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爸爸去哪兒?“滾”回來帶孩子!

一般來說帶孩子都是媽媽的活,因為媽媽溫柔體貼會哄孩子,如果爸爸帶孩子的話,不免畫風突變招來笑話。

殊不知,古語有雲“養不教父之過”,德國也有調查稱,爸爸帶孩子會使家庭氛圍變得更濃厚,

德國1/3的父親選擇在孩子出生一年內休"育兒假",而且趨勢大幅增加。

所以,讓爸爸參與是帶孩子更科學的方法。只讓媽媽帶孩子,容易形成孩子優柔寡斷甚至膽小懦弱的性格,對自己的學業甚至人生造成一定的障礙,而爸爸相對來說會給孩子力量,培養孩子剛強的氣質,有利於建立孩子健全的人格。

那麼,爸爸帶孩子具體有哪些好處呢?

教育方面

內容

父親的知識面相對廣于母親,而且在物理、化學和機械類等方面往往精于母親。因此,父親可以給孩子講更多的關於邏輯推理方面的知識,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而母親則一般給孩子講故事和道理,培養孩子的感性思維。兩種思維都有鍛煉,才能促進孩子更好地思考和學習。

方式

父親一般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做事,而母親則比較喜歡幫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父親對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態度一般都比較強硬,而母親則時常心軟。父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多,零食吃得少;母親帶孩子上街,看的東西不多,零食卻吃得不少。

身體素質

不用過分保持乾淨

男性對孩子衛生問題的寬鬆態度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英國科學家發現,孩子太乾淨對身體並不好,他們的研究結論是“髒”孩子更健康。這是因為人如果太乾淨,很少接觸 細菌和病毒,體內無法產生抗體,一旦有大量病菌侵入就會被打倒,因此“一塵不染”對孩子成長並不是好事。這樣看來

熱愛運動

喜歡帶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

不但養成了孩子的運動習慣,對健康有益,而且無形中就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力。

性格培養

自立

男性喜歡自力的感覺,所以會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親往往不是對孩子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因此對孩子溺愛的成分就比較少。

有時孩子摔倒, 並沒有哭,可是母親卻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又是拍土,又是揉,硬是把孩子的眼淚“揉”出來了...

冒險

男性喜歡冒險,因此父親對孩子的冒險行為也會適當給以鼓勵,如果孩子從高臺階往下跳,母親往往會嚴厲批評,可是父親就不是這樣,他會伸出大拇指,對孩子說:真棒!

當然也要適度適量!

探索、動手

相比母親讓孩子做家務就是掃地、擦桌子,父親更愛和器械打交道---和孩子一起用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製作玩具,培養了孩子多方面的動手能力。

忍耐力

如困難、饑餓、勞累等等,認為這些是人生必有的經歷,孩子碰到這些困難沒有什麼了不起,應該讓他自己去克服。這樣的劣性刺激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

But!畢竟爸爸還是不如媽媽細膩周到的,有時候可能會對孩子做出一些“過分”的危險舉動...不信你看-

不要“拿”起孩子

新生兒的頭占全身長的1/4,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而寶寶在1-2個月時,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應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

所以抱寶寶要橫抱,不宜豎抱。

不要試圖“哺乳”

寶寶天生有著很多的才能,有一項就是尋乳反射,寶寶看見乳☆禁☆頭就開始流口水了。但是,寶寶是逢乳就歡,爸爸抱著寶寶,寶寶看就了乳☆禁☆頭就以為有奶奶吃了,但是這在無形當中卻把爸爸身上的汗水吸進肚子裡去了。

汗液中的有機成分在體表的堆積,在高溫天氣的推動下,更會利於微生物在體表大量繁殖。寶寶吸進去可就有害健康了哦!

