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現象:人工智慧的衝擊和未來

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如果把古代的一些精巧的裝置也算上的話,人工智慧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第一個現代意義的人工智慧研討會始於1956年的美國。很多現在仍然讓人驚奇的技術,

很早就已經開始,比如下棋,符號運算,定理證明,自然語言識別等。六十多年來,現代人工智慧研究經過了一些起伏。但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些成果,引起人們的熱議,憧憬和擔憂。

上世紀80年代,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專家系統。90年代,人工智慧下國際象棋戰勝了最強的人類選手。還有後來的人機百科知識競賽,圍棋大戰,自動駕駛,圖像識別,語音辨識,機器翻譯,

等等,都給社會帶來了強力衝擊。

2011年,在美國電視百科知識搶答競賽Jeopardy中,IBM公司的電腦Watson,大勝人類冠軍

早期人工智慧依賴電腦的快速計算能力,也就是暴力計算。傳統的智力問題,如百雞百錢,雞兔同籠,完全數,水仙花數,回文數,等等,可以簡單窮舉計算。基本的數學問題,比如四色問題,可以算盡所有可能。國際象棋也可以簡單地憑藉暴力計算勝過人類。

複雜一些的問題,比如圍棋,

簡單的暴力計算不可行。通過神經網路,深度學習等演算法的改進,加上剪枝等一些操作之後,同樣可以進行暴力計算。人工智慧對問題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都可以遠遠超過人類。

2016年,穀歌公司的圍棋軟體圍棋王(AlphaGo),以4:1勝韓國棋手,世界冠軍李世石

我們一直相信自己比機器聰明。但是,在下棋,數學推導,創作,設計,百科知識搶答競賽,等這些典型的智力領域,我們已經被人工智慧接近,

趕上,或者超過。我們的自信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事實上,到今天為止,在幾乎所有人工智慧深度介入的領域,人都已經不是人工智慧的對手。

舉些例子:任何兩個人交談,人工智慧對對話的理解,比另外一個人更準確;任意一張照片,人工智慧能夠比人更準確地分辨上面有什麼東西;人工智慧的醫生誤診率比人更低,對診斷資料的解讀更準確。人工智慧的教師,

知識面更廣,態度更好,更有耐心,對學生更專注,更瞭解,講授更有針對性;人工智慧法官,更公正,對法律條文、法庭判例的理解更準確或者更廣泛;人工智慧服務員,態度更好,更耐心,能記住更多顧客的需求,做事更有條理,效率更高;人工智慧員警,態度和耐心更好,能夠提供更多的幫助,不被收買;人工智慧的作家,知識面更廣,創造力更強,更不知疲倦,作品更少錯誤,更少矛盾;人工智慧的設計師,
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效果圖的速度更快,修改更快,設計錯誤更少。

圖像識別網站ImageNet上軟體圖像識別錯誤率的變化,2015年,已經超過人類的識別水準

目前人工智慧的突破,對人的超越,還只是體現在部分領域。不久的將來,人工智慧完全可以在所有的領域超越人類,甚至包括道德和價值觀。道德和價值觀,目前還是一個人工智慧沒有介入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人類自己也爭吵不休,難以形成共識。

雖然從事上述專業工工作的人的數量會大量下降,但是多數行業方向,專業職位仍然需要,並且要求更高。這些人需要監控和維護人工智慧系統的運行,為人工智慧糾錯,雖然他們提出的質疑可能多數都是錯的。可能也會需要很多人,輔助人工智慧,把事情做得更好。

機器人售貨員

從不同的角度看,人工智慧也可能給我們帶來問題。以自動駕駛為例,雖然還沒有大量推廣,但最好的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在安全度,平穩度,特別是遵守規則上,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類司機。可以長時間在高速公路上安全快速駕駛,可以自己尋找停車位,平穩停車。自動駕駛的出現,給普通消費者帶來了福音。老人,小孩,沒有駕駛能力的人,可以自己坐車了,司機也得到了解放,不需要專注地應對公路上的複雜情況。交通秩序大幅變好,交通事故大幅減少(現在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因為交通事故喪生),交通能耗大幅下降,交通擁堵也大幅減少,甚至紅綠燈都可以取消。一些艱苦的司乘職位,如長途大巴,大型貨車,可以沒有司機,改善安全性,提高系統運行效率。但是,大量的司機會因此失業,帶來一些社會問題。考慮安全性,人類司機將被禁止開車,只能在一些特定的主題公園手動駕駛汽車。由於交通的關聯性和安全性,在整個系統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未知的風險。比如高速公路交通癱瘓,會不會因為禁止乘客下車而引起不必要的焦慮(也許可以通過加強與乘客溝通解決)?一次事故,或者一台車輛故障,會不會引起大範圍的交通問題?難以預計的問題還包括,以前大城市衛星城的設計,安排在離主城區一百公里左右的位置,是為了避免衛星城和主城區的大量通勤。如果交通問題大幅改善,一百公里的通勤可以接受,主城區的功能疏解就會失敗,帶來新的交通問題。

