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校放假資助工作不能放假 全程關注、資助家庭困難學生

未來網暑期是學校收穫的季節,送走老生收碩果,迎來新生收希望。一年一度,春華秋實,這種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迎來送往實際上是一座橋樑,承載著連綿不絕的愛、責任和夢想。

8月7日,教育部發佈消息,值此高校新生錄取報到之際,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向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高等學校發出預警:學校可以放假,資助工作不能放假!

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我國建立了完善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資助範圍上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各個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資助效果上實現了“三不愁”,

即入學前不用愁、入學時不用愁、入學後不用愁。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醒,學校主要領導當好“總調度”,統籌校內各相關部門,努力做到“六個融入”,即:把學生資助工作融入招生宣傳,融入新生錄取,融入迎新報到,融入新生入學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融入畢業就業,形成全程關心、全程資助、全程育人的機制。

(圖片來源於網路)

請各校的學生資助部門當好新生“便民服務室”,精心落實,務必做到“四個到位”:

一是普查新生要到位。錄取通知書寄出之日,就是新生資助工作開始之時。要組織校、院、系、班等各級資助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儘早給每一名高校新生打個電話,確認其是否存在經濟困難,向有資助需求的新生提供可行的建議,

並做好跟蹤回訪和入學接洽。要在第一時間發現並消除困難學生的顧慮,“占得先手”,贏得主動。

二是熱線電話要到位。各高校都要根據教育部要求,按時開通學生資助熱線電話,受理學生和家長的諮詢投訴,做到“件件有說法、事事有落實”,實實在在為困難學生解決問題。

三是安全提醒要到位。要讓新生知曉詐騙分子慣用的行騙伎倆,知曉申請獎助學金和交學費的方法流程,

提高新生的安全意識和甄別能力。

四是尊重隱私要到位。發放資助物品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尊嚴,不能大規模集中發放明顯將困難學生和非困難學生割裂區別開的物品,建議採用發放校內超市代金券等既隱性又能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的資助方式。宣傳工作要保護學生的尊嚴和隱私,不得讓學生在照片、視頻等宣傳材料中充當“盆景”,涉及學生個人的事項必須征得本人同意。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還溫馨提醒,“請廣大學生資助工作人員當好‘馬前卒’,沖到第一線,盡力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貼心人。您每多打一個電話,每多一句關心,每多走訪一戶貧困家庭,就能為更多困難學生帶去學校的慰藉和鼓勵,帶去黨和政府的溫暖。讓我們把資助的愛傳出去,把資助的責任扛起來,在炎炎夏日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送去一絲甘甜。讓我們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搭建一座完成‘求學夢’、實現‘成才夢’、投身‘中國夢’的橋樑。”

作者:程婷 編輯:楊露

讓我們用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搭建一座完成‘求學夢’、實現‘成才夢’、投身‘中國夢’的橋樑。”

作者:程婷 編輯:楊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