸好沒有出什麼大事兒,如果真的發生了意外了呢?到底該怎麼辦!有網友說這是把孩子往死亡線上帶啊!這畫風簡直恐怖。

然而這樣的例子可不在少數,最近,11歲男童騎共用單車出車禍身亡,家長將ofo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高達878萬元人民幣,

這事兒引起了網路熱議。我們悲痛于孩子的不幸,但是這是否只能單單的歸罪於單車嗎?你可以有你的意見。

出於咱們出行方便,解決最後一公里的需求,單車確實是解決了很大的難題,但是出於安全的考慮,把孩子放在車框裡面,雖然把孩子放在眼前,能夠隨時聊天,但咱們還是不要把孩子放在這麼危險的地方。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

一位維護共用車的修車師傅說,這種車筐比一般車筐淺,一旦車筐僅有的幾個起主要作用的螺絲脫落,車筐就會向前翻倒。車筐螺絲除容易丟失外,還容易鏽死斷裂。並且,車筐載重均為20斤左右。有的甚至只有10斤。

而對於一般的寶寶,超過3個月的基本都有10斤了。

讓孩子處於安全的地方是我們應盡的義務,帶娃的方式可以千萬種,我們不要選擇最危險的一種,多一份僥倖,就會多一份危險。我們為人父母的為了孩子的安全,一定還是要謹小慎微。

達媽提醒,給孩子的就得是安全的,純天然無添加的去痱松花粉,希望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關於這樣的“親子”帶娃方式,你咋看?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