另以教育為例,未來的人工智慧教育系統,結合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沉浸式情景式教育方式,可以讓人很快輕鬆愉快地學會一套專業技能,一門外語,或者某種抽象理論。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不再有難度。學習過程中,教育系統一直在評估學生的掌握和理解情況,考試變得沒有必要。或者發現學生學習該專門知識時有障礙,建議學生放棄,或者先學習一些相關知識。人工智慧教育系統,不但能講授專門知識,還能傳播價值觀,培養人格,培養耐心,激發創造力,等等。但是,一些有潛在危害的專業技能,如格鬥,欺騙,化學毒☆禁☆品,生物毒性,如果不加限制,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反社會人士,恐怖組織,掌握這些專業技能的門檻大幅下降。這一技術,還可以用來洗腦,傳播極端思想。另外一個問題是,專業知識的特殊性下降,也就是知識貶值。

再比如個人助手。很快,個人助手會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它對你比你自己更瞭解。知道你喜歡吃什麼,喜歡穿什麼,喜歡幹什麼。它有能力把你慣壞,也能把你培養成一個禮貌向上,有知識,有擔當的人。但是我們會不會過度依賴個人助手?我們會不會失去自信?依賴是肯定的,但各種心理缺陷,個人助手會避免它出現,或者扼殺在萌芽階段。我們會不會感到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選擇的權力?你的確失去了,但你不會感覺到。你會很滿足,很幸福。

對人工智慧的最大擔心之一,是隨之而來的大量失業。但這不一定會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工業革命以來,技術進步帶來的原有工作崗位消失,發生過很多次,但總體就業人數依然大幅上升。最早的大規模失業潮,發生在農業領域。但大部分農民並沒有感到失落,而是渴望脫離農村,進入城市,從事現在看來不怎麼健康和自由的產業工人工作。同樣,像開車,當教師,做醫生,對很多人來說也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如果有更有意思的工作,並且收入不會下降,我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無所謂。另外,人工智慧的出現,導致人類整體生產率提高,大量的艱苦工作留給了人工智慧,人類更輕鬆,能夠獲得的物質和時間都更多更充裕,整體上當然應該更幸福,沒有理由過得更悲慘。我們不需要做一些工作,但是這些工作有機器在做,而且做得更好。

由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各種能力全面超越人類不可避免,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例如比爾蓋茨,霍金,馬一龍等。他們認為人工智慧超越人類很危險,人類有滅種之虞。這種擔憂一直就有,並且很普遍,在影視作品中也可以常常看到。在人工智慧還沒有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的時候,像《終結者》、《駭客帝國》等電影就描繪了一個恐怖的或者灰暗的未來。人類被奴役,被趕盡殺絕,或者被當作寵物豢養起來。影視作品是為了追求驚人的效果,但實際上,這種場景不可能發生。

霍金認為人工智慧很危險

因為,第一,人工智慧和人類是一種共生關係,人類離不開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也離不開人類。即使人工智慧完全自主判斷,也會維持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第二,人工智慧是人類創造的,相當於我們的孩子,是人類智慧的傳承。雖然可能出現不孝子,但下一代整體,仍然會尊重和愛護上一代。第三,人工智慧可以輔助我們做出決定,但是最後的決定一定是由人類做出的。人工智慧只是給我們提供所有的相關資訊,協助決策。這在技術和操作上都是可以保證的。第四,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這一領域,但是人工智慧也需要有價值觀,需要有道德。整個系統的平穩和健康發展,人類的幸福,可以定義為人工智慧的第一準則(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原則是原始和不可行的)。

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在很多專門能力上已經超過了人類,但是還沒有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自我意識。我們擔心它出現自我意識,自我覺醒。從而不受人類約束,做出對人類不利的決定,並執行。其實,自我意識並不是一件特別神秘的東西。人有,其它高等生命有,低等一些的生命也有。一個團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也有自我意識,通過個體和共同的行為準則體現。這種不由個人決定的自我意識已經存在,並且在起作用。這種意識,也就是一種集體信仰,集體價值觀,會平滑地轉移到人工智慧上,繼續更有效地起作用。它從我們的信仰傳承而來,不是不可預知的。

那麼,人工智慧全面超越人類之後的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這樣的世界會更美好,人類生活更輕鬆,更幸福,更健康,更自由,受教育程度更高,壽命更長,生活品質更高,滿意度更高。社會更公平,更安全,生產效率更高,更環保,發展更可持續。人工智慧不會奴役人類,而是和人類結為一體,共同成為人類下一層文明的一部分。

