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四川最低調的一座縣級市被稱為“牡丹故鄉、避暑天堂”

都知道四川旅遊資源豐富特別是成都作為很多人到四川旅遊的首先城市,很多外地人都知道成都的都江堰、青城山、寬窄巷子、大熊貓基地,卻很少有外省遊客知道成都下轄還有這麼一座被稱為“牡丹故鄉、避暑天堂、五教彙聚、地質奇觀”的彭州市

彭州市是成都下轄的縣級市,是成都北向交通門戶樞紐,南連新都區、郫都區、西臨國際旅遊名城都江堰市,東壤廣漢市、什邡市。處於成德綿經濟區中心、地處成都平原與龍門山過渡地帶,

山、丘、壩俱全,形成了“五山、一水、四分壩”的自然格局。彭州境內地貌類型大體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的“盆地北部區”, 成渝經濟區發展軸的西北區域合作中心以及成都半小時經濟圈核心區,是成都市規劃發展的四個新型中等工業城市之一和龍門山大熊貓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遊帶的重要組成區域,常住人口77.13萬,面積1421平方公里。

不要小看這座只有77萬人口的縣級市,彭州2016年全市GDP360.7億元,彭州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城市”、“中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百強”、“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西部百強縣”、“四川省十強縣”、“中國家紡名城”、“中國休閒服裝名城”、“四川最具投資價值潛力城市”和“國際友好城市戰略發展獎”等稱號。

彭州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成都下轄的縣級市,彭州同時擁有“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白水河國家森林公園”、“龍門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湔江國家濕地公園”五大國家級旅遊品牌資源。境內擁有白鹿 中法傳統風情小鎮、寶山 太陽灣等AAAA級景區,以及中國三大牡丹觀賞基地之一 丹景山、田園賞花聖地 葛仙山、龍興寺、三昧水、蜀水荷鄉、中華蝴蝶生態城、通濟花海等重點旅遊區。

“牡丹故鄉、避暑天堂、五教彙聚、地質奇觀”構成了彭州四大主體特色旅遊資源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

龍門山古稱茶坪山、湔山,又名龍山,是一座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天下名山。中華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大禹就誕生在龍門山。為紀念大禹“鑿龍門,鑄九鼎,治水患”的偉大功績,該山因名為龍門山。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是馳名中外的龍門山推覆構造帶的縮影,其地層發育豐富,分佈眾多的飛來峰與歐洲阿爾卑斯山飛來峰齊名,具有典型地學意義。公園內還分佈有古冰川遺跡、典型地層剖面等地質遺跡,被地質科學家稱為“地質科學迷宮” 。

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成都最近的一個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為主的自然保護區,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01.5平方公里,白水河保護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神秘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一直受到國內外科學家的密切關注,處於龍門山褶皺帶的中南段,地質上屬於橫斷山東部,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段的典型地貌地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遞增,最低海拔1480米,最高海拔太子城4818米,相對高差懸殊,形成山高坡陡穀窄的地貌特徵。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內氣候適宜大熊貓可食竹的生長(可食竹分佈面積達68.3%以上)。區內水源屬長江支流沱江發源地之一,水力資源極為豐富。那從成都平原突兀而起的險峻高山,雄壯的飛瀑,壯觀 雄異的雲海,絢麗的日出、晚霞,奇妙神異的彩虹約影、佛光神燈,清幽的碧波深潭,尤其是那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和悠久的人文歷史,給人們勾繪出一個集山景、水景、生景、氣景、文景、生物多樣性和地質景觀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

中國三大牡丹觀賞基地之一 丹景山

丹景山座落于沱江之源--湔江南岸,為龍門山八脈,相對高度不大,但是山巒迭翠,風光秀麗,自古就是靈秀獨鐘的西蜀名山,享有丹岳岱宗之稱。漢時即為道家先哲靜修煉丹處,佛都東漸後又為佛道其處之山,寺觀特盛。崇巒架殿,疊嶂營樓,鶴林聖跡,龍泉佛影,就是其真實寫照,令古今人嚮往留戀的還是丹景山的牡丹。丹景山自古就是著名的牡丹觀賞地,肇源無端,唐時即盛,曆五代至大宋盛。洛陽淪陷于金,丹景山為中國唯一著名牡丹觀賞基地,但絕非僅因洛、曹陷落而彰名,最主要的是丹景牡丹盛開于山野崖間,花時倒垂,極具野趣而聞名遐邇,每年四月花期,人們蜂擁而至,朝山、拜佛、賞花,熱鬧非凡,不亞洛陽。以詩為證:“不讓中州獨得豔,傾城千古自流芳。馬龍車水觀丹景,山下形成鬧市場。詩人陸游在牡丹譜中說:“牡丹在中州洛陽第一,在蜀天彭第一。”因此九隴又稱牡丹之鄉。