不要用舌頭試奶溫

千萬不要用舌頭來試奶的溫度。這樣是非常容易導致口腔疾病傳染。唾液是細菌傳播的載體,不當的餵養方式可能將口腔中的致病菌傳播給寶寶。致齲細菌越早傳給孩子,孩子越易患齲病。因而喂寶寶食物經過嘴巴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正確的辦法是滴到手上試奶溫。

不要把寶寶當“球”拋

寶寶總有鬧彆扭的時候,為了讓孩子高興,爸爸總會把寶寶高高地拋向空中,或者讓寶寶站在大人的手掌上來回旋轉走動。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動作,稍有不慎孩子會跌落,使得頭顱內臟損傷或四肢骨折,而搖晃寶寶頭頸部還可使寶寶腦部受傷,甚至引起死亡!

不要把手塞進尿布

有些爸爸想要確認寶寶有沒有大小便,就把手伸進寶寶的尿片或者尿布裡頭查看,但這是大大的錯誤。美國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手掌中的細菌品種繁多。無論男女,平均每只手上有150種細菌,品種之多都已經超出了研究者的預期。所以,不要把細菌帶進寶寶的屁屁,不然疾病就從你的手中傳給寶寶了。

不要給寶寶勒安全帶

安全帶是給6歲及以上的寶寶使用的,寶寶坐車的時候使用安全帶,不但不會給寶寶帶來安全,還會因為扣得不緊而發生意外,甚至因為高度不對而造成寶寶窒息,

正確的辦法應該是準備專門的兒童座椅,並設置在後座較安全的位置。

不要讓寶寶住在“籠子”裡

無論你的家境如何,為了確保寶寶的安全應該給他準備專用的嬰兒床。嬰兒床必須有床欄杆,且能上下調節和具有適合的間距。床欄杆能提起並固定是為了防止嬰兒跌落;而能放下是為了便於母親護理或抱起孩子。欄杆之間的距離應比寶寶頭小,但能讓小手伸出,一般在5-6釐米之間較適宜,千萬不要因為怕寶寶有掉出來的危險就把寶寶困在小小的床上,讓寶寶變成了籠裡的小寵物。

不要用電視哄寶寶睡覺

電視機的聲音,或者電視機精彩有趣的東西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讓寶寶更加不容易入睡。晚上儘量配合寶寶的作息保持安靜,並且儘量不要大聲聊天,降低電視聲響。但是可以試著放個輕柔小夜曲、兒歌伴寶寶入眠,甚或爸比媽咪可以自己唱歌給寶寶聽,也有安撫的效果喔!

不要用手摳寶寶的鼻子

寶寶的鼻子有異物要清理的時候,不懂育兒經驗的爸爸或許就會用自己的習慣,把手指伸進寶寶鼻子裡摳,但是寶寶的五官還沒發育成熟,是不可以隨便用手指摳的。結果只會對寶寶的五官造成損傷。到時就後悔莫及了。

正確的辦法應該是濕潤後,再用專用器材把異物吸出。

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網上更有出現了各種爸爸奇葩帶孩子的場景...

所以,儘管爸爸害孩子好處多多,但是遇到這種爸爸可就要注意咯,沒給媽媽省心省力,反倒讓媽媽更加心累外加擔心受怕可就犯不著辣!

總之,父親要有所擔當,不能在養育寶寶這件大事上嚴重缺席,否則您的寶寶之後會“報復”的哦~

父親更愛和器械打交道---和孩子一起用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製作玩具,培養了孩子多方面的動手能力。

忍耐力

如困難、饑餓、勞累等等,認為這些是人生必有的經歷,孩子碰到這些困難沒有什麼了不起,應該讓他自己去克服。這樣的劣性刺激對孩子的成長十分有利。

But!畢竟爸爸還是不如媽媽細膩周到的,有時候可能會對孩子做出一些“過分”的危險舉動...不信你看-

不要“拿”起孩子

新生兒的頭占全身長的1/4,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而寶寶在1-2個月時,頸肌還沒有完全發育,應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育。

所以抱寶寶要橫抱,不宜豎抱。

不要試圖“哺乳”

寶寶天生有著很多的才能,有一項就是尋乳反射,寶寶看見乳☆禁☆頭就開始流口水了。但是,寶寶是逢乳就歡,爸爸抱著寶寶,寶寶看就了乳☆禁☆頭就以為有奶奶吃了,但是這在無形當中卻把爸爸身上的汗水吸進肚子裡去了。

汗液中的有機成分在體表的堆積,在高溫天氣的推動下,更會利於微生物在體表大量繁殖。寶寶吸進去可就有害健康了哦!

