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社會支援系統如何解決老人孤獨

段育忠,張莉,黃宇琪,喬見萌,解放軍306醫院,保健辦

在現今中國老齡化的現實局面下,

老年人的孤獨貌似無處安放。老年人沒有自己的生活。“帶孩子”仿佛成為某種意義上自我價值的認可。本應簡單而穩固的家庭關係,變成了三代人幾個家庭共生,由此引發的衝突自然永不止息。

在城市家庭裡,成年夫婦不僅要承擔育兒壓力,職場競爭越發激烈,家庭責任難以兼顧,老年父母的精神空虛根本無法照顧。 在農村,大批年輕人為了尋找工作離開了村莊和父母,

讓老人的生存局面更加孤立無援。老年人抑鬱症屢見不鮮。

現如今,中國獨居老年人口數量增加迅速,不願意融入社區。父母和子女分開住得情況越來越多,當配偶去世後,在世的一方往往獨自生活。對孝順的期待往往會使無法感受到子女孝順的人覺得丟臉或孤獨,

許多人在需要鄰里伸出援手時卻不願求助。即使子女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但如果沒有和老人實質的交流,也是一種社會孤立。在過去的10年間,55-80歲人群獨自生活者增加50%。84%很少或從不參加社會活動。這或許成為老人不能好好照顧自己的原因。

當人進入老年階段,需要與其他人基本的交流互動。研究結果發現,社交孤立和感覺孤獨使老年人死亡風險增加26%。

孤獨不僅可憐,而且確實危害健康,增加早逝風險。我們需要提早瞭解老年人面臨的社會孤立狀況,減少悲劇發生。

如何評估社會支援系統。評估老人社會功能及他們的社會支援系統的目的,就是評估他們的社會支援數量和品質是否足夠,

老人對家庭和社會支援系統數量和品質的感知和期待如何等。

社工可詢問:

老人是否可以決定每天做些什麼,認識老人自己的世界觀。

瞭解老人的社會關係、老人是否仍有參與社交活動?

受評估的老人是否感到孤獨沒有與他人交往,想有多些人際交往及與他人接觸?

老人是否會探望親友、或參與老人中心聚會、社區活動、購物、甚至看電影等?

老人若想多些外出活動,

會有什麼障礙?

並非所有老人都想社交,不論他有沒有家人,若老人希望花點時間獨處,我們也應尊重他的意願。若老人對現狀不滿,真心希望多與人交往接觸,社工就要協助他們,有些老人非常安于獨處,並不認為自己孤獨。

許多喪偶的老人膝下無子,在喪偶前,社交圈子己經很狹窄,而這部分老人是最有可能受到非自願隔離的群體。社工有必要認定及意識到這些打擊 (身體、情緒、財政、社交),會嚴重影響老人的生活品質 。

評估老人社會支援系統的質與量

評估社會支援系統,要協助老人找出老人生命中擔任重要角色的家人或朋友。我們能以老人為中心,畫出多層同心圏,在最近中心的同心圈,請老人寫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名字,如至親的家人和至密的朋友。在第二、第三層同心圈,則請老人寫下關係較為疏遠的人物。然後再請老人指出多久才會與上述每位親友見面和傾談。

人際關係同心圈示意圖

老人重要的人際關係,如親朋好友等,以圖像顯示其關係疏密,這人際關係圏能夠:

補足老人口述關於人際交往接觸的程度

找出誰人正在或能夠為老人提供實質和情緒支援。

弄清是誰為老人提供經濟、家務和雜務上的幫助

與實質支援相比,情緒支援較為重要,家人和摯友的聯繫和支援是極為重要。老人是獨居,或與配偶或子女同住;彼此關係是否良好都影響老人的情緒健康和社會支援。

研究顯示,家庭關係惡劣是老人抑鬱及焦慮的源頭,原因是老人害怕在需要之時不能從家人處得到支援。當有問題出現,或需要向人傾訴時,老人找的是誰?有沒有可以傾訴煩惱和困擾的知己?女性往往較為善於處理這種狀況,主要原因是女性較會開拓和維繫自己的社交網路。就算只有一位感情親密的好朋友,已能幫助老人,消除孤單的痛苦,繼續感到與外界有所連系。

若老人的家庭關係令人擔憂,社工便需要考慮介入,例如通過家庭治療,輔導老人或家人。又或者以支援小組和其他家庭為本的介入方式,説明老人及家屬,處理關係問題。

評估社會支援,常用的工具就是Lubben社會網路量表-改良版 (Lubben Social Network Scale, Revised)。此項量表是既簡單又常用的工具。Lubben社會網路量表共包含12條問題,包括三個不同的量表,即家用網路、朋友網路、和互相依靠的社會支援。根據Lubben的研究,家用網路和朋友網路各包括三個條目,互相依靠的社會支援包括四個條目。

