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易果再獲天貓20億投資背後:如何實現生鮮電商“朝發夕食”目標

擁有資金優勢、流量優勢和佈局基礎設施的戰略眼光,

易果生鮮(以下簡稱“易果”)已在生鮮電商的賽道上“一騎絕塵”。

8月3日,作為國內最大的全品類生鮮運營平臺,易果集團宣佈獲得來自阿裡巴巴的3億美元D輪融資。此前,阿裡已參與易果三輪融資,而這次,雙方宣稱將進一步深入合作。

成立于2005年的易果生鮮,正由生鮮垂直電商逐漸轉型為全鏈條生鮮運營平臺。如今,易果生鮮逐步發展,覆蓋了自營管道(易果生鮮官網、天貓旗艦店),

獨家運營管道(天貓超市生鮮館、蘇鮮生),以及新零售管道(淘寶便利店、閃電購等)。

對於此次融資,易果方面稱將主要用於旗下安鮮達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擴張。易果與阿裡的深度合作也在進一步升級:除了獨家運營天貓超市生鮮館,該公司還開始為天貓生鮮大盤商家提供冷鏈物流服務,之後還會將自己的“基礎設施”進一步開放給行業。

這背後,是易果與其它生鮮垂直電商截然不同的模式——它在2016年正式升級為易果集團,

旗下核心業務包括電商、供應鏈和安鮮達冷鏈物流,分屬三家公司;阿裡生態提供巨大前端流量支撐,易果把業務重心放在了基礎設施建設上;易果還宣佈將自己的生鮮運營能力,通過標準化和模組化的形式開放。

在阿裡生態體系的籠罩下,易果生鮮已然長成一個龐然大物。但它的業務“邊界”會拓展到哪裡,

又會如何建設自己的“核心”?

深度擁抱阿裡生態

在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靖捷看來,易果生鮮首先會與天貓超市持續融合,並為天貓平臺上的生鮮品牌商提供更多運營解決方案,比如安鮮達提供冷鏈物流服務。這樣也可以提高天貓生鮮的原產地採購能力、供應鏈能力和配送能力。

靖捷還表示:“易果和安鮮達將根植于阿裡的全球、農村這兩張網,做成生鮮行業專業網。

結合阿裡的生態佈局,未來所有的旗艦店、貓超、合作夥伴,都能享受到這張網提供的能力。”

易果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曄則坦言,易果和阿裡一直在做融合。除了前端運營方面的融合外,在後端也在不停加深合作。易果的三個主要業務模組,包括前端線上電商運營、後端供應鏈和冷鏈物流,這三塊都在全面和阿裡進行融合。

除了持續加碼天貓超市,易果生鮮還在服務天貓生鮮大盤商家,

目前服務物件達2000-3000家,其中核心為500家,每天7000單左右。在物流上,安鮮達系統也已與菜鳥網路對接,資料全面共用。

易果生鮮同時也在與農村淘寶對接,試圖發掘更多國內原產地優質農產品,而村淘在全國2000個以上行政縣具有網點。“7月搞了活動一天賣了12萬份西域蜜瓜,還有三門峽等地區的特色農產品也在對接。”張曄說。

另外,易果與天貓的海外直采和聯采計畫也已開始先行嘗試。

除了以上這些以外,易果生鮮也在為阿裡巴巴新零售一號工程“盒馬鮮生”,以及同為阿裡投資企業的社區電商“閃電購”、蘇甯旗下蘇鮮生和蘇寧小店提供供應鏈或物流服務。張曄表示:“融入不僅在前端和天貓生鮮更深度綁定,我們和阿裡很多生鮮管道都有密切合作。”

在張曄看來,易果在這輪融資之後,將和阿裡一起,加入生鮮大戰的戰局之中。這個對手顯然就是京東。“這一戰是難免的,把用戶的覆蓋面做的更廣,也是希望我們未來基礎設施建設完之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易果現在有多大?