不要用舌頭試奶溫

千萬不要用舌頭來試奶的溫度。這樣是非常容易導致口腔疾病傳染。唾液是細菌傳播的載體,不當的餵養方式可能將口腔中的致病菌傳播給寶寶。致齲細菌越早傳給孩子,孩子越易患齲病。因而喂寶寶食物經過嘴巴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正確的辦法是滴到手上試奶溫。

不要把寶寶當“球”拋

寶寶總有鬧彆扭的時候,為了讓孩子高興,爸爸總會把寶寶高高地拋向空中,或者讓寶寶站在大人的手掌上來回旋轉走動。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動作,稍有不慎孩子會跌落,使得頭顱內臟損傷或四肢骨折,而搖晃寶寶頭頸部還可使寶寶腦部受傷,甚至引起死亡!

不要把手塞進尿布

有些爸爸想要確認寶寶有沒有大小便,就把手伸進寶寶的尿片或者尿布裡頭查看,但這是大大的錯誤。美國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手掌中的細菌品種繁多。無論男女,平均每只手上有150種細菌,品種之多都已經超出了研究者的預期。所以,不要把細菌帶進寶寶的屁屁,不然疾病就從你的手中傳給寶寶了。

不要給寶寶勒安全帶

安全帶是給6歲及以上的寶寶使用的,寶寶坐車的時候使用安全帶,不但不會給寶寶帶來安全,還會因為扣得不緊而發生意外,甚至因為高度不對而造成寶寶窒息,

正確的辦法應該是準備專門的兒童座椅,並設置在後座較安全的位置。

不要讓寶寶住在“籠子”裡

無論你的家境如何,為了確保寶寶的安全應該給他準備專用的嬰兒床。嬰兒床必須有床欄杆,且能上下調節和具有適合的間距。床欄杆能提起並固定是為了防止嬰兒跌落;而能放下是為了便於母親護理或抱起孩子。欄杆之間的距離應比寶寶頭小,但能讓小手伸出,一般在5-6釐米之間較適宜,千萬不要因為怕寶寶有掉出來的危險就把寶寶困在小小的床上,讓寶寶變成了籠裡的小寵物。

不要用電視哄寶寶睡覺

電視機的聲音,或者電視機精彩有趣的東西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讓寶寶更加不容易入睡。晚上儘量配合寶寶的作息保持安靜,並且儘量不要大聲聊天,降低電視聲響。但是可以試著放個輕柔小夜曲、兒歌伴寶寶入眠,甚或爸比媽咪可以自己唱歌給寶寶聽,也有安撫的效果喔!

不要用手摳寶寶的鼻子

寶寶的鼻子有異物要清理的時候,不懂育兒經驗的爸爸或許就會用自己的習慣,把手指伸進寶寶鼻子裡摳,但是寶寶的五官還沒發育成熟,是不可以隨便用手指摳的。結果只會對寶寶的五官造成損傷。到時就後悔莫及了。

正確的辦法應該是濕潤後,再用專用器材把異物吸出。

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網上更有出現了各種爸爸奇葩帶孩子的場景...

所以,儘管爸爸害孩子好處多多,但是遇到這種爸爸可就要注意咯,沒給媽媽省心省力,反倒讓媽媽更加心累外加擔心受怕可就犯不著辣!

總之,父親要有所擔當,不能在養育寶寶這件大事上嚴重缺席,否則您的寶寶之後會“報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