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辨識|紅茶、安化黑茶、雲南普洱茶、雅安藏茶你分得清嗎?

紅茶和黑茶,在顏色上面很難區分,而且紅茶和黑茶的茶葉有的也長的差不多,湯色也差不多,所以說很多人會把紅茶和黑茶給混淆。還有就是那麼多地方產的黑茶有個啥區別啊?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先介紹一下紅茶和黑茶的區別,

然後再和你說說這些黑茶的不同,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先說說黑茶與紅茶的不同

●紅茶和黑茶的發酵機理有很大區別

紅茶和黑茶都是發酵茶,在我國六大基本茶類當中,只有綠茶不是發酵茶,

其餘的都是發酵茶,只是發酵方法不同而已。

茶葉其發酵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內源性酶促發酵”(酶促氧化反應),一種是“利用外來微生物發酵”(微生物固體發酵)。

(1) 紅茶的發酵屬於第一種,通過自身茶葉細胞中的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酶等,經過一系列的化學作用,最終形成了高聚茶多酚,其泡出來的茶湯色偏紅,顧名為紅茶,屬於全發酵型茶。

(2) 黑茶屬於第二種,黑茶的發酵時間很長,

要經過很多複雜的發酵方法,所以顏色很深,黑茶是屬於後發酵類型的茶葉。

●紅茶和黑茶的製作原料和工藝也有很大的區別

紅茶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撚(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

黑茶及原料一般由相對較粗老的黑毛茶製作而成。

黑茶的工藝在下面的黑茶的不同中詳細說明,這裡不述。

●紅茶和黑茶的產地及品種也有極大的區別

(1) 紅茶其原產地為福建武夷山,後又擴散至海南、廣東、廣西、湖南、臺灣以及安徽、浙江等地。按其出品的茶形來分的話,大概可分為:小種紅茶(正山小種、外山小種)、功夫紅茶(祁門工夫、滇紅工夫、閩紅工夫、湖紅工夫、寧紅工夫、川紅工夫、宜紅工夫、越紅工夫、浮梁工夫、湘紅工夫、臺灣工夫)。

(2) 黑茶的生產地主要有湖南益陽、桃江、寧鄉、漢壽、臨湘,湖北鄂東南咸寧市的赤壁(蒲圻)、通山、崇陽、通城等縣,四川,雲南省。黑茶現在的三大金剛是:雲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雅安藏茶。

●紅茶和黑茶的口感特色

紅茶醇厚甜和各有千秋,黑茶濃醇甘甜滋味千姿百態。

●紅茶和黑茶的功效

紅茶主要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

從而加快血液迴圈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它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還有就是消除體內重金屬較好。

黑茶皆有消食解膩、降三高、補充維生素等相似功效。

▌下面再來說說黑茶的不同

安化黑茶、雲南普洱茶、雅安藏茶是湖南、雲南和四川三地黑茶的典型代表,分別產于湖南安化縣、雲南普洱市(原思茅地區)、四川雅安地區。

常有朋友搞不清安化黑茶與普洱茶的區別,由於普洱茶市場做得好,聲名顯赫,因此許多人把安化黑茶當成普洱茶中的一種。至於藏茶,有人以為是西藏地區產的茶葉,是雲南普洱茶的變種,更令人啼笑皆非。

事實上,安化黑茶、雲南普洱茶、雅安藏茶,這三類黑茶既有傳承淵源,又有明顯區別。下麵略加梳理,以饗茶友。

●一、歷史淵源

四川是中國茶葉加工的原創地,各地茶葉的工藝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川茶的“蒸青”工藝在唐、宋時期就已流行全國,成為當時茶葉前期加工的不二選擇。

而雅安地區的藏茶是四川黑茶的典型代表,至今仍保留了傳統蒸青的做法。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認為蒸青團餅工藝過於繁雜,為節約人力物力提倡製作散茶,因此,安化黑茶將川茶的蒸青改進為鐵鍋“炒青”,以去除青葉氣,同時增加了松柴明火烘焙工藝,使做好的毛茶既利於存放,又略帶松煙香,極受西北地方遊牧民族歡迎,成為明、清兩代的黑茶龍頭。

普洱茶歷史上並無熟茶,只有生茶。1973年,國家商業部在湖南安化開辦黑茶工藝培訓班,邀請四川、湖北、雲南、廣西的國營茶廠前來技術集訓,其中唯獨雲南沒有黑茶。當時正值“文革”期間,上級要求安化茶廠“破四舊,立四新”,無償為雲南兄弟省貢獻工藝秘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安化公開了部分發酵工藝。昆明茶廠技術員在學習渥堆發酵技術後,回去用曬青毛茶潑水渥堆,反復發酵實驗,於1975年試產成功,定性為“熟普”,並逐步推廣到雲南全省,形成了自己的重渥堆工藝特色。

●二、產地特徵

湖南安化海拔略低,無霜期稍短,雨水充沛,氣候反差巨大,四季分明,新茶味烈,清代兩江總督陶澍贊其“茶品喜輕新,安茶獨嚴泠”。安化獨有的“冰磧岩”世界奇觀,岩層內鋅、硒等有機元素極為豐富,茶樹生長環境獨一無二。

