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濰坊召開“四個城市”建設動員大會 部署任務措施

中國山東網濰坊7月30日訊(記者 宋超) 今日上午,濰坊“四個城市”建設動員大會在市級機關綜合辦公大樓舉行。會議以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認真貫徹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

按照濰坊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一三四七”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以及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決議精神,專題部署“四個城市”建設工作,動員全市各級各部門各有關方面迅速行動起來,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四個城市”建設實踐中,加快“四個城市”建設,推動全市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為順利實現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富裕文明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強市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濰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曙光作重要講話

濰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曙光出席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寬端主持會議。蘇立科、初寶傑、鄒慶忠、孫起生、林紅玉、劉建國、王兆輝等市領導出席。

會議要求,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在全市上下形成建設“四個城市”的高度政治自覺。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關鍵是要扎實推進“四個城市”建設,著力打造產業強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質城市。建設“四個城市”,是責任、是期待、是關鍵,一定要有強烈的使命感。打造“四個城市”是我市落實省黨代會精神、擔負起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濰坊責任的主體工程和核心抓手,

是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立的“一三四七”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的根本支撐,是全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抓手,是順應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的民心工程,更是發展工程。要充分認識和把握“四個城市”建設的全域意義,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扭住不放、全力突破,為全面實現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建設“四個城市”,有競爭、有壓力、有時限,一定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建設“四個城市”是本屆市委向全市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四個城市”建設五年規劃和三年行動計畫,有具體指標目標,有具體專案任務,有評價考核評估,必須把時間打緊,把措施抓實,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確保“四個城市”建設目標如期實現。建設“四個城市”,有機遇、有基礎、有共識,
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決心。產業轉型、城市轉軌、動能轉換加速推進,我市一批關鍵專案納入全省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方案,形成新的重大機遇,我市產業基礎好,發展勢頭旺,文化資源豐富,創新創業活力持續釋放,居民生活品質加快提高,“四個城市”建設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夙願。要保持濰坊人特有的創業激情、爭先銳氣、大市豪氣,堅定信心,滿懷信心,努力開創“四個城市”建設新局面。

會議強調,建設“四個城市”,總的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認真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一三四七”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引領,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堅持國際視野、國內一流、濰坊特色,堅持全域統籌、城鄉一體、“三生”融合,加快產業轉型、城市轉軌、動能轉換,全力打造產業強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質城市,推動全市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加速建設富裕文明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強市。