Lubben社會網路量表可以作為訪問問卷使用。如果受測試者有足夠的教育水準和良好的合作態度,該量表也可以由受測試者自己填寫。

Lubben社會網路量表10條問題回答的計分方法如下:

家人和親戚/朋友的人數為0計0分,1人計1分,2人計2分,3-4人計3分,5-8人計4分,9人以上計5分。

與家人和親戚/朋友的聯繫頻率,少於一個月一次計0分,一個月一次計1分,一個月二至三次計2分,一個星期一次計3分,一個星期幾次計4分,每天一次計5分。

與家人和親戚/朋友/鄰居的互相幫助,從來沒有計0分,很少計1分,有時候計2分,時常計3分,經常計4分,每次都是如此計5分。

居住安排,獨居計0分,與沒有親屬關係的人 (home helper),一起住計1分,與家人、親戚或朋友一起住計4分,與配偶一起住計5分。

按照上述計分方法,Lubben社會網路量表的得分範圍在0-60分之間。得分越低,表明社會網路越有限,與社會隔離的可能性越大。根據研究,Lubben建議以19分作為臨界值,用來篩選社會網路可能極為有限的老人,並認為量表得分等於或小於19分者,可能面臨與人隔離 (social isolation) 的危險,且得分越低,危險越大。

會嚴重影響老人的生活品質 。

評估老人社會支援系統的質與量

評估社會支援系統,要協助老人找出老人生命中擔任重要角色的家人或朋友。我們能以老人為中心,畫出多層同心圏,在最近中心的同心圈,請老人寫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名字,如至親的家人和至密的朋友。在第二、第三層同心圈,則請老人寫下關係較為疏遠的人物。然後再請老人指出多久才會與上述每位親友見面和傾談。

人際關係同心圈示意圖

老人重要的人際關係,如親朋好友等,以圖像顯示其關係疏密,這人際關係圏能夠:

補足老人口述關於人際交往接觸的程度

找出誰人正在或能夠為老人提供實質和情緒支援。

弄清是誰為老人提供經濟、家務和雜務上的幫助

與實質支援相比,情緒支援較為重要,家人和摯友的聯繫和支援是極為重要。老人是獨居,或與配偶或子女同住;彼此關係是否良好都影響老人的情緒健康和社會支援。

研究顯示,家庭關係惡劣是老人抑鬱及焦慮的源頭,原因是老人害怕在需要之時不能從家人處得到支援。當有問題出現,或需要向人傾訴時,老人找的是誰?有沒有可以傾訴煩惱和困擾的知己?女性往往較為善於處理這種狀況,主要原因是女性較會開拓和維繫自己的社交網路。就算只有一位感情親密的好朋友,已能幫助老人,消除孤單的痛苦,繼續感到與外界有所連系。

若老人的家庭關係令人擔憂,社工便需要考慮介入,例如通過家庭治療,輔導老人或家人。又或者以支援小組和其他家庭為本的介入方式,説明老人及家屬,處理關係問題。

評估社會支援,常用的工具就是Lubben社會網路量表-改良版 (Lubben Social Network Scale, Revised)。此項量表是既簡單又常用的工具。Lubben社會網路量表共包含12條問題,包括三個不同的量表,即家用網路、朋友網路、和互相依靠的社會支援。根據Lubben的研究,家用網路和朋友網路各包括三個條目,互相依靠的社會支援包括四個條目。

Lubben社會網路量表可以作為訪問問卷使用。如果受測試者有足夠的教育水準和良好的合作態度,該量表也可以由受測試者自己填寫。

Lubben社會網路量表10條問題回答的計分方法如下:

家人和親戚/朋友的人數為0計0分,1人計1分,2人計2分,3-4人計3分,5-8人計4分,9人以上計5分。

與家人和親戚/朋友的聯繫頻率,少於一個月一次計0分,一個月一次計1分,一個月二至三次計2分,一個星期一次計3分,一個星期幾次計4分,每天一次計5分。

與家人和親戚/朋友/鄰居的互相幫助,從來沒有計0分,很少計1分,有時候計2分,時常計3分,經常計4分,每次都是如此計5分。

居住安排,獨居計0分,與沒有親屬關係的人 (home helper),一起住計1分,與家人、親戚或朋友一起住計4分,與配偶一起住計5分。

按照上述計分方法,Lubben社會網路量表的得分範圍在0-60分之間。得分越低,表明社會網路越有限,與社會隔離的可能性越大。根據研究,Lubben建議以19分作為臨界值,用來篩選社會網路可能極為有限的老人,並認為量表得分等於或小於19分者,可能面臨與人隔離 (social isolation) 的危險,且得分越低,危險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