雲南普洱和四川雅安屬高海拔地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降雨量大,故兩地黑茶的茶性相對溫和。

●三、原料不同

安化黑茶採用喬木大葉種鮮葉製作的黑毛茶,選料老、嫩均有,允許有一定的含梗量,用不同工藝來製作不同風味產品。

雲南普洱茶採用雲南大葉種喬木茶葉製作的曬青毛茶、選料成熟,少梗少莖。

雅安藏茶採用四川小葉種灌木茶葉製作的蒸青毛茶,用料成熟,部分含莖,少梗。

●四、工藝不同

安化黑茶分為黑毛茶初制及成品精製兩大工藝。初制有殺青→揉撚→渥堆→複揉→烘焙工藝,精製有蒸→灌→壓→緊→晾(或發花)等工藝。殺青為鐵鍋炒青,烘焙為松柴明火烘乾。前後期均有發酵,前期渥堆2-3天為淺發酵,成品茶有後發酵工藝,其中茯茶發花需35天左右,千兩茶晾曬則達49天。

雲南普洱茶有生、熟之分,其中生普用曬青毛茶蒸壓而成,由於曬青毛茶沒有經過發酵環節,工藝上屬於綠茶,因此新壓的生餅只有經過一定年份自然發酵後,才能稱為普洱茶,但不屬黑茶範疇;熟普是昆明茶廠1973年在湖南安化學習渥堆發酵技術後,採用曬青毛茶加水深渥堆、重發酵(45-50天)工藝,於1975年試製成功,稱雲南黑茶。

雅安藏茶的主要工藝程序有,成熟鮮葉殺青→揉撚→渥堆發酵→乾燥→壓型等工序。其中蒸青工藝以幾輪反復的高溫蒸、攤作為發酵方式,為反復發酵工藝(約30天)。

●五、口感區別

安化黑茶前期發酵較淺,又有松柴明火烘焙工藝,故略帶松煙香,有酵香或甜酒味,茯茶有菌花香,花卷茶有藥香,新茶湯色略淡而霸氣,老茶琥珀透亮,醇和厚重,陳香突出,回味悠長。老茶比較新茶在湯色、口感和功效上有質的飛躍,越陳越香。

雲南普洱熟茶為重發酵而來,渥堆味偏重,經幹倉陳化後帶有陳香,湯色濃重,口感粘稠或滑爽。生茶口感相對熟普洱茶會較有刺激性,口感一般都會較鮮爽、活潑,較有層次感,生津和回甘也較為明顯。

雅安藏茶為反復發酵而來,熟味較明顯,湯色紅亮清透,不澀不苦、滑潤甘甜、滋味醇厚、爽口酣暢,回味甘甜。且保存時間越久,茶香味越濃厚。

●六、功效區別

三種黑茶皆有消食解膩、降三高、補充維生素等相似功效。

安化黑茶中的多酚類物質含量降低,茶性溫和,不傷胃腸。茶多糖的含量在黑茶中最高,對高血糖及糖尿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獨特的發花工藝使部分茶品產生了大量的稀有益生菌——冠突散囊菌(金花),內含超過450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成分,被譽為“再生靈芝”。

生普洱茶,有清理腸道,降脂,降壓和減肥功效,適合年輕人群。由於發酵程度很低,茶多酚及茶咖啡鹼的含量較高,衝擊味蕾及神經系統,有較強的提神醒腦作用,對腸胃刺激較大,體質虛寒、神經衰弱者應留意。

熟普洱茶和藏茶的發酵時間長、程度高,茶多酚成分已經衰減,刺激較小,更適合日常飲用。兩類茶同樣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調理胃腸功效明顯。降脂,降壓,暖胃,適合大部分人群。普洱熟茶的減肥效果要優於普洱生茶。

安化黑茶、雲南普洱茶、雅安藏茶是湖南、雲南和四川三地黑茶的典型代表,分別產于湖南安化縣、雲南普洱市(原思茅地區)、四川雅安地區。

常有朋友搞不清安化黑茶與普洱茶的區別,由於普洱茶市場做得好,聲名顯赫,因此許多人把安化黑茶當成普洱茶中的一種。至於藏茶,有人以為是西藏地區產的茶葉,是雲南普洱茶的變種,更令人啼笑皆非。

事實上,安化黑茶、雲南普洱茶、雅安藏茶,這三類黑茶既有傳承淵源,又有明顯區別。下麵略加梳理,以饗茶友。

●一、歷史淵源

四川是中國茶葉加工的原創地,各地茶葉的工藝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川茶的“蒸青”工藝在唐、宋時期就已流行全國,成為當時茶葉前期加工的不二選擇。

