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400多年前他“一人滅一國”痛扁印度,創造空前絕後的神話

1400多年前,有一個叫做王玄策的中國人締造了 “一人滅一國”的神話,而其所滅就是至今仍對我大中國狂吠不止的印度阿三國。

王玄策畫像(來自網路)

西元七世紀,因為玄奘大師的西行取經之路,中國人開始對這個南亞國家有了瞭解,玄奘在天竺期間,得到了中天竺摩揭陀國(現印度比哈爾邦邦一帶)戒日王的賞識。戒日王聽到玄奘介紹大唐國富民強的盛況,對大唐有了羡慕之心,便於西元641年遣使赴長安,同時唐朝也派使臣回訪中天竺,

兩國開始建立密切關係。

西元643年,唐太宗派了一個22人的使團,護送戒日王使團回國。王玄策作為副使出使天竺。此次出使前,王玄策只是融州黃水縣縣令,這是他的第一次出使生涯,過程也很順利。成功到達摩揭陀國的曲女城——這正是玄奘功成名就的地方。王玄策等人受到了戒日王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招待。王玄策等人在天竺各地和印度平原上四處遊覽,熟悉了當地的地理情況,

也促成了第二次出使和自己名留千古的“一人滅一國”神話。

西元647年,唐太宗命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第二次出使天竺誰知此時卻徒增變故,是時與唐朝友好的摩揭陀國戒日王去世後,國內叛臣阿羅順那自立為王,國中大亂。並派2000兵馬在邊境上截殺伏擊唐朝使臣團隊。王玄策和蔣師仁在戰鬥中拼死殺出,其餘全部被殺

王玄策發誓要報仇,

他和蔣師仁一路策馬北上,沿著今天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進入吐蕃境內。而此時正是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唐蕃蜜月期。而且松贊干布還娶了尼泊爾公主,大家關係不錯,於是王玄策就是吐蕃和尼泊爾借兵報仇。

並借到尼泊爾兵7000,吐蕃兵1200名,王玄策自任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然後帶軍直逼摩揭陀國。

王玄策大軍到達北天竺的茶博和羅城外,用“火牛陣”一仗擊潰摩揭陀國數萬象軍,

然後帶兵猛攻茶博和羅城,並在阿羅順棄城逃跑後。王玄策在後邊一路追殺,斬殺天竺兵三千多,俘虜了上萬。落入恒河溺死了上萬。對於當時人口不多的摩揭陀國來說,這次是滅頂之災、

逃到東印度的阿羅順那被迫向東天竺王屍鳩摩求救,

自己也收集些散兵殘將,謀劃反攻。

結果再次戰鬥的結果是王玄策一舉全殲阿羅順那殘部,活捉了阿羅順那。王玄策帶著自己的萬名唐朝“外籍兵團”在中印度平原縱橫馳騁,所向無敵,強悍的戰鬥力迫使東天竺王屍鳩摩慌忙送了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王玄策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王玄策這才罷兵回朝述職。同時將擒獲的俘虜阿羅順押回長安。

日本人眼中的大唐極盛疆域圖

王玄策作為外交使臣,憑藉身後大唐的強大威懾力和出眾的的個人才能,憑藉來的“外籍兵團”就能夠在印度平原上所向無敵,創造“一人滅一國”的奇跡,其功績比肩于東漢的班超。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由古至今,無論何國何虜,敢犯中華者,雖遠必誅!

日本人眼中的大唐極盛疆域圖

王玄策作為外交使臣,憑藉身後大唐的強大威懾力和出眾的的個人才能,憑藉來的“外籍兵團”就能夠在印度平原上所向無敵,創造“一人滅一國”的奇跡,其功績比肩于東漢的班超。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驕傲。

由古至今,無論何國何虜,敢犯中華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