迄今為止,易果先後累計已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主要來自阿裡巴巴、蘇甯、高盛、KKR等公司,融資額遠超任何一家國內的生鮮垂直電商。

資金累計到這個數量,但尚未實現盈利,因為所謂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需持續不斷投入。

冷鏈物流是其中投入最大的一部分。易果的冷鏈部門肩負冷庫倉儲、冷鏈幹線、冷鏈短駁、安全質檢、貨物包裝、分揀加工、冷鏈宅配等一體化服務。2015年,安鮮達成為易果的獨立子公司,開始承接外部商家的訂單。

目前,易果生鮮宣稱安鮮達已是全國內最大的冷鏈宅配平臺。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成都、西安、瀋陽、濟南、福州等10大城市建有11個冷鏈物流基地,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可以做到物流當日達,其他200多個城市可以做到次日達。

以運能而言,易果方面預計在2017年,全面接手天貓平臺的生鮮訂單後,加上來自易果、蘇寧的生鮮訂單,冷鏈日運能將達到50萬單。至2020年,則將達到500萬單日運能,產地倉佈局也會達到56個,承擔近2000億元生鮮訂單的宅配,預計屆時整體生鮮市場規模的1/3。

在易果的計畫裡,什麼時候冷鏈建設的覆蓋面足夠廣,流通率足夠高,才是實現規模性盈利的時候。根據該公司提供的資料,中國每年消費的易腐食品超過10億噸,其中需要冷鏈運輸的超過50%,但目前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而歐美和日本的冷鏈流通率可以達到95%以上。目前,中國的生鮮冷鏈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舊不小。

張曄曾表示“我們想什麼時候盈利,取決於目標在哪。”2016年8月,他提出易果在2018年實現盈利的目標,並且表示2016財年,易果生鮮日均GMV目標為1000萬元,從2016年7月資料看,“最接近易果的競爭對手可能的體量也只到易果的1/3或1/4。”

除了服務企業,易果也沒有放棄自己前端的品牌展示。從曾經牽手果酷、下廚房,投資新加坡健康食品公司SunMoon並打造易果自有品牌牛油果產品,到主辦美食相關的“亞米星球節”,推出消費級物聯網設備“易果點點”,這些都是易果在消費端所做的嘗試。

易果的“邊界與核心”

張曄稱,易果會搭建一套他們內部稱之為“為中國生鮮而生”的複合式冷鏈物流供應鏈體系。把它搭建完以後,可能和現在的物流體系是平行的。這是易果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核心目標之一。

另一方面,他認為“生鮮電商的門檻已很高,船票已派發完畢。”未來,易果會對生鮮上游、冷鏈基礎設施等方面,做較大的投資和佈局,未來也希望在供應鏈上面做到更大更全。

運用12年的生鮮經驗,通過模組化和標準化,以生鮮雲形式助力新零售,這是最近半年多以來,易果一直在對外反復強調的。張曄表示,“我們不排斥任何合作方和應用場景。12年摸索出來的生鮮雲能力是易果的核心,即易果會圍繞生鮮和食材去做佈局。至於通過什麼介面與使用者溝通,在新零售時代,這個邊界可以變得很寬泛。”

易果聯合創始人、CEO金光磊曾告訴《天下網商》記者,易果開放的生鮮雲,其具體模組包括:商品採購、冷鏈倉儲、客服、物流配送、品類規劃、大資料、市場行銷、IT支援、包裝加工等;同時,易果也建立了對應不同業態、管道和場景的多套中台系統。

在消費端,易果未來也希望能更多地滿足用戶即時性需求,通過貨物前置的方式,提升配送時效。張曄覺得,只要後端夯實基礎,前端的履約方式和對話模式並不是一個難題。

除了以上這些以外,易果生鮮也在為阿裡巴巴新零售一號工程“盒馬鮮生”,以及同為阿裡投資企業的社區電商“閃電購”、蘇甯旗下蘇鮮生和蘇寧小店提供供應鏈或物流服務。張曄表示:“融入不僅在前端和天貓生鮮更深度綁定,我們和阿裡很多生鮮管道都有密切合作。”

在張曄看來,易果在這輪融資之後,將和阿裡一起,加入生鮮大戰的戰局之中。這個對手顯然就是京東。“這一戰是難免的,把用戶的覆蓋面做的更廣,也是希望我們未來基礎設施建設完之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

易果現在有多大?

