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這四句家訓影響了整個家族

前段時間,一篇《月薪三萬,還是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家長朋友圈熱傳。

文章主人公是一位媽媽,任職某企業高管,月薪三萬有餘,再加上夫妻雙方共同財產,按理說小日子過得應該不錯,最近卻連逛街買件衣服都不敢出手,原因竟然是孩子放暑假了。

這位媽媽大概列了下孩子暑假帳單:

一趟美國遊學,10天20000元;

暑假在家需要請阿姨照顧,5000元;

7月份鋼琴考級,每週需要上兩節鋼琴課,200元一節,一共2000元;

老是在家不好,需要鍛煉,又報了個游泳班2000元;

臨近開學,英語、奧數、作文3科培訓班6000元。

父母望子成龍,樂於為孩子們創造一切好的物質條件,渴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這背後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對他們的規劃和引導,但教育過程中比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人生的財富。

“財富”在字典中的解釋是:具有價值的東西。孩子自身具備的素質和品格,才是他們創造一切真實財富的資本。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這樣一個人,他不曾為後代留下多少珠寶,但他言傳身教,用自己的德行影響著家族中一代代人。

1

他被譽為“晚清第一名臣”、“官場楷模”,他力挽狂瀾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興”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學問、文章兼收並蓄,

實現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譽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他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國藩曾教育兒子曾紀澤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曾家後世再不要出帶兵打仗的人。他流傳至今的四句遺囑,令人感悟頗多:

一曰慎獨則心安

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二曰主敬則身強

內而專靜統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工夫也;出門如見大賓,使民為承大祭,敬之氣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聰明睿智,皆由此出。莊敬日強,

安肆日偷。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則身體之強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則人悅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我與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愛物,是於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於尊官厚祿,高居人上,則有拯民溺救民饑之責。讀書學古,粗知大義,即有覺後知覺後覺之責。孔門教人,莫大於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於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數語。立人達人之人有不悅而歸之者乎。

四曰習勞則神欽

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饈,衣必錦繡。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古之聖君賢相,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為一身計,則必操習技藝,磨練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後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為天下計,則必己饑己溺,一夫不荻,引為余辜。大禹、墨子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勞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祗欽仰,逸則無補於人而神鬼不歆。

曾氏家族是歷史上數得著的侯門望族,出現了一代代傑出人物。

其子曾紀澤在曾國藩死後才承蔭出仕,從事外交;曾紀鴻一生鑽研數學;孫子曾廣鈞中進士後,終老翰林;曾孫、玄孫輩中大都出國留學,曾氏後代子孫沒有一個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極少有人出仕。

曾紀澤(1839年12月7日—1890年4月12日)

在外交方面

曾國藩之子曾紀澤以駐英、法大臣兼駐俄大臣的身份,於1879年赴俄談判,據理力爭,收回伊犁南境地區五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曾紀鴻(1848年~1881年)

數學方面

曾國藩次子曾紀鴻是當時著名的數學家,有《對數詳解》、《圓率考真圖解》、《粟布演草》等著作行世。

文化藝術方面

曾國藩的曾孫曾昭杭,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畢業,從事美術教育,1949年前曾任長沙華中美術學校校長。

醫學方面

曾寶菡,她是曾國藩之曾孫女,廣濟醫學院畢業,獲博士學位,曾任廣濟醫學院兒童骨科部主任。曾憲森是曾國藩的玄孫,曾在湘雅醫學院任教,其女兒沈一(隨母姓),北京海澱醫院護士長。曾國藩直系六代,從事醫務工作者多達18人。

曾家後裔恪遵先祖遺言,遠離爾虞我詐鉤心鬥角的政界、軍界,潔身自好,大隱於世,實現了曾氏“長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遺願。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請記得點贊訂閱打賞~

莫要於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數語。立人達人之人有不悅而歸之者乎。

四曰習勞則神欽

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饈,衣必錦繡。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古之聖君賢相,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為一身計,則必操習技藝,磨練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後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為天下計,則必己饑己溺,一夫不荻,引為余辜。大禹、墨子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勞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祗欽仰,逸則無補於人而神鬼不歆。

曾氏家族是歷史上數得著的侯門望族,出現了一代代傑出人物。

其子曾紀澤在曾國藩死後才承蔭出仕,從事外交;曾紀鴻一生鑽研數學;孫子曾廣鈞中進士後,終老翰林;曾孫、玄孫輩中大都出國留學,曾氏後代子孫沒有一個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極少有人出仕。

曾紀澤(1839年12月7日—1890年4月12日)

在外交方面

曾國藩之子曾紀澤以駐英、法大臣兼駐俄大臣的身份,於1879年赴俄談判,據理力爭,收回伊犁南境地區五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曾紀鴻(1848年~1881年)

數學方面

曾國藩次子曾紀鴻是當時著名的數學家,有《對數詳解》、《圓率考真圖解》、《粟布演草》等著作行世。

文化藝術方面

曾國藩的曾孫曾昭杭,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畢業,從事美術教育,1949年前曾任長沙華中美術學校校長。

醫學方面

曾寶菡,她是曾國藩之曾孫女,廣濟醫學院畢業,獲博士學位,曾任廣濟醫學院兒童骨科部主任。曾憲森是曾國藩的玄孫,曾在湘雅醫學院任教,其女兒沈一(隨母姓),北京海澱醫院護士長。曾國藩直系六代,從事醫務工作者多達18人。

曾家後裔恪遵先祖遺言,遠離爾虞我詐鉤心鬥角的政界、軍界,潔身自好,大隱於世,實現了曾氏“長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遺願。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毋揠毋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請記得點贊訂閱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