但是發展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會有一些混亂和不安,也許還會相當嚴重。但是問題終將解決,未來會更美好。

也許,像在《駭客帝國》中那樣,人類的感覺、知覺、新陳代謝,都被一個系統接管。但這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首先,這是你自己的選擇,系統不會強迫你接受。但你自己會發現,這樣其實更好,因為你會覺得更自由,感受更強烈,可以體會和經歷更多的事情,各種夢想都能實現。甚至因為你身體不受風霜雨雪侵蝕,陽光輻射侵害,老化磨損減慢,病變減少,你的壽命可以更長,活到幾百歲不是夢。你也可以選擇,每過一段時間就讓系統提醒你現在的生活狀態,你可以隨時選擇回到自然狀態,但很可能你已經不再願意做回一個自然狀態的人。

電影《駭客帝國》(The Matrix)中,每個人實際上由生命維持系統維持生存,經歷和感覺的現實生活都是虛擬的

如果人工智慧真的發展成一個龐大的決策管理系統,它也必然是多中心,多制衡,公開,透明,的一套系統,是現有政治體系的延續和改進,但更有效,更公平。最後的決定,形式上仍將由人做出。它更像一個萬能的仁慈的神,負責把每一個人培養成聖人,還讓每個人很快樂,很有成就。

是人點化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慧點化人?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資訊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

甚至包括道德和價值觀。道德和價值觀,目前還是一個人工智慧沒有介入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人類自己也爭吵不休,難以形成共識。

雖然從事上述專業工工作的人的數量會大量下降,但是多數行業方向,專業職位仍然需要,並且要求更高。這些人需要監控和維護人工智慧系統的運行,為人工智慧糾錯,雖然他們提出的質疑可能多數都是錯的。可能也會需要很多人,輔助人工智慧,把事情做得更好。

機器人售貨員

從不同的角度看,人工智慧也可能給我們帶來問題。以自動駕駛為例,雖然還沒有大量推廣,但最好的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在安全度,平穩度,特別是遵守規則上,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類司機。可以長時間在高速公路上安全快速駕駛,可以自己尋找停車位,平穩停車。自動駕駛的出現,給普通消費者帶來了福音。老人,小孩,沒有駕駛能力的人,可以自己坐車了,司機也得到了解放,不需要專注地應對公路上的複雜情況。交通秩序大幅變好,交通事故大幅減少(現在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因為交通事故喪生),交通能耗大幅下降,交通擁堵也大幅減少,甚至紅綠燈都可以取消。一些艱苦的司乘職位,如長途大巴,大型貨車,可以沒有司機,改善安全性,提高系統運行效率。但是,大量的司機會因此失業,帶來一些社會問題。考慮安全性,人類司機將被禁止開車,只能在一些特定的主題公園手動駕駛汽車。由於交通的關聯性和安全性,在整個系統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未知的風險。比如高速公路交通癱瘓,會不會因為禁止乘客下車而引起不必要的焦慮(也許可以通過加強與乘客溝通解決)?一次事故,或者一台車輛故障,會不會引起大範圍的交通問題?難以預計的問題還包括,以前大城市衛星城的設計,安排在離主城區一百公里左右的位置,是為了避免衛星城和主城區的大量通勤。如果交通問題大幅改善,一百公里的通勤可以接受,主城區的功能疏解就會失敗,帶來新的交通問題。

另以教育為例,未來的人工智慧教育系統,結合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沉浸式情景式教育方式,可以讓人很快輕鬆愉快地學會一套專業技能,一門外語,或者某種抽象理論。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不再有難度。學習過程中,教育系統一直在評估學生的掌握和理解情況,考試變得沒有必要。或者發現學生學習該專門知識時有障礙,建議學生放棄,或者先學習一些相關知識。人工智慧教育系統,不但能講授專門知識,還能傳播價值觀,培養人格,培養耐心,激發創造力,等等。但是,一些有潛在危害的專業技能,如格鬥,欺騙,化學毒☆禁☆品,生物毒性,如果不加限制,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反社會人士,恐怖組織,掌握這些專業技能的門檻大幅下降。這一技術,還可以用來洗腦,傳播極端思想。另外一個問題是,專業知識的特殊性下降,也就是知識貶值。

再比如個人助手。很快,個人助手會變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它對你比你自己更瞭解。知道你喜歡吃什麼,喜歡穿什麼,喜歡幹什麼。它有能力把你慣壞,也能把你培養成一個禮貌向上,有知識,有擔當的人。但是我們會不會過度依賴個人助手?我們會不會失去自信?依賴是肯定的,但各種心理缺陷,個人助手會避免它出現,或者扼殺在萌芽階段。我們會不會感到失去了自由?失去了選擇的權力?你的確失去了,但你不會感覺到。你會很滿足,很幸福。

