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的前半生》:如何才能嫁給賀涵?

隨著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緩緩落下帷幕,老幹部靳東飾演的賀涵再一次成功地俘獲了一大批粉絲,

那麼如何才能得到他呢,通過看劇,我們不難發現——

首先,你要討厭他,也要讓他討厭你。然後你離婚了,還帶著個孩子。值得一提的是,你在上一段婚姻中一直過的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闊太”生活,被前夫保護的非常好,天真純良裡還夾雜著點上海式“小作”。

其次,你要有一個可以與你風雨同舟的閨蜜。她除了是能幫助你找工作的職場高玩,

還能帶你認識她男友賀涵這樣的優質男人,並且心無芥蒂地把他無條件的借給你用。

最後,你自己當然也要爭氣。雖然你從前只會刷卡,但是搖身一變,你就能成為某國際中高端服裝品牌門店三個月的銷售明星,並最後一步一步發展到你前夫的公司裡去。在這期間,你出差路上被雨淋濕,辦公室裡遭遇性騷擾,還因工作錯過了孩子的生日,而這些你都要直接或間接向賀涵傾訴,

獲得他的指點和幫助的同時你要練習把“對不起”和“謝謝”說的嫺熟而自然。

漸漸地,他開始見不得你受委屈,心疼你的堅強,你們之間關係的轉變就會被賀涵稱為“命運的奇妙”,甚至連你雞飛狗跳的家人都會被他稱為“很用力的活著”。

嗯,然後你們情難自抑的相愛了。

誒,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

你不是對你前夫心存幻想嗎?

你和賀涵不是互相討厭嗎?

And,賀涵不是你閨蜜的男友嗎?

……

怎麼彈指一揮間,一個柔柔弱弱的你突然就成了全劇最大的人生贏家了呢?

我猜想編劇是想要通過子君離婚後一系列的轉變突出“女人獨立自主後仍然可以成就美好人生”的主題,好,那我們就拋開那些所謂的政治正確,單從成長的角度出發,談談子君離婚後非但日子沒一落千丈反而事業愛情雙豐收的一系列轉變究竟是否合乎情理。

首先,當生活泥沙俱下地擺在你面前,其實是沒人願意為你遮風擋雨的。

我們看到,子君離婚後,她身邊不計回報幫助她的人還真不少,唐晶、老金、密斯吳、尤其是賀涵,幾乎是在她每次稍微落難,就立馬出來英雄救美。可現實是,掉了高跟鞋,錯過了孩子生日,失了業,

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甚至連挫折都算不上。這世間,每個人都各自淋雨,每個人都時間緊迫,沒人會覺得,你受的這點委屈有什麼特別。

我上一個專案裡有位男同事,工作蠻拼,30歲不到就已經是乙方的專案經理。我們專案的辦公區域在杭州,他家在蘇州,剛巧專案啟動的時候,老婆懷了孕,溫柔體貼的他不得不每週兩頭跑。

可即便這樣,天還是未能遂人願。在項目一期結束的一個關鍵彙報節點當天,偏巧趕上她老婆臨盆。那是一個悶熱而冗長的下午,他一邊帶領團隊對付難纏的甲方,一邊還要通過電話安撫家中雙方老人和老婆的情緒。

我們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那天的情況,眼見他站在一堆人中間耐著性子講方案,額頭上都是細密的汗珠,但是沒人能代替他,也沒法為他做什麼。

最後彙報結束時晚上九點,也是他自己,飯都沒來得及吃一口便連夜開車,趕回了蘇州,第二天早上九點,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繼續處理昨天的遺留問題。

你看,誰的生活不是左右取捨,哪有那麼多魚和熊掌讓你兼得。艱難的選擇得自己做,九九八十一難多半也是自己扛,沒人會憐憫你的柔弱,老天爺也不會恰到好處地派一個救世主,你得自己變強大。

其次,沒有立時三刻的改變,想要脫胎換骨,必得扒皮抽筋。

如果說子君的前半生一直養尊處優,衣食住行都有保姆隨行,那麼不出三個月就能安於擠公交,獨立帶平兒,並且拿到銷售明星,這一切只能說導演很精明,可以在一部劇裡把很多舉步維艱的蛻變過程無限壓縮。

畢竟由奢入儉難,我們都知道,跳出自己的舒適圈,直接去觸碰真刀實槍的世界,並非易事。

今年三月,一位好朋友跳了槽,之前在一家國企,渾渾噩噩了兩年之後覺得並非長久之計,於是仗著自己英文流利找到了一家外企,但非常可惜的是,連試用期都沒過。

原因說來可笑,原來的單位雖然賺的少,但是工作時間相對自由,九點半上班打卡,如果有樣本需要化驗,就記錄一下資料,下午兩點多就可以下班。如果沒有什麼事情,象徵性打個卡,下午都可以不去了。

