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產手機競賽: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消失的廠家

2008年由我國臺灣省企業HTC生產的第一台安卓智慧手機T-Mobile G1面世,隨後安卓智慧手機開始在全球遍地開花,國內手機市場也是一樣,2011年小米的橫空出世讓手機業界開始震盪起來,但是很多企業卻沒把小米放在眼裡,

眼看著被小米甩在身後才發現自己低估了小米,隨後中華酷聯等等一些國產手機開始了手機競賽,都想成為這個風口的贏家,卻沒想到自己卻變成了消失的廠家。

相信大家這些年也看到,不止是國產手機廠商在這場手機竟備賽中被淘汰,

就連國際巨頭諾基亞和黑莓也走向衰敗,作為我國第一個生產安卓智慧手機的企業HTC也是同樣從風光走向衰落,變成一個小眾品牌,放眼之前風光無限的中華酷聯四大“天王",現在也就華為還算可以。後起之秀樂視快速崛起也快速衰敗,其它講情懷的小眾公司也是活的不溫不火,消失的聯想,ZUK,IUNI,青蔥,大可樂等等手機都已經成為手機競賽的“陪葬品”,
據統計2014年年初時,國內手機品牌還有540多家,到2014年末,已經有140家消失,截至目前手機品牌已經低於100家。可見這場競備賽中炮灰是相當的多。

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國內手機品牌還是國外手機品牌,有很多都在消失,尤其是國內手機品牌速度更快,

為了銷量從拼配置,到系統,到價格戰,到賣情懷,如今所有套路基本都已經快使用完,企業才發現哦原來消費者還挺難騙的,資金雄厚的大廠還好些,能夠逆轉局面,而一些小廠面臨資金技術等等困難,還要打腫臉充胖子,說自己產品多牛,多好賣了多少萬,有些廠家甚至還懟懟自己的用戶,不把用戶放在眼裡,豈不知在國內市場,一個小小的導火索,就能讓你淪為手機界的陪葬品。

國內HTC從安卓一哥淪為街邊小弟,昔日四大巨頭中華酷聯,也就華為還有存在感,中酷聯的存在感已經極弱了,手機攪局者樂視已經奄奄一息,老周的360雖然還在出著新品,但是已然沒有之前的那種幹勁,魅族被聯發科灌上了“迷魂藥”,已經忘了什麼是夢想,

因為現在他連路在哪裡都不知道了,什麼其它一加錘子努比亞等等,吹虛的在好單品終究逃不過百萬銷量魔咒。

未來手機競賽的陪葬品會越來越多,因為現在企業都不按套路出牌,手機巨頭互懟,小廠也想加入,然後把大廠幹架懟死小廠,就像王老吉和加多寶打架一樣,兩家自己沒死把其它小牌子打沒了,再有要麼就是不重視客戶體驗和意見自己把自己做沒,慢慢走向邊緣線然後被淘汰,未來大家買手機可能僅剩下幾個選擇,外資蘋果的iPhone,三星,國產的華為,小米,藍綠廠,而且都是3000+以上旗艦,現在就是這麼殘酷,因為只剩下幾個對手,滿池塘的都是“魚”,就像現在的滴滴一樣,嘴裡罵著但不得不用。

不管怎麼樣競賽,隨著科技的發展,終將會洗牌,誰也不敢說誰是永久的贏家,因為競賽: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消失的廠家。

就像王老吉和加多寶打架一樣,兩家自己沒死把其它小牌子打沒了,再有要麼就是不重視客戶體驗和意見自己把自己做沒,慢慢走向邊緣線然後被淘汰,未來大家買手機可能僅剩下幾個選擇,外資蘋果的iPhone,三星,國產的華為,小米,藍綠廠,而且都是3000+以上旗艦,現在就是這麼殘酷,因為只剩下幾個對手,滿池塘的都是“魚”,就像現在的滴滴一樣,嘴裡罵著但不得不用。

不管怎麼樣競賽,隨著科技的發展,終將會洗牌,誰也不敢說誰是永久的贏家,因為競賽: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消失的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