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稱“打敗Muji、虐哭宜家”的NITORI竟然長這樣,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想必大家的朋友圈這兩周應該被“打敗Muji、虐哭宜家”這句slogan刷屏了!

著名的日本家居品牌Nitori在徐家匯開了家旗艦店,於是這件事在行銷的推動力下在社交軟體上傳瘋了。

上週末種草菌抱著為廣大群眾探店的宏大志向,迎著38度的大太陽,勇往直前。

果然是行銷做太好啊,大中午那麼多人都不怕熱,在天橋上排起了長隊,

等著進場呢。種草菌表示,排隊超過5分鐘的店都是耍流氓!

現實是,沒有推文裡說的北歐風、日系風。怎麼說呢?說要“打敗Muji、虐哭宜家”,這兩家的員工看了可能會笑。

床品系列……我發誓,這是能拍到的比較整齊的家居用品了,其他的都亂糟糟的。

大部分的貨架像這個樣子,空了一大半。拜服魔都人民的購買力。

在某點評網上可以看到,有網友點評它為一五一十,可能真的是店紅是非多吧!

(點評來自網友@觸祭人生之千萬不能胖)

每層樓只有一個收銀台,隊伍拍得老長了。

但是從行銷層面上來說,

這麼壯觀的排隊景象,你能不說Nitori贏了?

憑心而論,Nitori能成為日本最大的家居品牌是有一定道理的:款式實用,性價比高,但是“打敗Muji、虐哭宜家”,可能就是在說笑了。

(圖為上海其他Nitori店鋪景象)

Muji和宜家,都是為生活帶來幸福感的品牌。上海有沒有“打敗Muji、虐哭宜家”的店?別說,還真不少。

1

屹立不倒的網紅店

LINE FRIENDS

憑藉著強大的IP號召力,Line在上海的網紅店裡應該是生命力最頑強的了。

在上海一共有兩家Line Friends,一家在復興SOHO,店面比較小。

另一家是上海旗艦店,在淮海中路666號(這地址也是夠6的)。少女粉的外觀,任誰都抗拒不了!

他們家萌出血了的卡通形象源自於Line社交app及Line Town動畫片。

在LINE系列中,上班族、情侶、學生等都能夠在這些卡通設定裡找到原型。

(圖片來自網友@shinestone)

不怪我免疫力太弱,只怪敵人太強大!心甘情願排隊等位也要進去和布朗熊、小黃雞、可妮兔玩親親、玩抱抱,把他們舉高高!

連超模奚夢瑤都在開業第一天去玩合影了!

如果你打算去的話,手機一定備好記憶體,包裡一定帶好充電寶!因為從進門到出門,根本擋不住想拍照的心。

(圖片來自網友@shinestone)

還有各種周邊:手機殼、小包包、襪子、手套……

麻麻,救我,我的手沒了!

逛累了來塊小黃雞點心。和咖啡不要太配喔!

2

設計師品牌概念店

OOAK

在2014年,OOAK入選了Louis Vuitton全球優秀店鋪的評選。

店鋪原先在太原路上,門面比較大。

後來搬遷到巨鹿路,不太好找,活脫脫就是“不是真愛找不到我”的傲嬌模樣。

OOAK的意思是“One of a Kind”,真的很有“只此一家”的自信。

(圖片來自網友@hyde 5675)

店裡有近百位元獨立設計師的作品,包括MM6、Toga、Oscar de la renta、Alexander Wang、Courrèges等品牌的成衣、首飾和配飾。

喜歡設計師品牌的一定不能錯過,國內難買的款在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3

創意木制雜貨鋪

KateWood

一進入KateWood,撲鼻而來是木頭沉沉的香氣,仿佛走進了森林小屋。

店名取自創始人Pim Gietelink的小女兒, 他希望能夠創立一個能傳承給下一代的傳奇品牌。種草菌喜歡這種有雄心壯志的粑粑。

店內工作人員不是一般的店員,他們是因為對木材的愛與激情而彙集在此。

店內售賣的東西大部分原材料都是木頭或竹子,精緻可愛,價格親民。

店裡還可以喝咖啡,價格在20元左右,和商品一樣都很平價。別說上班族,學生党也能負擔得起!

有的逛,有的買,有的歇,週末在KW靜靜呆一天我也願意。

4

多元空間

WONDULLFUL DEPT

位於靜安寺附近的這家集咖啡館、設計師集合店、展覽為一體的四層多元空間,藏匿在AUNN咖啡館的樓上。

主打“無受眾生活雜貨店”概念,是逛逛逛、買買買党的天堂。

店面的一整片玻璃上都閃爍著醒目的WONDULLFUL DEPT的字樣,從店鋪設計到商品都充斥著生活美學。

店內有1500多種商品,來到店裡的任何一位客人都能挑選到自己需要和喜愛的商品,這也是“無受眾生活雜貨店”的願景。

陳列的商品從香氛、家飾、文具、印刷品到餐具、廚房用品、傢俱等等,有的商品不提示,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你知道圖上的魚頭的是用來幹嘛的嗎?拉到文章最後告訴你,哈哈!

