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iPhone8發佈在即,iWatch智慧表會有什麼新變化?

微信搜索福祿嘻哈,第一時間獲得最新資訊,並和大咖們直接互動

前段時間,在美國華盛頓的某幢辦公樓裡,有一台負責安保巡邏的智慧型機器人K5 Steve投池“自殺”了……

也許是天太熱它想泡個澡,

也許是不夠智慧而失足,也許是太過智慧讓它感到“工作無意義”而就此沉溺。總之,大家都在唏噓感慨,現在連智慧型機器人都這麼喪了啊。

要說到具體的智慧產業,跟智慧插座、智慧路由器、智慧冰箱、智慧燈、智慧馬桶不同,手錶行業對於“智慧”是最為恐慌、抵制,

而不是擁抱的。早在2014年9月Apple Watch面世的時候,手錶圈就發出了“石英危機又要來啦”的驚呼,各傳統經典品牌紛紛放話抵制。

畢竟,被貼上奢侈品標籤的傳統機械表,核心的價值在於歷史傳承、時間沉澱、手工製作等,標榜的是作為製作者的“工藝的價值”、“人的價值”,或者說是機械文明的價值。這些跟智慧表所代表的互聯網精神,是對立相反的。

然而3年過去了,智慧表在一大片不看好的聲音中越走越遠,

愛馬仕跟蘋果合作了,豪雅、寶格麗、萬寶龍等傳統手錶品牌自己也開始做智慧表了,LV前段時間出的智能表也在圈裡圈外廣受好評,首批貨一下搶空,預訂要等一個月了。

那這些傳統品牌是怎麼擁抱起智慧表來的呢?小哈特地做了一張圖,好讓大家看個明白~

對於手錶圈的趨勢風向,福祿嘻哈一直有在研究關注(說了我們是亦莊亦諧的,今天並不想玩噢)。話說某天在咖啡館,丁之向和周凱旋兩位老師談到智慧表時,瞬間就炸了:

——“智慧表不是表!”

——“智慧表怎麼不是表?”

丁之向:

智慧表還是不要拿到表這個概念來講了吧,我覺得它就是個數碼裝備,偷懶取巧借了“表”的名字而已。

因為鐘錶已經有固定的銷售網路和人群,

它就盯准了這個名字來擠佔市場。要是換成其他名字的話,大概就要去跟iPad、iPod之類的數碼產品搶生意了,它沒這麼傻吧。

周凱旋:

智慧表當然算作表的一類啊。你比如說,畫作、印刷品、相片這些都是一類的,都是同樣的東西隨著時間發展而呈現出的不同媒介載體。

iWatch的確也是蘋果手機的配件,那不過是具有數碼屬性的表,從基本形態上講還是手錶的沿革啊。

反過來看,手錶自己的品牌也在出智慧表,在跟數碼市場去搶生意,也都不傻。

▲ 1929年,積家推出Caliber 101

只有0.2平方釐米,不足1克重

至今仍是全球最小機械機芯

——“智慧表幫了機械表。”

——“還不如說相愛相殺。”

丁之向:

對傳統手錶行業來講,智慧表的出現看似是搶生意,實際上是幫忙。因為手錶行業自己太不爭氣了,智慧表的出現反而是新的機會,漸漸又啟動了人們戴表的習慣。

80年代末機械表復興至今也才二三十年,可是它上一來就把價錢、品格定得太高,早就成了奢侈品。定位這麼高的傳統手錶,一開始就丟失了年輕人的市場,沒有讓他們感受到鐘錶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可惜的。

周凱旋:

所以啊,年紀大的人更多地去擁抱了機械表,各品牌當時也依賴這些老表友。但現在新的一輩從生下來就處於數碼時代,他們閱讀時間的習慣從小就被數碼化了。

蘋果推出iWatch,把戴表的風潮又給挑了起來。因為真的果粉,是蘋果設備一整套都想買的。所以出了iWatch不管是時髦還是怎樣,大家都開始戴這個東西了。搭著這個潮流,傳統手錶市場和數碼市場既在互相競爭又在互相推進。

▲ 1969年12月,精工推出全球第一隻石英表

名為“Astron”,圖為其機芯Cal.3500

——“傳統手錶還是想擁抱智慧技術。”

——“那也不會是主打啊,就玩玩吧。”

丁之向:

智能表在2015年的時候最火爆,寶格麗、天梭、豪雅等各大品牌都在推。可是問題在於,它的軟體控制在其他人手裡,而鐘錶行業從誕生之初,就希望一切技術都盡在自己掌控。它們並不想跟圈外的協力廠商合作。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天才。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的老闆Peter Stas,最早在飛利浦電子公司做產品市場化經理,1988年,他看准了機械表行業在復蘇,就跟老婆辭職一起來做機械表公司,做到很有影響力的時候把公司賣給了西鐵城。現在,到了智慧表的時代,他又去跟矽谷的公司合作,最終想成為鐘錶業內的智慧技術供應商。

