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間故事:老人擺渡一輩子,救落難人無數,臨終渡劫化作金龍飛天

家鄉有座古橋,名叫天賜水‘’已經歷經歲月的洗禮,斑駁滄桑卻屹立不倒。據村裡的老人說,這座古橋已經有著幾百年的風風雨雨,關於它的傳說數之不盡,其中有一個傳說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故事配圖:古橋

故事還得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話說此地有兩個村莊隔江相望,中間一條大河常年波浪滾滾,倘若過橋,需繞彎近十裡路,渡江極為不便,經常有人渡河淹死。

有一次天降大雨,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河水暴漲,雨停之時上流突然漂下一個大木盆,

盆中居然有個小孩子,兩村人得知後,爭相去搶,都覺得這是河神賜給他們的保護神。

故事講到此,有件事情不得不交代一下,由於波浪洶湧,這條河上的艄公死過不少,久而久之就沒人敢於冒險去做這個行當了。這兩個村莊,一個叫清水溝,一個叫八裡坡,之前都是兩村輪流出艄公,一月一輪,後來輪著輪著就相互扯皮沒人擺渡,因此兩村宿怨已久。

如今一個嬰孩的出現,再次掀起兩個村莊的宿怨,搶奪之戰互不相讓,最後兩個村莊決定:孩子由兩個村莊共同撫養,希望可以保佑他們風調雨順,兩村的宿怨竟一夜之間煙消雲散。

從此這個孩子就在兩個村莊來回走動,吃百家飯長大,村民給他取名天賜水,大家都直呼他為天賜。天賜水性極好,三歲就會下河游泳,七歲就會在兩個村莊游來遊去,十歲就會擺渡。

就在天賜十二歲那年,

天賜突然說道:“我想幫大家擺渡,我也要做艄公。”

大家一聽,紛紛搖頭,說道:“你太小了,還不行。”

“你們不都說我是河神的兒子嗎?你們要相信我,也好讓我報答你們的養育之恩。”天賜不依不饒地說道。

大家非常疼愛天賜,怎麼放心讓他小小年紀去做艄公呢,於是故意刁難他說道:“做艄公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經過一個測試。”

“什麼測試?”天賜急忙問道。

“明天你就知曉了。

”村裡幾個老者說道。

次日,兩岸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群,鑼鼓喧天,幾個老者對天賜說道:“如果你今天可以通過測試,我們就答應你做艄公。”

天賜不知道他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好點了點頭。

不久後,只見有人從木桶裡撈出三條紅鯉魚,每條紅鯉魚的嘴上都掛著一根長長的線,線的末端分別綁著五顏六色的孔雀毛,一個老者說道:“現在我放生三條紅鯉魚,你必須取下他們嘴上的孔雀毛方可真正挽救它們,

給你二刻鐘時間。”說完就把三條紅鯉魚放入波浪滾滾的大江中。

故事配圖:艄公

說時遲,那時快,三條紅鯉魚開始往江中心亂竄,可是不管它們怎麼躲藏,江面上漂浮的孔雀毛都會出賣它們。

天賜會意地點了點頭,跳上了烏篷船,兩岸敲起鑼打起鼓,熱鬧不已。

天賜從小就穿梭在兩個村莊之間,水性極好,划船擺渡的本事自然也不在話下,他一上船就直追孔雀毛,長長的竹蒿在他手中運用自如,忽左忽右,忽前忽後,沒多久就追上了第一條,他輕輕托起紅鯉魚,取下它口中的絲線和孔雀毛說道:“你自由了。”

接著他如法炮製,努力搜尋著第二條紅鯉魚,並成功救下,然而第三條紅鯉魚卻沒有這麼簡單了。原來第三條紅鯉魚居然逆流而上,波浪滾滾。

‘嘩’的一聲,兩岸傳來一陣驚呼,原來天賜突然縱身躍入水中緊追其後,只見他時而冒出水面,時而潛入水底,就在大家擔心不已的時候,天賜突然冒出來水面,手裡抱著那條紅鯉魚,他小心翼翼地取下孔雀毛,說道:“也你自由了。”

三條紅鯉魚全部放生,天賜收集三根孔雀毛前前後後還沒用去一刻鐘。大家對他的水性讚賞有加,因此放了心,紛紛笑道:“不愧是河神賜給我們的兒子,保四方平安。”

從那以後,年僅十二歲的天賜就開始做起了艄公,來回穿梭在兩個村莊的大河上,不論天氣多麼惡劣,日日夜夜寸步不離。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天賜一天天長大,十年如一日做起來擺渡人,他曾救起的落難者自己數都數不清了,更不要說過河的村民了,那簡直就是多如牛毛。擺渡似乎從他十二歲那年開始就成為他神聖的使命,一年又一年,他用自己一生的精力去報答村民的養育之恩,終生未娶。

