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朵媽幫幫幫」寶寶半歲了,在家帶娃 V.S. 去上班

Q:朵媽,看到你發的那個樂樂等你回家的視頻,超級可愛,寶寶都等一天了哦!

我想說,育兒嫂帶娃是可以解決寶寶的吃喝冷暖,可是早期教育上,她們的文化素養,自身修養,和作為白領女性的麻麻們是沒法比的。

我的觀點可能有些片面了,不喜勿噴。

其實我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寶寶6個月,我得到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但是因為不放心把寶寶就這樣交給育兒嫂,家裡老人也幫不上忙,最後只好放棄。

但總歸要有一個deadline的,不能一直這樣帶下去,我想知道你在把樂樂放心交給育兒嫂方面是怎樣的觀點?我想很多人都有我這樣的問題,希望讀到你的文章,

或大家都聊聊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方案。謝謝!

朵 媽 回 複

我身邊的女朋友們,當了媽以後,寶寶還在嬰兒期沒有進幼稚園的,有這樣幾種生活狀態:

1、 全職在家帶孩子,有或沒有阿姨幫忙;

2、 夫妻倆在城市工作,孩子在老家由老人帶;

3、 上班,和老人同住或離得近,

孩子白天老人帶,晚上自己帶;

4、 上班,和老人同住,娃由阿姨帶,自己每天有親子陪伴時間。

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成員結構不同、每個人自己的上班意願程度不同、這些因素排列組合,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關於如何帶娃的選擇。

聊到這個問題,不免要談及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排除兩種極端的情況,家境特別富裕,有兩輩子也花不完的錢和N多不動產;另一種就是必須夫妻雙方都有收入才能維持生活的,

前者可以任性,後者基本沒得可選。大多數家庭是介於這兩者之間,有選擇才有糾結。

沒有一種方式是完美的,我們都是根據“得失”在選擇,“趨利避害”的本能會幫我們找到當下最有利的方式。

不管因為有了娃,你選擇怎樣的生活,只要你在其中找到意義就好。同時,每一種帶娃生活也一定會有困難和快樂,等著我們去體驗。

我自己是屬於上述第4種狀態。

我在生下樂樂後,沒有一天徹底離開過我心愛的工作,月子做了3個星期,我就去上班了。不讓我上班對於我實在是一種折磨,而不是犒賞。這一切都是我在懷上樂樂以後,就計畫好的(如果在生娃前可以和老公把帶娃這件事計畫好,能省掉很多將來的糾結)。我的月嫂是樂樂的第一個育兒嫂,帶娃10個月,後來因家中有事而回老家,於是我重新物色了一位育兒嫂,
目前,我對我家的育兒嫂總體還是滿意的。

關於育兒嫂的選擇,我建議到靠譜的仲介找持證上崗的育兒嫂。如果可以的話,儘量找一個經驗豐富,工資在平均值以上的,這樣對寶寶會更好。我覺得絕大多數育兒嫂是善良的,只是方式方法以及認知可能會和我們不一樣。

和寶寶相伴,照顧和教育孩子,重在品質,而非時間數量。在我的朋友裡,很多在努力工作的媽媽,陪娃的時間僅限於下班後到寶寶睡覺前,以及週末,但是她們的娃,都教育得挺好。所以我覺得,給孩子最大影響的一定是父母。只要你給孩子的陪伴,品質夠高,就不用太擔心時間上的數量。

順便再聊一下,對於不管是育兒嫂還是其他家人,幫忙帶寶寶,自己總覺得不放心這件事吧。其實當我們特別在意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會變得不容許瑕疵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有了孩子以後會使夫妻關係變得緊張,甚至於家庭矛盾被激化。

在帶娃這件事上,出於對寶寶的愛,我們常在不自覺地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著自己,生怕稍有差池對寶寶造成不利。其實,孩子的成長,自會按著老天給的天賦秉性來,而不是我們處處小心翼翼就可以掌控得了的。我們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照顧寶寶的日常瑣事有沒有達到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大條一點、寬容一點,所換來的和睦的家庭氣氛,對寶寶才是最重要的。

以及週末,但是她們的娃,都教育得挺好。所以我覺得,給孩子最大影響的一定是父母。只要你給孩子的陪伴,品質夠高,就不用太擔心時間上的數量。

順便再聊一下,對於不管是育兒嫂還是其他家人,幫忙帶寶寶,自己總覺得不放心這件事吧。其實當我們特別在意一件事,或者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會變得不容許瑕疵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有了孩子以後會使夫妻關係變得緊張,甚至於家庭矛盾被激化。

在帶娃這件事上,出於對寶寶的愛,我們常在不自覺地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著自己,生怕稍有差池對寶寶造成不利。其實,孩子的成長,自會按著老天給的天賦秉性來,而不是我們處處小心翼翼就可以掌控得了的。我們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照顧寶寶的日常瑣事有沒有達到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大條一點、寬容一點,所換來的和睦的家庭氣氛,對寶寶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