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生兒的第一個十分鐘,發生了什麼?

寶寶剛出生,給媽媽看一眼之後就匆匆抱走,過了大概十分鐘之後抱出產房給家屬,媽媽們有沒有想過這十分鐘內醫生對寶寶做了什麼?

其實,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外界環境對寶寶來說很陌生,

不好適應,所以寶寶剛出生的十分鐘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醫生需要在這段時間內給寶寶做一些措施,以保證寶寶的健康。我們來看一下這十分鐘內發生了什麼?

新生兒啼哭

1.一聲啼哭

寶寶出生後的啼哭,表明其呼吸系統的健全;如果寶寶沒哭,

醫生會拍打足底讓寶寶哭出來。但如果寶寶哭不出來,可能是寶寶自主呼吸功能異常,可能寶寶的口鼻腔內殘留粘液和羊水。

2.剪臍帶

寶寶出生後不再需要臍帶供給營養,晚剪臍帶會導致嬰兒感染黃疸或罹患紅細胞過多症,所以需要儘快剪掉臍帶。

3.幫寶寶擦拭身體

剛出生的寶寶身上都會有粘液和血液,還會有一層胎脂,保護胎兒在羊水中浸泡皮膚不受損,

出生後就不需要了,一般寶寶出生後,醫生會幫忙輕輕擦拭掉,也有的醫院不做處理,1-2天后會自動吸收。

4.稱體重和驗性別

稱體重

稱體重

5.全身機能檢查

檢查寶寶的心率、反射應激性、肌張力、呼吸力等身體機能,觀察寶寶適應能力,一旦有情況方便及時搶救。

6.接種疫苗

新生兒出生的24小時內就要接種乙肝疫苗,目的是預防乙肝。

接種疫苗

7、戴上手牌和腳牌

在離開產房前,護士還會給寶寶戴上跟媽媽成對兒的手牌和腳牌,上面寫著媽媽的名字和身份細節。在住院期間,每次從你身邊抱走或送回孩子時,

護士都會檢查你們的手環是否一致。 產後第一個小時,你不得不知的身體變化!

產後十句話,你最先說哪句?

胎兒告訴你:如何把玩自己的排泄物?胎兒告訴你:如何把玩自己的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