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暑去涼來,今日立秋!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

本文專家:

王桂真,國家一級營養師,一級健康管理師

黃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

今日,我們迎來了秋天的的第一個節氣,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

“秋”指的是暑去涼來,也有指作物快要成熟之意。

立秋是秋天的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而秋季是天氣由暖轉涼的過渡性季節,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

立秋·詩意

在歷代人眼中,秋,都是一個代表美的符號。

劉禹錫贊秋詠秋之作《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營造出的遼闊而富有生機的畫面,引人奮發向上。

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一幅流動著的壯美圖畫,更是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自然的哲學之美。

而劉言史《立秋》中的:“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把一個金燦燦的季節悄然而來的畫面,描寫得惟妙惟肖。

立秋·三候

初候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

不同於暑天的熱風,讓人感到絲絲涼意。

二候白露降:由於晝夜溫差加大,室外植物上凝結了露珠,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三候寒蟬鳴:此時的寒蟬因秋天的到來感陰而鳴。

立秋·常識

雖然節氣已經步入“立秋”,但真正意義上的秋天其實還沒有到來。

季節的劃分要根據“候平均溫度”來判斷,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能算得上秋天。

而且中國疆土遼闊,各地區的氣候有差別。尤其是此節氣內,南方地區才剛剛告別台風雨季節,更加酷熱難耐。因此中國醫學把自“立秋”至“秋分”的這段時期稱為“長夏”。

立秋·習俗

啃秋

啃秋又稱“咬秋”,意思是在炎熱的夏日把“秋”咬住。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一家人三五成群圍在一起啃西瓜,就是“啃秋”了。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啃秋”也意在抒發豐收的喜悅之情。

貼秋膘

人們在在立秋這天懸秤稱人,

把立秋的體重和立夏時做對比。夏天人們普遍缺乏食欲,而一到立秋,便紛紛胃口大開,於是用“貼秋膘”的辦法彌補夏天損失的美味。於是在立秋這天要吃燉肉、燒肉、烤肉等各種各樣的肉來“以肉貼膘”。

食秋桃

浙江一帶有立秋食秋桃的說法。立秋當天每個人要吃一顆桃,吃完把桃核留下,等到除夕時,再偷偷把它丟在火爐裡燒成灰,人們認為這樣可以在新的一年裡免除瘟疫。

秋社

秋社起源於漢代,是祭奠土地神的日子。在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恰逢收穫結束,百姓紛紛在這一天祭神答謝。時至今日,許多地方還保留了“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習俗。

秋忙會

秋忙會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濟貿易交流大會,人們再次交流生產工具、交換糧食和生活用品、變賣牲口等。大會期間還會上演跑馬、耍猴、戲劇等文藝節目。

立秋·養生

防寒防燥

立秋後雖然天氣仍然炎熱,但早晚溫差變大,虛弱人群應避免早晚寒氣。另外,立秋後天氣乾燥,應多食用清熱、潤燥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梨等。

調養起居

立秋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應避免賴床和熬夜,保持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習慣。早臥可收斂陽氣,早起可舒展肺氣。

合理添衣

立秋之後天氣變化多端,應正確增減衣裝。古人講究“春捂秋凍”,不要太早穿長袖、加外套,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這樣反而容易致病。

適當運動

立秋氣溫漸涼,比炎熱的酷暑天氣更適合運動。爬山、慢跑等運動都很適合秋季進行。但要注意,爬山時應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上下山時可適量增減衣服來適應溫度。

養護脾胃

立秋時大家都忙著“貼秋膘”,但此時天氣仍然炎熱,因此還需注意養護脾胃,防止胃腸疾病。儘量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飲暴食。建議食用健脾胃的薏米、蓮子、冬瓜等。

不要貪涼

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氣溫較低,不要長時間吹空調、風扇,夜間也最好不適用涼席,以免出現局部酸痛、腹瀉等症狀。另外,受涼時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也很容易復發。

吃完把桃核留下,等到除夕時,再偷偷把它丟在火爐裡燒成灰,人們認為這樣可以在新的一年裡免除瘟疫。

秋社

秋社起源於漢代,是祭奠土地神的日子。在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恰逢收穫結束,百姓紛紛在這一天祭神答謝。時至今日,許多地方還保留了“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習俗。

秋忙會

秋忙會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濟貿易交流大會,人們再次交流生產工具、交換糧食和生活用品、變賣牲口等。大會期間還會上演跑馬、耍猴、戲劇等文藝節目。

立秋·養生

防寒防燥

立秋後雖然天氣仍然炎熱,但早晚溫差變大,虛弱人群應避免早晚寒氣。另外,立秋後天氣乾燥,應多食用清熱、潤燥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梨等。

調養起居

立秋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應避免賴床和熬夜,保持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習慣。早臥可收斂陽氣,早起可舒展肺氣。

合理添衣

立秋之後天氣變化多端,應正確增減衣裝。古人講究“春捂秋凍”,不要太早穿長袖、加外套,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這樣反而容易致病。

適當運動

立秋氣溫漸涼,比炎熱的酷暑天氣更適合運動。爬山、慢跑等運動都很適合秋季進行。但要注意,爬山時應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上下山時可適量增減衣服來適應溫度。

養護脾胃

立秋時大家都忙著“貼秋膘”,但此時天氣仍然炎熱,因此還需注意養護脾胃,防止胃腸疾病。儘量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飲暴食。建議食用健脾胃的薏米、蓮子、冬瓜等。

不要貪涼

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氣溫較低,不要長時間吹空調、風扇,夜間也最好不適用涼席,以免出現局部酸痛、腹瀉等症狀。另外,受涼時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也很容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