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哈工大牽手成都 打造200億年營收的民用衛星項目

每經記者 楊棄非 每經編輯 官遠星

“全球化很重要的一個層面就是創新要素的全球轉移轉化。

需要設立制度、搶佔先機,發揮優質資源對城市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長韓傑才一語中的。

優質創新資源再次被成都“收入囊中”。昨日(7月29日),成都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雙方將全面啟動戰略決策諮詢、共建智慧製造等領域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實施產業集群重大專案、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人才交流等五個方面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繼去年四川省與哈工大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後,成都與其合作關係的進一步推進,更是哈工大首次與中國西部城市簽署此類協定。正如韓傑才所言,此番合作將推進哈工大科研資源“導入”成都城市發展中,特別是在智慧製造與軍民融合方面,以創新驅動成都城市產業提檔升級。

共建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

從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到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所的不斷聚集,使成都在推進校企地合作、聚集科技創新資源的優勢加速提升。哈工大的“落地”,再次證明了成都對科研院所十足的吸引力。

哈工大與成都並非初次接觸,其包括機器人與智慧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西部產業基地等專案都已先後落戶於此。是什麼讓哈工大與成都再度靠近?韓傑才在現場以兩點作答:“精准對接”與“產業需求”。

“成都作為西部首批‘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在智慧製造方面有巨大優勢;而哈工大剛好累積了大量的智慧製造人才與技術資源。這兩個資源剛好可以實現精准對接,在這個框架協議下,我們可以從全國甚至全世界吸納智慧製造方面的科研人員和業內精英,使其向成都轉移發展,形成雙方的優勢。”韓傑才說到。

在簽約的框架協定中,

智慧製造也正是特色之一:雙方將共建智慧製造等領域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開展汽車、食藥生產、家電3C、能源和環保等領域的自動化智慧化改造。

與此同時,韓傑才也指出,“科技資源還需要‘導入’到城市中,通過市場對接和區域示範,使技術能夠被當地乃至全國市場接納,以推進科技成果的有效落地。我們和成都簽約,正是希望實現科技成果孵化和轉化的需求,

通過雙方資源對接,搭建科技源源不斷聚集的通道。”

按此思路打造的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哈工大西部產業基地正是哈工大在川運營總部基地。據韓傑才介紹,該基地下轄哈工大大資料集團四川公司、哈工大智慧農業集團、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成都有限公司,哈工股權投資管理成都有限公司4個公司。據其規劃,未來5年,基地總產值預計超過20億元,帶動成都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過500億元。與此同時,基地將培育新經濟企業超過30家,包括“瞪羚企業”5家。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哈工大西部產業基地、成都哈工大機器人科技產業園的項目均以產業園為基本形態。據成都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後者更將以“三區融合、產業新城的理念進行打造,形成工業園區與社區與生活配套設施有機結合的規劃模式。

“把哈工大衛星方面的研究成果向四川轉移”

可以看到,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以創新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正是此次簽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軍工資源優勢突出,並承接四川省圍繞加速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要求的成都,與國防科工委7所重點學校之一的哈工大“聯姻”的目的顯然不僅於此:軍民融合正是其合作的重點內容。

在當天簽約現場,成都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就指出,在軍民融合方面,將充分發揮哈工大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太、裝備製造等領域的學科、科研及人才優勢,“鼓勵成都‘軍轉民’、‘民參軍’企業加強與哈工大積極開展高起點、多領域、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

更多具體的專案也將由此展開。一個例子是,哈工大將聯合電子科大、中電科29所組建的四川省衛星技術總體研究院。據韓傑才介紹,該研究院擬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將主要負責研發設計“天府號”衛星以及承接商用衛星、軍用衛星研發設計。

“我們希望能夠與成都一同打造軍民融合的優勢產業。通過這個研究院,將把哈工大長期積累的衛星方面的研究成果向四川轉移,打造成都的民用航太產業。”韓傑才如是介紹。

具體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韓傑才向記者解釋到,“根據現有規劃,我們將在2023年前形成以6顆“天府號”衛星星座為主,微納衛星星座為輔的遙感衛星網路,並在2025年以前實現年營收200億元以上。這不僅將促進成都資訊化包括農業、檢震防災等各方面的應用,更將推進四川成為與北京、上海並肩的全國第三大航太產業高地。”

不僅如此,此次合作還將為成都軍民融合帶來更多的探索。一個例子是,哈工大正在與高新區規劃成立“中烏產業合作研究院”,借助哈工大的國際管道和軍工科研優勢,引進烏克蘭頂級專家和院士,開展軍工、航太以及智慧製造等方面的研發和產業化合作。

而據韓傑才介紹,哈工大還在將設立哈工投資公司,搭建哈工大西部產業基地股權投資平臺,目前正在成都推進兩大專案:一個是總規模50億元的軍民融合創投基金,為軍民融合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另一個是總規模10億元的軍民融合並購基金,以加速優勢企業參與軍民融合步伐。

與此同時,基地將培育新經濟企業超過30家,包括“瞪羚企業”5家。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哈工大西部產業基地、成都哈工大機器人科技產業園的項目均以產業園為基本形態。據成都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後者更將以“三區融合、產業新城的理念進行打造,形成工業園區與社區與生活配套設施有機結合的規劃模式。

“把哈工大衛星方面的研究成果向四川轉移”

可以看到,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以創新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正是此次簽約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軍工資源優勢突出,並承接四川省圍繞加速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要求的成都,與國防科工委7所重點學校之一的哈工大“聯姻”的目的顯然不僅於此:軍民融合正是其合作的重點內容。

在當天簽約現場,成都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就指出,在軍民融合方面,將充分發揮哈工大在國防軍工、航空航太、裝備製造等領域的學科、科研及人才優勢,“鼓勵成都‘軍轉民’、‘民參軍’企業加強與哈工大積極開展高起點、多領域、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

更多具體的專案也將由此展開。一個例子是,哈工大將聯合電子科大、中電科29所組建的四川省衛星技術總體研究院。據韓傑才介紹,該研究院擬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將主要負責研發設計“天府號”衛星以及承接商用衛星、軍用衛星研發設計。

“我們希望能夠與成都一同打造軍民融合的優勢產業。通過這個研究院,將把哈工大長期積累的衛星方面的研究成果向四川轉移,打造成都的民用航太產業。”韓傑才如是介紹。

具體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韓傑才向記者解釋到,“根據現有規劃,我們將在2023年前形成以6顆“天府號”衛星星座為主,微納衛星星座為輔的遙感衛星網路,並在2025年以前實現年營收200億元以上。這不僅將促進成都資訊化包括農業、檢震防災等各方面的應用,更將推進四川成為與北京、上海並肩的全國第三大航太產業高地。”

不僅如此,此次合作還將為成都軍民融合帶來更多的探索。一個例子是,哈工大正在與高新區規劃成立“中烏產業合作研究院”,借助哈工大的國際管道和軍工科研優勢,引進烏克蘭頂級專家和院士,開展軍工、航太以及智慧製造等方面的研發和產業化合作。

而據韓傑才介紹,哈工大還在將設立哈工投資公司,搭建哈工大西部產業基地股權投資平臺,目前正在成都推進兩大專案:一個是總規模50億元的軍民融合創投基金,為軍民融合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另一個是總規模10億元的軍民融合並購基金,以加速優勢企業參與軍民融合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