會議強調,要以全面落實四個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為抓手,扎實高效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建設“四個城市”,要堅持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堅持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引領,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是著力打造產業強市。以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為抓手,加速構建規模大、結構優、品質好、創新力強的現代產業新體系。要做強做優產業體系,順應產業發展大趨勢,搶抓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大機遇,堅持三次產業統籌協調、融合發展。要做強做優產業組織體系,推進大中小企業優化組合、產業組織協同發展。要做強做優產業創新體系,把創新貫穿產業強市建設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面,統籌好技術創新與寬領域創新,統籌好機構創新與“雙創”,統籌好政策激勵和優質服務。要做強做優產業承載體系,注重打造產業生態。項目是產業發展的第一支撐,要把項目作為產業強市第一要務,持續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園區是產業聚集的第一載體,要把產業生態建設作為各類園區、開發區建設的根本任務,推動園區向特色園區、創新孵化平臺、機制創新試驗、專業機構服務轉型;片區、城市是產業的最佳承載體,要準確把握產城融合的真正內涵,統籌產業與城市、產業與片區改造、產業與房地產,以品質城市支撐品質產業;人才是產業的根本支撐,要強化人才優先的理念,大力培育引進各類適用高端創新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創新型技能人才,加速培養一支具有戰略思維、全球視野、創業精神、使命擔當、濰坊情感的企業家隊伍。要切實抓好交通、能源、水利、資訊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對產業的承載能力。要做強做優產業更新體系,依法建立完善標準更新機制,完善產業負面清單制度,完善更新支援制度,支持產業主體就地更新、自主更新,提升企業更新的效率和品質,促進產業升級、保持產業競爭力。二是著力打造文化名市。要把文化資源挖掘好、梳理好、整理好。尤其要注重對濰坊歷史名人、名勝、名牌、名品、名館、名典、名企、名事、名論的分類梳理和挖掘。要把文化品牌策劃好、培育好、打造好。搞好品牌定位、形象設計和核心價值提煉,集中打造城市文化主體品牌。要把文化資源開發好、利用好。要與旅遊開發結合起來,打造一批高端特色旅遊景點、景區,加大館群建設整體招商力度,辦好一批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基地,策劃辦好一批高品位、高品質的文化節會,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智慧文化,大力開展文化招商。要科學組織宣傳推介,在提升知名度、美譽度上下功夫。精心策劃,高端策劃,形成系統方案,認真組織實施;統籌內宣與外宣、網上與網下、主流媒體與自媒體、媒體與社會等各種管道,形成立體行銷網路;組織開展“寫濰坊、拍濰坊、演濰坊、畫濰坊、唱濰坊”等系列活動,講好濰坊故事、樹好濰坊形象。三是著力打造活力城市。深悟南方真經,抓住活力之要,釋放活力之源,加快打造活力城市,為全市發展提供源頭活水。要釋放創新活力,扭住建設創新型城市目標,統籌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統籌好“四新”與“四化”,統籌好職業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統籌好重大創新與改進式創新,統籌好自主創新與引進、合作、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創新的體系。要釋放創業活力,以建設創業型城市為總抓手、總目標,著力構建國內一流的創業服務體系。要釋放開放活力,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加速國際化、市場化步伐。要靠改革釋放活力,努力在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進程中走在前列。四是著力打造品質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打造產品優質、生態優良、環境優美、形象優秀、生活優越的城市品質,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遊的“五宜”城市。建設品質城市,大處方面要搞好大規劃、構建大格局、構建大交通、開發大片區,細處方面要打通微循環、開展微整治、規劃打造好微空間;硬體方面要扎實推進舊城改造、建設“雙修”城市、完善城市配套,軟體方面要加速實現智慧化、便利化、誠信化、國際化;既要注重外在感觀,更要注重廣大市民的內心感受,要治汙減排、植綠增綠、注重特色,不斷提升城市外在美,更要打造平安濰坊、滿足市民的消費需求、關注市民疾苦、充分尊重市民主人翁地位,不斷增強市民的認同度、歸屬感、自豪感。

會議強調,要加強領導,優化機制,彙聚“四個城市”建設強大合力。“四個城市”建設要在市委的統一領導下推進,建立完善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形成上下貫通、橫向統籌的組織領導體系。要以嚴肅的政治紀律和嚴密的責任機制保證全市上下思想統一、步調一致。要全面落實“四個城市”建設五年規劃和三年計畫,突出指標引領,強化核心支撐,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尋標對標。要加強工作指導,強化示範帶動,加強輿論引導,加強考核獎懲,建立完善的督導機制,促進各級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要在全市上下廣泛開展“四個城市”創建活動,市縣鎮村四級要齊心協力加速推進,各行業各系統要找准突破口、打好特色牌,廣大市民要通過“崗位建功”和社會“雙創”活動踴躍參與。要嚴肅紀律改進作風,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來保障“四個城市”建設,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以扎實的作風加速推進“四個城市”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會上,濰坊市委宣傳部、市委改革辦、市發改委、壽光市、青州市、歌爾集團、高密市夏莊鎮、奎文區廿裡堡街道南屯社區、濰坊騰業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先後表態發言。

努力開創“四個城市”建設新局面。

會議強調,建設“四個城市”,總的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認真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一三四七”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引領,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堅持國際視野、國內一流、濰坊特色,堅持全域統籌、城鄉一體、“三生”融合,加快產業轉型、城市轉軌、動能轉換,全力打造產業強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質城市,推動全市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加速建設富裕文明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強市。