歲月不饒人,然而天賜老了,白髮如霜,終於有一天他病倒了,連路都不會走,天賜躺在床上心裡一直放心不下擺渡的事情,一次大雨傾盆,天賜突然爬起來,他執意要去大江邊看看。

眾人扶著垂垂老矣的天賜來到江邊,渾濁的江水波濤洶湧,暴雨如注,雷鳴電閃。

突然,天賜掙脫眾人,好比他十二歲那年縱身一躍,跳進了波濤滾滾的大江中,眾人驚呼不已,雨越下越大,此刻的雷聲比當年的鼓聲不知要大多少倍,烏雲壓天,一道耀眼的閃電劃過天空,洶湧澎湃的大江中突然騰空躍起一條金龍,眨眼就消失在茫茫大江中。

故事配圖:渡劫化龍

“天賜走了,他渡劫一輩子變成了一條龍。”大家大聲驚呼。

次日雨停了,村民驚奇地發現,一夜之間大江上突然橫空跨起了一做大石橋,好比昨日騰空而起的金龍盤旋在兩岸之間。村民為了懷念天賜的恩情,把這座橋取名‘天賜水’,並一直流傳至今(故事完)。

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請殘疾父子吃飯,他們兩度落淚,我一輩子感動

民間故事:魔鬼和老人打賭,誰輸了就要被釘在棺材裡活埋,小鐵匠一顆銅釘分勝負,七枚金幣定輸贏

兩岸敲起鑼打起鼓,熱鬧不已。

天賜從小就穿梭在兩個村莊之間,水性極好,划船擺渡的本事自然也不在話下,他一上船就直追孔雀毛,長長的竹蒿在他手中運用自如,忽左忽右,忽前忽後,沒多久就追上了第一條,他輕輕托起紅鯉魚,取下它口中的絲線和孔雀毛說道:“你自由了。”

接著他如法炮製,努力搜尋著第二條紅鯉魚,並成功救下,然而第三條紅鯉魚卻沒有這麼簡單了。原來第三條紅鯉魚居然逆流而上,波浪滾滾。

‘嘩’的一聲,兩岸傳來一陣驚呼,原來天賜突然縱身躍入水中緊追其後,只見他時而冒出水面,時而潛入水底,就在大家擔心不已的時候,天賜突然冒出來水面,手裡抱著那條紅鯉魚,他小心翼翼地取下孔雀毛,說道:“也你自由了。”

三條紅鯉魚全部放生,天賜收集三根孔雀毛前前後後還沒用去一刻鐘。大家對他的水性讚賞有加,因此放了心,紛紛笑道:“不愧是河神賜給我們的兒子,保四方平安。”

從那以後,年僅十二歲的天賜就開始做起了艄公,來回穿梭在兩個村莊的大河上,不論天氣多麼惡劣,日日夜夜寸步不離。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天賜一天天長大,十年如一日做起來擺渡人,他曾救起的落難者自己數都數不清了,更不要說過河的村民了,那簡直就是多如牛毛。擺渡似乎從他十二歲那年開始就成為他神聖的使命,一年又一年,他用自己一生的精力去報答村民的養育之恩,終生未娶。

歲月不饒人,然而天賜老了,白髮如霜,終於有一天他病倒了,連路都不會走,天賜躺在床上心裡一直放心不下擺渡的事情,一次大雨傾盆,天賜突然爬起來,他執意要去大江邊看看。

眾人扶著垂垂老矣的天賜來到江邊,渾濁的江水波濤洶湧,暴雨如注,雷鳴電閃。

突然,天賜掙脫眾人,好比他十二歲那年縱身一躍,跳進了波濤滾滾的大江中,眾人驚呼不已,雨越下越大,此刻的雷聲比當年的鼓聲不知要大多少倍,烏雲壓天,一道耀眼的閃電劃過天空,洶湧澎湃的大江中突然騰空躍起一條金龍,眨眼就消失在茫茫大江中。

故事配圖:渡劫化龍

“天賜走了,他渡劫一輩子變成了一條龍。”大家大聲驚呼。

次日雨停了,村民驚奇地發現,一夜之間大江上突然橫空跨起了一做大石橋,好比昨日騰空而起的金龍盤旋在兩岸之間。村民為了懷念天賜的恩情,把這座橋取名‘天賜水’,並一直流傳至今(故事完)。

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請殘疾父子吃飯,他們兩度落淚,我一輩子感動

民間故事:魔鬼和老人打賭,誰輸了就要被釘在棺材裡活埋,小鐵匠一顆銅釘分勝負,七枚金幣定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