龍興寺

始建於東晉(337年)初名“大空寺”清末緬甸國王贈送玉佛一尊,印度國王送舍利子《貝葉》、日本國贈送大藏經,古寺由以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寶塔聞名天下。龍興寺中鎮寺之寶為舍利子寶塔,位於寺內正前方,是中國現在僅存的19座 真身舍利佛塔之一,古塔有聯雲:“秋千古塔傳阿育,五代叢林自預知”,以紀其事。寶塔始寺建晉東晉義熙二年(406年),原為天竺僧人曇摩掘義(智洗禪師)所建木結構塔,到五代預知禪師改建為密簷式磚結構塔,青磚壘砌,塔體方形,密簷17級,高35米,68角皆懸馬蹄鈴,是我國最古老的寶塔之一。明未清初塔體從上至下四角分裂,並墜去東北一角,1923年南半部垮塌,僅存西北一角,成為“彭州第一奇觀”。

彭州交通方便成彭快鐵已經投入運營,境內設有 彭州站、步行街站、 彭州南站。從彭州站乘車不到半小時便能抵達成都市區,彭州城區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38公里,驅車40分鐘即可到達。

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成都最近的一個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其生態環境為主的自然保護區,200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01.5平方公里,白水河保護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神秘的地形地貌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一直受到國內外科學家的密切關注,處於龍門山褶皺帶的中南段,地質上屬於橫斷山東部,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段的典型地貌地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遞增,最低海拔1480米,最高海拔太子城4818米,相對高差懸殊,形成山高坡陡穀窄的地貌特徵。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內氣候適宜大熊貓可食竹的生長(可食竹分佈面積達68.3%以上)。區內水源屬長江支流沱江發源地之一,水力資源極為豐富。那從成都平原突兀而起的險峻高山,雄壯的飛瀑,壯觀 雄異的雲海,絢麗的日出、晚霞,奇妙神異的彩虹約影、佛光神燈,清幽的碧波深潭,尤其是那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和悠久的人文歷史,給人們勾繪出一個集山景、水景、生景、氣景、文景、生物多樣性和地質景觀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

中國三大牡丹觀賞基地之一 丹景山

丹景山座落于沱江之源--湔江南岸,為龍門山八脈,相對高度不大,但是山巒迭翠,風光秀麗,自古就是靈秀獨鐘的西蜀名山,享有丹岳岱宗之稱。漢時即為道家先哲靜修煉丹處,佛都東漸後又為佛道其處之山,寺觀特盛。崇巒架殿,疊嶂營樓,鶴林聖跡,龍泉佛影,就是其真實寫照,令古今人嚮往留戀的還是丹景山的牡丹。丹景山自古就是著名的牡丹觀賞地,肇源無端,唐時即盛,曆五代至大宋盛。洛陽淪陷于金,丹景山為中國唯一著名牡丹觀賞基地,但絕非僅因洛、曹陷落而彰名,最主要的是丹景牡丹盛開于山野崖間,花時倒垂,極具野趣而聞名遐邇,每年四月花期,人們蜂擁而至,朝山、拜佛、賞花,熱鬧非凡,不亞洛陽。以詩為證:“不讓中州獨得豔,傾城千古自流芳。馬龍車水觀丹景,山下形成鬧市場。詩人陸游在牡丹譜中說:“牡丹在中州洛陽第一,在蜀天彭第一。”因此九隴又稱牡丹之鄉。

龍興寺

始建於東晉(337年)初名“大空寺”清末緬甸國王贈送玉佛一尊,印度國王送舍利子《貝葉》、日本國贈送大藏經,古寺由以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寶塔聞名天下。龍興寺中鎮寺之寶為舍利子寶塔,位於寺內正前方,是中國現在僅存的19座 真身舍利佛塔之一,古塔有聯雲:“秋千古塔傳阿育,五代叢林自預知”,以紀其事。寶塔始寺建晉東晉義熙二年(406年),原為天竺僧人曇摩掘義(智洗禪師)所建木結構塔,到五代預知禪師改建為密簷式磚結構塔,青磚壘砌,塔體方形,密簷17級,高35米,68角皆懸馬蹄鈴,是我國最古老的寶塔之一。明未清初塔體從上至下四角分裂,並墜去東北一角,1923年南半部垮塌,僅存西北一角,成為“彭州第一奇觀”。

彭州交通方便成彭快鐵已經投入運營,境內設有 彭州站、步行街站、 彭州南站。從彭州站乘車不到半小時便能抵達成都市區,彭州城區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38公里,驅車40分鐘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