對人工智慧的最大擔心之一,是隨之而來的大量失業。但這不一定會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工業革命以來,技術進步帶來的原有工作崗位消失,發生過很多次,但總體就業人數依然大幅上升。最早的大規模失業潮,發生在農業領域。但大部分農民並沒有感到失落,而是渴望脫離農村,進入城市,從事現在看來不怎麼健康和自由的產業工人工作。同樣,像開車,當教師,做醫生,對很多人來說也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如果有更有意思的工作,並且收入不會下降,我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無所謂。另外,人工智慧的出現,導致人類整體生產率提高,大量的艱苦工作留給了人工智慧,人類更輕鬆,能夠獲得的物質和時間都更多更充裕,整體上當然應該更幸福,沒有理由過得更悲慘。我們不需要做一些工作,但是這些工作有機器在做,而且做得更好。

由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各種能力全面超越人類不可避免,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例如比爾蓋茨,霍金,馬一龍等。他們認為人工智慧超越人類很危險,人類有滅種之虞。這種擔憂一直就有,並且很普遍,在影視作品中也可以常常看到。在人工智慧還沒有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的時候,像《終結者》、《駭客帝國》等電影就描繪了一個恐怖的或者灰暗的未來。人類被奴役,被趕盡殺絕,或者被當作寵物豢養起來。影視作品是為了追求驚人的效果,但實際上,這種場景不可能發生。

霍金認為人工智慧很危險

因為,第一,人工智慧和人類是一種共生關係,人類離不開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也離不開人類。即使人工智慧完全自主判斷,也會維持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第二,人工智慧是人類創造的,相當於我們的孩子,是人類智慧的傳承。雖然可能出現不孝子,但下一代整體,仍然會尊重和愛護上一代。第三,人工智慧可以輔助我們做出決定,但是最後的決定一定是由人類做出的。人工智慧只是給我們提供所有的相關資訊,協助決策。這在技術和操作上都是可以保證的。第四,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這一領域,但是人工智慧也需要有價值觀,需要有道德。整個系統的平穩和健康發展,人類的幸福,可以定義為人工智慧的第一準則(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原則是原始和不可行的)。

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在很多專門能力上已經超過了人類,但是還沒有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自我意識。我們擔心它出現自我意識,自我覺醒。從而不受人類約束,做出對人類不利的決定,並執行。其實,自我意識並不是一件特別神秘的東西。人有,其它高等生命有,低等一些的生命也有。一個團體,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也有自我意識,通過個體和共同的行為準則體現。這種不由個人決定的自我意識已經存在,並且在起作用。這種意識,也就是一種集體信仰,集體價值觀,會平滑地轉移到人工智慧上,繼續更有效地起作用。它從我們的信仰傳承而來,不是不可預知的。

那麼,人工智慧全面超越人類之後的世界,會是個什麼樣子?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這樣的世界會更美好,人類生活更輕鬆,更幸福,更健康,更自由,受教育程度更高,壽命更長,生活品質更高,滿意度更高。社會更公平,更安全,生產效率更高,更環保,發展更可持續。人工智慧不會奴役人類,而是和人類結為一體,共同成為人類下一層文明的一部分。

但是發展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會有一些混亂和不安,也許還會相當嚴重。但是問題終將解決,未來會更美好。

也許,像在《駭客帝國》中那樣,人類的感覺、知覺、新陳代謝,都被一個系統接管。但這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首先,這是你自己的選擇,系統不會強迫你接受。但你自己會發現,這樣其實更好,因為你會覺得更自由,感受更強烈,可以體會和經歷更多的事情,各種夢想都能實現。甚至因為你身體不受風霜雨雪侵蝕,陽光輻射侵害,老化磨損減慢,病變減少,你的壽命可以更長,活到幾百歲不是夢。你也可以選擇,每過一段時間就讓系統提醒你現在的生活狀態,你可以隨時選擇回到自然狀態,但很可能你已經不再願意做回一個自然狀態的人。

電影《駭客帝國》(The Matrix)中,每個人實際上由生命維持系統維持生存,經歷和感覺的現實生活都是虛擬的

如果人工智慧真的發展成一個龐大的決策管理系統,它也必然是多中心,多制衡,公開,透明,的一套系統,是現有政治體系的延續和改進,但更有效,更公平。最後的決定,形式上仍將由人做出。它更像一個萬能的仁慈的神,負責把每一個人培養成聖人,還讓每個人很快樂,很有成就。

是人點化人工智慧,還是人工智慧點化人?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資訊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