智慧表存在的趨勢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凱旋:

像斯沃琪(Swatch)的Touch Zero One智慧表,也是自己把技術握在手裡。斯沃琪本來就有它的可愛性和設計感,大家首先買的是它的設計。現在附加了個刷卡功能,可以炫耀耍耍酷罷了,也不算重點。

斯沃琪手錶的刷卡技術,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二十年前它們就推出了Swatch Access手錶,當時應用在奧地利薩爾茨堡(Salzburg)小鎮,直接當旅遊一卡通使用。

傳統品牌要不要做、花多大力氣做智能表,還是要調研好受眾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

▲ 2017年3月在巴塞爾表展上

寶璣推出航海系列腕表

圖為其中Equation Marchante 5887 PT款表的後背

——“智慧表的方向是mini電腦。”

——“那還早。”

丁之向:

目前智慧表所有的功能,大多是直接從手機上照搬現成的,這樣意義不大。要長久發展,還是必須得做出適合它的形態的功能,給人必要感、不可替代感。

再就是電池的續航能力,以及智慧表裡存儲的資料與其他電子設備互通的能力。這些問題解決以後變成可獨立辦公的mini電腦,才符合它誕生之初對自己的定位。

周凱旋:

現在它還只是一個協調手機訊息的視窗,像戴在手上的BB機或者電子寵物機。螢幕那麼小,我要發資訊、發郵件或者看檔都很困難。

查看那些提醒或者資料並不比我掏出手機來看要快多少,對這點便利也沒有多需要。就像小丁老師說的,現在還沒法單獨在它上面做電腦真正能做的事。它要獨立還早,現在就是可有可無的感覺。

▲ 泰格豪雅Connected Modular 45部件圖

——“智慧表會更便宜和實用。”

——“它其實想變奢侈品。”

丁之向:

差不多20年前,我還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有個產品叫WebTV特別火。它接上電話線,就能把電視變成電腦辦公,特別適合商務人士。

可是在家裡的話, 肯定想要專門的、高性能的PC電腦;出門呢,既然要帶這麼一個東西,何不直接帶有螢幕的筆記本?所以,現在電視還繼續發展,筆記本也還繼續發展,WebTV不見了。

智慧表的未來,首先肯定會是工業化量產,越來越便宜、實用。但是,以WebTV為鑒,它得好好想明白,真正屬於自己的市場在哪裡。

周凱旋:

我認為既然它是附著在手錶這個載體上,那天然地就有想往奢侈品、高端產品上面去靠的趨勢,比如Apple Watch跟愛馬仕的合作。

所以它只能弄弄錶殼、錶帶之類的,比如LV剛出的智慧表就是配件漂亮、時髦,大家覺得它的價值在這裡。傳統品牌更強調工藝價值,比如琺瑯錶盤、複雜功能等等手工技術,跟智慧表的數碼技術就是搭不上。

你說智慧表要更精進的話,它得去拼參數、去拼性能,反覆運算也會很快。這樣看,智慧表還是更契合時尚品牌。

——聽下來,感覺兩位老師最初的火藥味漸漸都融入咖啡裡碰了杯,他們各自從不同方面帶來了關於智慧表的思考。同時,他們還給大家帶來了兩張萌萌的照片!

丁之向

《Chronos 手錶》雜誌主編, 著名鐘錶收藏家, 國內船鐘收藏第一人,微信號“福祿嘻哈”聯合創始人。專注於鐘錶技術研究,近年在古董珠寶方面也多有涉獵。

周凱旋

此刻,小哈不禁想起:自己抽屜裡的小米手環,是有幾個月沒戴了?朋友的iWatch,也跟他手機裡的To-Do、記帳APP一樣雞肋,卻想著萬一啥時還用得著……

智能表,你怎麼看呢?留言區來接著聊,老師們會回復的噢~

編輯:Yuruky | 視覺:Allison | 圖片:來自品牌(部分來自網路)

商務合作請聯繫:marsel.ma@flxh.me

版權說明:本訂閱號所有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言。對於惡意抄襲者我們將追查到底,並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力。

實際上是幫忙。因為手錶行業自己太不爭氣了,智慧表的出現反而是新的機會,漸漸又啟動了人們戴表的習慣。

80年代末機械表復興至今也才二三十年,可是它上一來就把價錢、品格定得太高,早就成了奢侈品。定位這麼高的傳統手錶,一開始就丟失了年輕人的市場,沒有讓他們感受到鐘錶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可惜的。

周凱旋:

所以啊,年紀大的人更多地去擁抱了機械表,各品牌當時也依賴這些老表友。但現在新的一輩從生下來就處於數碼時代,他們閱讀時間的習慣從小就被數碼化了。

蘋果推出iWatch,把戴表的風潮又給挑了起來。因為真的果粉,是蘋果設備一整套都想買的。所以出了iWatch不管是時髦還是怎樣,大家都開始戴這個東西了。搭著這個潮流,傳統手錶市場和數碼市場既在互相競爭又在互相推進。

