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空軍與美軍差距到底有多大?美專家說的話是否是在強詞奪理?

殲-20這次是終於確認服役了!

在3月9日晚《軍事新聞》報導中,

中國權威軍事節目終於證實:”殲-20戰鬥機與運-20運輸機以及轟-6K轟炸機一道加入解放軍空軍序列!“雖然,殲-20進入部隊展開試訓已經是2016年的事情,可僅僅過去不到1個季度,就公開證實了五代機(美俄在2015年就統一了這一口徑,通用五代機說法)殲-20服役的消息,足以說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自信程度,這確實是個極大的好消息。

小圖既為美國防專家:大衛·馬宗達 背後很像是美軍“空軍一號”

自然,殲-20服役得以證實,引得多國專家紛紛解讀,不過最為關注的還是美國人。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的防務專家,大衛·馬宗達卻並不看好殲-20,甚至認為殲-20的“匆忙服役”是為了應對的美軍的F-35的龐大攻勢,中美空軍之間的差距已經再度被拉大。

那麼,他說的有道理嗎?還是美國人這次又是在強詞奪理?

在這篇發表在2017年3月11日《國家利益》週刊網站首頁的上的,名為《F-35如此之多引得中國擔憂 隨即服役了自己的隱身戰機》一文中。這位美國防務專家用了一個很不客氣的詞:“Fear”,字面翻譯最淺顯的是”擔憂“,引申的意思則是“畏懼,敬畏,感到害怕”。在這篇文章開篇,大衛就指出:中國的殲-20戰鬥機雖然已經被證實服役,但是仍然需要在大批量服役之前克服重重技術障礙,

例如:發動機。當然,美國人這個開篇詞這個也算老調重彈,因為現在公開試飛的殲-20戰鬥機使用的都是基於AL-31FN改進的99M1發動機,而一直“只聞其聲 不見其機”的WS-15發動機,還尚未見在殲-20上進行裝機試飛。

美國人一直認為F-35比殲-20強 不過實際呢?不交手 誰也說不好

這位元美國專家還引述報導稱,“有內部人士在談及殲-20時,說其還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比如WS-15發動機、控制系統、隱身塗層、紅外感測器可靠性的等等問題。而中國在此時宣佈服役殲-20服役,則是因為美國的F-35戰鬥機已經成為了亞洲未來的主力戰機。中國迫切需要儘快展示自己的成就“據此,戴夫認為,中國目前的殲-20戰鬥機仍然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達到可用,

這一點通過洛馬的F-22的實際測試到服役流程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美國的F-35戰鬥機的量產型已經到了第200架,而且已經在亞太區域進行了有效的部署。而中國殲-20戰鬥機公開的數量不會超過20架,而且首批次服役的不會超過4架,200:4,美國空軍仍然掌握著數量優勢,更別說還有隱身能力更好的F-22“猛禽”戰鬥機隨時可以支援。

F-35現在有個數量優勢 但是並不是絕對優勢!

綜上所述,戴夫認為,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品質上,美空軍都擁有極大的優勢地位,中國空軍在短期仍然跟美國空軍有較大差距。當然,美國人並不是一味否定,戴夫認為中國空軍在擁有殲-20之後,可以配合“霹靂-15”中長程空對空導彈,對美軍的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等節點目標展開“狩獵行動”。在文章最後,戴夫引用了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的湯姆·葛列格上校的話稱“美國空軍正在分析潛在敵人(特指中國空軍)他們會做什麼,然後美軍再提升自己的能力,確保美軍隨時可以執行戰場任務,並獲得勝利。“

F-35的脈動式生產線使得其量產速度大幅度提升

從美國人這番話來看,對殲-20的作戰任務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定位:並非跟美軍直接空戰,主要打擊美軍節點目標,但是數量上不足。不得不說美軍的理解是比較準確的,但有一點說錯了!那就是”數量不足“是絕對難不倒中國空軍的。F-35能夠造的這麼快,很大原因是因為F-35採用了脈動式組裝生產線,簡而言之就是像生產汽車一樣生產戰鬥機。而這項技術應用到戰鬥機總裝中,只有美國才算成功,也只有美國才有這麼大量的需求。

不過中國相關技術和管理也已經成功 傳統一架架組裝的模式已經成為過去

不過,中國即將挑戰這項只有美國才成功的專案。根據中國南方飛機製造公司在2016年的內部表彰會上透露的消息來看,適用於殲-20的脈動式生產線及配套的管理辦法已經全部成型。根據美國F-35的實際效能,最大產能下可以確保年產360架,而中國以現有生產線數量計算,也至少可以確保年產200架的最大產能。並且,美軍實際能夠投入到亞太區域的F-35和F-22,再算上盟友的總數到了2020年,也不會超過50架。而中國殲-20到2020年爆發式生產,至少能夠到達100-200架的目標。因此,美國的數量優勢也會在亞太被抹平,甚至是顛覆!到時候,亞太的天空到底有誰掌握,不妨拭目以待!

全文結束,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建設性互動建議,您關心的也是我們關注的!

F-35現在有個數量優勢 但是並不是絕對優勢!

綜上所述,戴夫認為,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品質上,美空軍都擁有極大的優勢地位,中國空軍在短期仍然跟美國空軍有較大差距。當然,美國人並不是一味否定,戴夫認為中國空軍在擁有殲-20之後,可以配合“霹靂-15”中長程空對空導彈,對美軍的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等節點目標展開“狩獵行動”。在文章最後,戴夫引用了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的湯姆·葛列格上校的話稱“美國空軍正在分析潛在敵人(特指中國空軍)他們會做什麼,然後美軍再提升自己的能力,確保美軍隨時可以執行戰場任務,並獲得勝利。“

F-35的脈動式生產線使得其量產速度大幅度提升

從美國人這番話來看,對殲-20的作戰任務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定位:並非跟美軍直接空戰,主要打擊美軍節點目標,但是數量上不足。不得不說美軍的理解是比較準確的,但有一點說錯了!那就是”數量不足“是絕對難不倒中國空軍的。F-35能夠造的這麼快,很大原因是因為F-35採用了脈動式組裝生產線,簡而言之就是像生產汽車一樣生產戰鬥機。而這項技術應用到戰鬥機總裝中,只有美國才算成功,也只有美國才有這麼大量的需求。

不過中國相關技術和管理也已經成功 傳統一架架組裝的模式已經成為過去

不過,中國即將挑戰這項只有美國才成功的專案。根據中國南方飛機製造公司在2016年的內部表彰會上透露的消息來看,適用於殲-20的脈動式生產線及配套的管理辦法已經全部成型。根據美國F-35的實際效能,最大產能下可以確保年產360架,而中國以現有生產線數量計算,也至少可以確保年產200架的最大產能。並且,美軍實際能夠投入到亞太區域的F-35和F-22,再算上盟友的總數到了2020年,也不會超過50架。而中國殲-20到2020年爆發式生產,至少能夠到達100-200架的目標。因此,美國的數量優勢也會在亞太被抹平,甚至是顛覆!到時候,亞太的天空到底有誰掌握,不妨拭目以待!

全文結束,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建設性互動建議,您關心的也是我們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