可是到了新單位,朝八晚五的考勤制度是硬性規定,工作節奏也快了好幾十倍,結果工作前一個月他就遲到了6次,並且因為之前的工作並沒有積累什麼有用的經驗,所以工作效率也不高,時常要加班。

三個月試用期一到,未被錄用的名單裡他位居榜首,理由是:該員工不夠積極主動。

朋友自然是沮喪至極。我也明白,他並非真的不積極,只是從前懶散慣了,很多壞習慣已然養成,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回歸到靈活流動的狀態,自然也要耗費諸多精力和時間。

就算是適應能力極強的人,也尚且要靠強大的自律和與自我的不斷鬥爭來達成蛻變,何況你我皆凡人。

所以,永遠都別幻想自己搖身一變,就能從菜鳥變達人。這種勵志故事當然存在,但前提是,它絕對沒有你想像的那般輕鬆,想要涅槃重生,就必先忍受浴火之灼痛。

最後,越是成年人的愛,就越掂斤播兩,沒有那麼多奮不顧身。

王朔說過,“成年人的愛情都很髒”。這個“髒”自然不是容貌邋遢、體態不佳,而更多的是內心的權衡與盤算。

試想一下,一個人跌跌撞撞活過前半生,切膚地體味過了人生百態和世事冷暖,很多純粹的東西都會自然而然地消耗殆盡,人到中年,很容易就活成了李宗盛歌裡那個“把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擺中間”的庸俗鬼。

面對愛情,就更要瞻前顧後了。我身邊就有單身貌美的年輕媽媽,甚至比起羅子君還要更吃苦耐勞些,但是她看劇的時候就說:“呵,羅子君這種境遇放在現實中,別說賀涵了,連老金這樣的人恐怕都遇不到吧。”

我知道她不是瞎掰。

她沒少相親,但很多人聽到她離婚還帶個男孩,都會有所畏縮。這當然也不能全怪那些男人們現實,而是生活太難了,大家的前半生都耗在與命運周旋上,後半生隻想過些不用再為旁人操心的安生日子。

成年人的愛情,講求一個便捷與登對。但這裡的登對,是指最好誰也不要拖累誰。

所以,當劇中子君難纏的家人給賀涵打電話求幫助時,賀涵頗為動情地對子君說“你以為我搞不定他們嗎?”的時候,我是有感動的,因為,這男人暖的讓人覺得不真實。

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現實生活中一定會有賀涵這樣的職場精英存在,但是他絕不會愛上羅子君。

所以很抱歉,我很認真地看了整部劇,但我實在是沒看出羅子君除了髮型變了,上海口音消失了,還有什麼其他的自覺自願的成長,也沒看出她有哪點品質是閃閃發光到可以吸引賀涵這種職場精英的。而且,這種為了突出主題而強拗額人設也絕對不是真正的亦舒女郎。

師太筆下的女人其實更像唐晶。獨立傲慢,果決勇敢,有錢有品,永遠鮮活,永遠清醒。就像太陽每天會升起一樣,天大的事情,都不會打亂她優雅的生活軌跡。

安妮寶貝也說過“女孩子,不應該憑空幻想有男子平白無故對自己熱愛一生一世。這些都是泡沫。女人最好有一半活得像個男人,像他們一樣,做更重要的事。”

而更重要的事,自然是修煉自己。與其盼望得到一個賀涵,祈禱在你受苦受難的時候,他能從前而降不顧一切的搭救你,不如自己做自己的大英雄。

等你真正強大到不需要依附於任何人或事物的時候,自然有人願意與你並肩。

偏巧趕上她老婆臨盆。那是一個悶熱而冗長的下午,他一邊帶領團隊對付難纏的甲方,一邊還要通過電話安撫家中雙方老人和老婆的情緒。

我們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那天的情況,眼見他站在一堆人中間耐著性子講方案,額頭上都是細密的汗珠,但是沒人能代替他,也沒法為他做什麼。

最後彙報結束時晚上九點,也是他自己,飯都沒來得及吃一口便連夜開車,趕回了蘇州,第二天早上九點,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繼續處理昨天的遺留問題。

你看,誰的生活不是左右取捨,哪有那麼多魚和熊掌讓你兼得。艱難的選擇得自己做,九九八十一難多半也是自己扛,沒人會憐憫你的柔弱,老天爺也不會恰到好處地派一個救世主,你得自己變強大。