會議強調,要以全面落實四個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為抓手,扎實高效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建設“四個城市”,要堅持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堅持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引領,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是著力打造產業強市。以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為抓手,加速構建規模大、結構優、品質好、創新力強的現代產業新體系。要做強做優產業體系,順應產業發展大趨勢,搶抓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大機遇,堅持三次產業統籌協調、融合發展。要做強做優產業組織體系,推進大中小企業優化組合、產業組織協同發展。要做強做優產業創新體系,把創新貫穿產業強市建設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面,統籌好技術創新與寬領域創新,統籌好機構創新與“雙創”,統籌好政策激勵和優質服務。要做強做優產業承載體系,注重打造產業生態。項目是產業發展的第一支撐,要把項目作為產業強市第一要務,持續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園區是產業聚集的第一載體,要把產業生態建設作為各類園區、開發區建設的根本任務,推動園區向特色園區、創新孵化平臺、機制創新試驗、專業機構服務轉型;片區、城市是產業的最佳承載體,要準確把握產城融合的真正內涵,統籌產業與城市、產業與片區改造、產業與房地產,以品質城市支撐品質產業;人才是產業的根本支撐,要強化人才優先的理念,大力培育引進各類適用高端創新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創新型技能人才,加速培養一支具有戰略思維、全球視野、創業精神、使命擔當、濰坊情感的企業家隊伍。要切實抓好交通、能源、水利、資訊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對產業的承載能力。要做強做優產業更新體系,依法建立完善標準更新機制,完善產業負面清單制度,完善更新支援制度,支持產業主體就地更新、自主更新,提升企業更新的效率和品質,促進產業升級、保持產業競爭力。二是著力打造文化名市。要把文化資源挖掘好、梳理好、整理好。尤其要注重對濰坊歷史名人、名勝、名牌、名品、名館、名典、名企、名事、名論的分類梳理和挖掘。要把文化品牌策劃好、培育好、打造好。搞好品牌定位、形象設計和核心價值提煉,集中打造城市文化主體品牌。要把文化資源開發好、利用好。要與旅遊開發結合起來,打造一批高端特色旅遊景點、景區,加大館群建設整體招商力度,辦好一批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基地,策劃辦好一批高品位、高品質的文化節會,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智慧文化,大力開展文化招商。要科學組織宣傳推介,在提升知名度、美譽度上下功夫。精心策劃,高端策劃,形成系統方案,認真組織實施;統籌內宣與外宣、網上與網下、主流媒體與自媒體、媒體與社會等各種管道,形成立體行銷網路;組織開展“寫濰坊、拍濰坊、演濰坊、畫濰坊、唱濰坊”等系列活動,講好濰坊故事、樹好濰坊形象。三是著力打造活力城市。深悟南方真經,抓住活力之要,釋放活力之源,加快打造活力城市,為全市發展提供源頭活水。要釋放創新活力,扭住建設創新型城市目標,統籌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統籌好“四新”與“四化”,統籌好職業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統籌好重大創新與改進式創新,統籌好自主創新與引進、合作、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創新的體系。要釋放創業活力,以建設創業型城市為總抓手、總目標,著力構建國內一流的創業服務體系。要釋放開放活力,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加速國際化、市場化步伐。要靠改革釋放活力,努力在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進程中走在前列。四是著力打造品質城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打造產品優質、生態優良、環境優美、形象優秀、生活優越的城市品質,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商、宜遊的“五宜”城市。建設品質城市,大處方面要搞好大規劃、構建大格局、構建大交通、開發大片區,細處方面要打通微循環、開展微整治、規劃打造好微空間;硬體方面要扎實推進舊城改造、建設“雙修”城市、完善城市配套,軟體方面要加速實現智慧化、便利化、誠信化、國際化;既要注重外在感觀,更要注重廣大市民的內心感受,要治汙減排、植綠增綠、注重特色,不斷提升城市外在美,更要打造平安濰坊、滿足市民的消費需求、關注市民疾苦、充分尊重市民主人翁地位,不斷增強市民的認同度、歸屬感、自豪感。

會議強調,要加強領導,優化機制,彙聚“四個城市”建設強大合力。“四個城市”建設要在市委的統一領導下推進,建立完善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形成上下貫通、橫向統籌的組織領導體系。要以嚴肅的政治紀律和嚴密的責任機制保證全市上下思想統一、步調一致。要全面落實“四個城市”建設五年規劃和三年計畫,突出指標引領,強化核心支撐,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尋標對標。要加強工作指導,強化示範帶動,加強輿論引導,加強考核獎懲,建立完善的督導機制,促進各級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要在全市上下廣泛開展“四個城市”創建活動,市縣鎮村四級要齊心協力加速推進,各行業各系統要找准突破口、打好特色牌,廣大市民要通過“崗位建功”和社會“雙創”活動踴躍參與。要嚴肅紀律改進作風,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來保障“四個城市”建設,深入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以扎實的作風加速推進“四個城市”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會上,濰坊市委宣傳部、市委改革辦、市發改委、壽光市、青州市、歌爾集團、高密市夏莊鎮、奎文區廿裡堡街道南屯社區、濰坊騰業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先後表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