逛累了,還可以坐在陽光花茶區域來杯下午茶,有45種不同的歐洲草本茶可供選擇。

5

設計家居品牌

HAY上海旗艦店

如果說muji是性冷淡的代表,那麼HAY的簡潔中帶著點活潑。

店鋪位於延平路上,面積達400平方米,由HAY哥本哈根總部的設計團隊親自設計完成。

一進店門就能看到碩大的木質臺階式椅子展示區,算是HAY風格的初步亮相。

通透明亮的落地窗,天然大理石櫃檯,椅子吧、餐桌區、客廳區、工作臺和國內首個永久性的Mini Market,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舒適的區域。

店內有文具,餐具,裝飾元素,紡織品,燈具……

各種意想不到小物件可能突然出現在你眼前。

和宜家同為北歐風的HAY,無論從設計還是從材料上來說都更勝一籌。

他們家的設計總是願意嘗試各種新的工藝和材料,在年輕一代中非常受歡迎。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新奇玩意兒的人,在HAY絕對可以找到心頭好!

憑藉著強大的IP號召力,Line在上海的網紅店裡應該是生命力最頑強的了。

在上海一共有兩家Line Friends,一家在復興SOHO,店面比較小。

另一家是上海旗艦店,在淮海中路666號(這地址也是夠6的)。少女粉的外觀,任誰都抗拒不了!

他們家萌出血了的卡通形象源自於Line社交app及Line Town動畫片。

在LINE系列中,上班族、情侶、學生等都能夠在這些卡通設定裡找到原型。

(圖片來自網友@shinestone)

不怪我免疫力太弱,只怪敵人太強大!心甘情願排隊等位也要進去和布朗熊、小黃雞、可妮兔玩親親、玩抱抱,把他們舉高高!

連超模奚夢瑤都在開業第一天去玩合影了!

如果你打算去的話,手機一定備好記憶體,包裡一定帶好充電寶!因為從進門到出門,根本擋不住想拍照的心。

(圖片來自網友@shinestone)

還有各種周邊:手機殼、小包包、襪子、手套……

麻麻,救我,我的手沒了!

逛累了來塊小黃雞點心。和咖啡不要太配喔!

2

設計師品牌概念店

OOAK

在2014年,OOAK入選了Louis Vuitton全球優秀店鋪的評選。

店鋪原先在太原路上,門面比較大。

後來搬遷到巨鹿路,不太好找,活脫脫就是“不是真愛找不到我”的傲嬌模樣。

OOAK的意思是“One of a Kind”,真的很有“只此一家”的自信。

(圖片來自網友@hyde 5675)

店裡有近百位元獨立設計師的作品,包括MM6、Toga、Oscar de la renta、Alexander Wang、Courrèges等品牌的成衣、首飾和配飾。

喜歡設計師品牌的一定不能錯過,國內難買的款在這裡或許可以找到。

3

創意木制雜貨鋪

KateWood

一進入KateWood,撲鼻而來是木頭沉沉的香氣,仿佛走進了森林小屋。

店名取自創始人Pim Gietelink的小女兒, 他希望能夠創立一個能傳承給下一代的傳奇品牌。種草菌喜歡這種有雄心壯志的粑粑。

店內工作人員不是一般的店員,他們是因為對木材的愛與激情而彙集在此。

店內售賣的東西大部分原材料都是木頭或竹子,精緻可愛,價格親民。

店裡還可以喝咖啡,價格在20元左右,和商品一樣都很平價。別說上班族,學生党也能負擔得起!

有的逛,有的買,有的歇,週末在KW靜靜呆一天我也願意。

4

多元空間

WONDULLFUL DEPT

位於靜安寺附近的這家集咖啡館、設計師集合店、展覽為一體的四層多元空間,藏匿在AUNN咖啡館的樓上。

主打“無受眾生活雜貨店”概念,是逛逛逛、買買買党的天堂。

店面的一整片玻璃上都閃爍著醒目的WONDULLFUL DEPT的字樣,從店鋪設計到商品都充斥著生活美學。

店內有1500多種商品,來到店裡的任何一位客人都能挑選到自己需要和喜愛的商品,這也是“無受眾生活雜貨店”的願景。

陳列的商品從香氛、家飾、文具、印刷品到餐具、廚房用品、傢俱等等,有的商品不提示,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你知道圖上的魚頭的是用來幹嘛的嗎?拉到文章最後告訴你,哈哈!

逛累了,還可以坐在陽光花茶區域來杯下午茶,有45種不同的歐洲草本茶可供選擇。

5

設計家居品牌

HAY上海旗艦店

如果說muji是性冷淡的代表,那麼HAY的簡潔中帶著點活潑。

店鋪位於延平路上,面積達400平方米,由HAY哥本哈根總部的設計團隊親自設計完成。

一進店門就能看到碩大的木質臺階式椅子展示區,算是HAY風格的初步亮相。

通透明亮的落地窗,天然大理石櫃檯,椅子吧、餐桌區、客廳區、工作臺和國內首個永久性的Mini Market,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舒適的區域。

店內有文具,餐具,裝飾元素,紡織品,燈具……

各種意想不到小物件可能突然出現在你眼前。

和宜家同為北歐風的HAY,無論從設計還是從材料上來說都更勝一籌。

他們家的設計總是願意嘗試各種新的工藝和材料,在年輕一代中非常受歡迎。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新奇玩意兒的人,在HAY絕對可以找到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