其次,沒有立時三刻的改變,想要脫胎換骨,必得扒皮抽筋。

如果說子君的前半生一直養尊處優,衣食住行都有保姆隨行,那麼不出三個月就能安於擠公交,獨立帶平兒,並且拿到銷售明星,這一切只能說導演很精明,可以在一部劇裡把很多舉步維艱的蛻變過程無限壓縮。

畢竟由奢入儉難,我們都知道,跳出自己的舒適圈,直接去觸碰真刀實槍的世界,並非易事。

今年三月,一位好朋友跳了槽,之前在一家國企,渾渾噩噩了兩年之後覺得並非長久之計,於是仗著自己英文流利找到了一家外企,但非常可惜的是,連試用期都沒過。

原因說來可笑,原來的單位雖然賺的少,但是工作時間相對自由,九點半上班打卡,如果有樣本需要化驗,就記錄一下資料,下午兩點多就可以下班。如果沒有什麼事情,象徵性打個卡,下午都可以不去了。

可是到了新單位,朝八晚五的考勤制度是硬性規定,工作節奏也快了好幾十倍,結果工作前一個月他就遲到了6次,並且因為之前的工作並沒有積累什麼有用的經驗,所以工作效率也不高,時常要加班。

三個月試用期一到,未被錄用的名單裡他位居榜首,理由是:該員工不夠積極主動。

朋友自然是沮喪至極。我也明白,他並非真的不積極,只是從前懶散慣了,很多壞習慣已然養成,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回歸到靈活流動的狀態,自然也要耗費諸多精力和時間。

就算是適應能力極強的人,也尚且要靠強大的自律和與自我的不斷鬥爭來達成蛻變,何況你我皆凡人。

所以,永遠都別幻想自己搖身一變,就能從菜鳥變達人。這種勵志故事當然存在,但前提是,它絕對沒有你想像的那般輕鬆,想要涅槃重生,就必先忍受浴火之灼痛。

最後,越是成年人的愛,就越掂斤播兩,沒有那麼多奮不顧身。

王朔說過,“成年人的愛情都很髒”。這個“髒”自然不是容貌邋遢、體態不佳,而更多的是內心的權衡與盤算。

試想一下,一個人跌跌撞撞活過前半生,切膚地體味過了人生百態和世事冷暖,很多純粹的東西都會自然而然地消耗殆盡,人到中年,很容易就活成了李宗盛歌裡那個“把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擺中間”的庸俗鬼。

面對愛情,就更要瞻前顧後了。我身邊就有單身貌美的年輕媽媽,甚至比起羅子君還要更吃苦耐勞些,但是她看劇的時候就說:“呵,羅子君這種境遇放在現實中,別說賀涵了,連老金這樣的人恐怕都遇不到吧。”

我知道她不是瞎掰。

她沒少相親,但很多人聽到她離婚還帶個男孩,都會有所畏縮。這當然也不能全怪那些男人們現實,而是生活太難了,大家的前半生都耗在與命運周旋上,後半生隻想過些不用再為旁人操心的安生日子。

成年人的愛情,講求一個便捷與登對。但這裡的登對,是指最好誰也不要拖累誰。

所以,當劇中子君難纏的家人給賀涵打電話求幫助時,賀涵頗為動情地對子君說“你以為我搞不定他們嗎?”的時候,我是有感動的,因為,這男人暖的讓人覺得不真實。

我們都很清楚地知道現實生活中一定會有賀涵這樣的職場精英存在,但是他絕不會愛上羅子君。

所以很抱歉,我很認真地看了整部劇,但我實在是沒看出羅子君除了髮型變了,上海口音消失了,還有什麼其他的自覺自願的成長,也沒看出她有哪點品質是閃閃發光到可以吸引賀涵這種職場精英的。而且,這種為了突出主題而強拗額人設也絕對不是真正的亦舒女郎。

師太筆下的女人其實更像唐晶。獨立傲慢,果決勇敢,有錢有品,永遠鮮活,永遠清醒。就像太陽每天會升起一樣,天大的事情,都不會打亂她優雅的生活軌跡。

安妮寶貝也說過“女孩子,不應該憑空幻想有男子平白無故對自己熱愛一生一世。這些都是泡沫。女人最好有一半活得像個男人,像他們一樣,做更重要的事。”

而更重要的事,自然是修煉自己。與其盼望得到一個賀涵,祈禱在你受苦受難的時候,他能從前而降不顧一切的搭救你,不如自己做自己的大英雄。

等你真正強大到不需要依附於任何人或事物的時候,自然有人願意與你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