而雅安地區的藏茶是四川黑茶的典型代表,至今仍保留了傳統蒸青的做法。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認為蒸青團餅工藝過於繁雜,為節約人力物力提倡製作散茶,因此,安化黑茶將川茶的蒸青改進為鐵鍋“炒青”,以去除青葉氣,同時增加了松柴明火烘焙工藝,使做好的毛茶既利於存放,又略帶松煙香,極受西北地方遊牧民族歡迎,成為明、清兩代的黑茶龍頭。

普洱茶歷史上並無熟茶,只有生茶。1973年,國家商業部在湖南安化開辦黑茶工藝培訓班,邀請四川、湖北、雲南、廣西的國營茶廠前來技術集訓,其中唯獨雲南沒有黑茶。當時正值“文革”期間,上級要求安化茶廠“破四舊,立四新”,無償為雲南兄弟省貢獻工藝秘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安化公開了部分發酵工藝。昆明茶廠技術員在學習渥堆發酵技術後,回去用曬青毛茶潑水渥堆,反復發酵實驗,於1975年試產成功,定性為“熟普”,並逐步推廣到雲南全省,形成了自己的重渥堆工藝特色。

●二、產地特徵

湖南安化海拔略低,無霜期稍短,雨水充沛,氣候反差巨大,四季分明,新茶味烈,清代兩江總督陶澍贊其“茶品喜輕新,安茶獨嚴泠”。安化獨有的“冰磧岩”世界奇觀,岩層內鋅、硒等有機元素極為豐富,茶樹生長環境獨一無二。

雲南普洱和四川雅安屬高海拔地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降雨量大,故兩地黑茶的茶性相對溫和。

●三、原料不同

安化黑茶採用喬木大葉種鮮葉製作的黑毛茶,選料老、嫩均有,允許有一定的含梗量,用不同工藝來製作不同風味產品。

雲南普洱茶採用雲南大葉種喬木茶葉製作的曬青毛茶、選料成熟,少梗少莖。

雅安藏茶採用四川小葉種灌木茶葉製作的蒸青毛茶,用料成熟,部分含莖,少梗。

●四、工藝不同

安化黑茶分為黑毛茶初制及成品精製兩大工藝。初制有殺青→揉撚→渥堆→複揉→烘焙工藝,精製有蒸→灌→壓→緊→晾(或發花)等工藝。殺青為鐵鍋炒青,烘焙為松柴明火烘乾。前後期均有發酵,前期渥堆2-3天為淺發酵,成品茶有後發酵工藝,其中茯茶發花需35天左右,千兩茶晾曬則達49天。

雲南普洱茶有生、熟之分,其中生普用曬青毛茶蒸壓而成,由於曬青毛茶沒有經過發酵環節,工藝上屬於綠茶,因此新壓的生餅只有經過一定年份自然發酵後,才能稱為普洱茶,但不屬黑茶範疇;熟普是昆明茶廠1973年在湖南安化學習渥堆發酵技術後,採用曬青毛茶加水深渥堆、重發酵(45-50天)工藝,於1975年試製成功,稱雲南黑茶。

雅安藏茶的主要工藝程序有,成熟鮮葉殺青→揉撚→渥堆發酵→乾燥→壓型等工序。其中蒸青工藝以幾輪反復的高溫蒸、攤作為發酵方式,為反復發酵工藝(約30天)。

●五、口感區別

安化黑茶前期發酵較淺,又有松柴明火烘焙工藝,故略帶松煙香,有酵香或甜酒味,茯茶有菌花香,花卷茶有藥香,新茶湯色略淡而霸氣,老茶琥珀透亮,醇和厚重,陳香突出,回味悠長。老茶比較新茶在湯色、口感和功效上有質的飛躍,越陳越香。

雲南普洱熟茶為重發酵而來,渥堆味偏重,經幹倉陳化後帶有陳香,湯色濃重,口感粘稠或滑爽。生茶口感相對熟普洱茶會較有刺激性,口感一般都會較鮮爽、活潑,較有層次感,生津和回甘也較為明顯。

雅安藏茶為反復發酵而來,熟味較明顯,湯色紅亮清透,不澀不苦、滑潤甘甜、滋味醇厚、爽口酣暢,回味甘甜。且保存時間越久,茶香味越濃厚。

●六、功效區別

三種黑茶皆有消食解膩、降三高、補充維生素等相似功效。

安化黑茶中的多酚類物質含量降低,茶性溫和,不傷胃腸。茶多糖的含量在黑茶中最高,對高血糖及糖尿病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獨特的發花工藝使部分茶品產生了大量的稀有益生菌——冠突散囊菌(金花),內含超過450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及成分,被譽為“再生靈芝”。

生普洱茶,有清理腸道,降脂,降壓和減肥功效,適合年輕人群。由於發酵程度很低,茶多酚及茶咖啡鹼的含量較高,衝擊味蕾及神經系統,有較強的提神醒腦作用,對腸胃刺激較大,體質虛寒、神經衰弱者應留意。

熟普洱茶和藏茶的發酵時間長、程度高,茶多酚成分已經衰減,刺激較小,更適合日常飲用。兩類茶同樣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調理胃腸功效明顯。降脂,降壓,暖胃,適合大部分人群。普洱熟茶的減肥效果要優於普洱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