▲ 1969年12月,精工推出全球第一隻石英表

名為“Astron”,圖為其機芯Cal.3500

——“傳統手錶還是想擁抱智慧技術。”

——“那也不會是主打啊,就玩玩吧。”

丁之向:

智能表在2015年的時候最火爆,寶格麗、天梭、豪雅等各大品牌都在推。可是問題在於,它的軟體控制在其他人手裡,而鐘錶行業從誕生之初,就希望一切技術都盡在自己掌控。它們並不想跟圈外的協力廠商合作。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天才。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的老闆Peter Stas,最早在飛利浦電子公司做產品市場化經理,1988年,他看准了機械表行業在復蘇,就跟老婆辭職一起來做機械表公司,做到很有影響力的時候把公司賣給了西鐵城。現在,到了智慧表的時代,他又去跟矽谷的公司合作,最終想成為鐘錶業內的智慧技術供應商。

智慧表存在的趨勢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周凱旋:

像斯沃琪(Swatch)的Touch Zero One智慧表,也是自己把技術握在手裡。斯沃琪本來就有它的可愛性和設計感,大家首先買的是它的設計。現在附加了個刷卡功能,可以炫耀耍耍酷罷了,也不算重點。

斯沃琪手錶的刷卡技術,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二十年前它們就推出了Swatch Access手錶,當時應用在奧地利薩爾茨堡(Salzburg)小鎮,直接當旅遊一卡通使用。

傳統品牌要不要做、花多大力氣做智能表,還是要調研好受眾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

▲ 2017年3月在巴塞爾表展上

寶璣推出航海系列腕表

圖為其中Equation Marchante 5887 PT款表的後背

——“智慧表的方向是mini電腦。”

——“那還早。”

丁之向:

目前智慧表所有的功能,大多是直接從手機上照搬現成的,這樣意義不大。要長久發展,還是必須得做出適合它的形態的功能,給人必要感、不可替代感。

再就是電池的續航能力,以及智慧表裡存儲的資料與其他電子設備互通的能力。這些問題解決以後變成可獨立辦公的mini電腦,才符合它誕生之初對自己的定位。

周凱旋:

現在它還只是一個協調手機訊息的視窗,像戴在手上的BB機或者電子寵物機。螢幕那麼小,我要發資訊、發郵件或者看檔都很困難。

查看那些提醒或者資料並不比我掏出手機來看要快多少,對這點便利也沒有多需要。就像小丁老師說的,現在還沒法單獨在它上面做電腦真正能做的事。它要獨立還早,現在就是可有可無的感覺。

▲ 泰格豪雅Connected Modular 45部件圖

——“智慧表會更便宜和實用。”

——“它其實想變奢侈品。”

丁之向:

差不多20年前,我還在美國工作的時候,有個產品叫WebTV特別火。它接上電話線,就能把電視變成電腦辦公,特別適合商務人士。

可是在家裡的話, 肯定想要專門的、高性能的PC電腦;出門呢,既然要帶這麼一個東西,何不直接帶有螢幕的筆記本?所以,現在電視還繼續發展,筆記本也還繼續發展,WebTV不見了。

智慧表的未來,首先肯定會是工業化量產,越來越便宜、實用。但是,以WebTV為鑒,它得好好想明白,真正屬於自己的市場在哪裡。

周凱旋:

我認為既然它是附著在手錶這個載體上,那天然地就有想往奢侈品、高端產品上面去靠的趨勢,比如Apple Watch跟愛馬仕的合作。

所以它只能弄弄錶殼、錶帶之類的,比如LV剛出的智慧表就是配件漂亮、時髦,大家覺得它的價值在這裡。傳統品牌更強調工藝價值,比如琺瑯錶盤、複雜功能等等手工技術,跟智慧表的數碼技術就是搭不上。

你說智慧表要更精進的話,它得去拼參數、去拼性能,反覆運算也會很快。這樣看,智慧表還是更契合時尚品牌。

——聽下來,感覺兩位老師最初的火藥味漸漸都融入咖啡裡碰了杯,他們各自從不同方面帶來了關於智慧表的思考。同時,他們還給大家帶來了兩張萌萌的照片!

丁之向

《Chronos 手錶》雜誌主編, 著名鐘錶收藏家, 國內船鐘收藏第一人,微信號“福祿嘻哈”聯合創始人。專注於鐘錶技術研究,近年在古董珠寶方面也多有涉獵。

周凱旋

此刻,小哈不禁想起:自己抽屜裡的小米手環,是有幾個月沒戴了?朋友的iWatch,也跟他手機裡的To-Do、記帳APP一樣雞肋,卻想著萬一啥時還用得著……

智能表,你怎麼看呢?留言區來接著聊,老師們會回復的噢~

編輯:Yuruky | 視覺:Allison | 圖片:來自品牌(部分來自網路)

商務合作請聯繫:marsel.ma@flxh.me

版權說明:本訂閱號所有內容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言。對於惡意抄襲者我們將追查到底,並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