迄今為止,易果先後累計已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主要來自阿裡巴巴、蘇甯、高盛、KKR等公司,融資額遠超任何一家國內的生鮮垂直電商。

資金累計到這個數量,但尚未實現盈利,因為所謂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需持續不斷投入。

冷鏈物流是其中投入最大的一部分。易果的冷鏈部門肩負冷庫倉儲、冷鏈幹線、冷鏈短駁、安全質檢、貨物包裝、分揀加工、冷鏈宅配等一體化服務。2015年,安鮮達成為易果的獨立子公司,開始承接外部商家的訂單。

目前,易果生鮮宣稱安鮮達已是全國內最大的冷鏈宅配平臺。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成都、西安、瀋陽、濟南、福州等10大城市建有11個冷鏈物流基地,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可以做到物流當日達,其他200多個城市可以做到次日達。

以運能而言,易果方面預計在2017年,全面接手天貓平臺的生鮮訂單後,加上來自易果、蘇寧的生鮮訂單,冷鏈日運能將達到50萬單。至2020年,則將達到500萬單日運能,產地倉佈局也會達到56個,承擔近2000億元生鮮訂單的宅配,預計屆時整體生鮮市場規模的1/3。

在易果的計畫裡,什麼時候冷鏈建設的覆蓋面足夠廣,流通率足夠高,才是實現規模性盈利的時候。根據該公司提供的資料,中國每年消費的易腐食品超過10億噸,其中需要冷鏈運輸的超過50%,但目前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而歐美和日本的冷鏈流通率可以達到95%以上。目前,中國的生鮮冷鏈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舊不小。

張曄曾表示“我們想什麼時候盈利,取決於目標在哪。”2016年8月,他提出易果在2018年實現盈利的目標,並且表示2016財年,易果生鮮日均GMV目標為1000萬元,從2016年7月資料看,“最接近易果的競爭對手可能的體量也只到易果的1/3或1/4。”

除了服務企業,易果也沒有放棄自己前端的品牌展示。從曾經牽手果酷、下廚房,投資新加坡健康食品公司SunMoon並打造易果自有品牌牛油果產品,到主辦美食相關的“亞米星球節”,推出消費級物聯網設備“易果點點”,這些都是易果在消費端所做的嘗試。

易果的“邊界與核心”

張曄稱,易果會搭建一套他們內部稱之為“為中國生鮮而生”的複合式冷鏈物流供應鏈體系。把它搭建完以後,可能和現在的物流體系是平行的。這是易果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核心目標之一。

另一方面,他認為“生鮮電商的門檻已很高,船票已派發完畢。”未來,易果會對生鮮上游、冷鏈基礎設施等方面,做較大的投資和佈局,未來也希望在供應鏈上面做到更大更全。

運用12年的生鮮經驗,通過模組化和標準化,以生鮮雲形式助力新零售,這是最近半年多以來,易果一直在對外反復強調的。張曄表示,“我們不排斥任何合作方和應用場景。12年摸索出來的生鮮雲能力是易果的核心,即易果會圍繞生鮮和食材去做佈局。至於通過什麼介面與使用者溝通,在新零售時代,這個邊界可以變得很寬泛。”

易果聯合創始人、CEO金光磊曾告訴《天下網商》記者,易果開放的生鮮雲,其具體模組包括:商品採購、冷鏈倉儲、客服、物流配送、品類規劃、大資料、市場行銷、IT支援、包裝加工等;同時,易果也建立了對應不同業態、管道和場景的多套中台系統。

在消費端,易果未來也希望能更多地滿足用戶即時性需求,通過貨物前置的方式,提升配送時效。張曄覺得,只要後端夯實基礎,前端的履約方式和對話模式並不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