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於疼痛的這四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人家做了手術痛了兩天,

我做手術咋痛了這麼久,

是不是我這個人太嬌氣了,

吃顆止痛藥算了!

還有頭痛、腳痛、手指痛、經期痛……

難道,面對各種痛,

除了吃止痛藥之外,

真的只能忍?

其實這些疼痛本身可能就是一種病,需要掛號找醫生診斷治療!

1

誤區一:痛不是一種病,只是疾病帶來的症狀

長期以來大家都對疼痛有種錯誤的認識——認為身上痛,是其他疾病的伴隨症狀,以為只要治好了病,痛也就緩解了。

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比如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疼痛等,這種疼痛本身就是病,治好了疼痛,病也就好了。

但是,如果不及時診治,會發展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會給患者帶來心理、情緒、睡眠、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等方面的危害。

如有疼痛的病因未明,疼痛反復發作,疼痛程度加重,疼痛的性質、規律發生變化的情況,一定要到疼痛科診治。

2

誤區二:痛,忍一忍就行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痛過百天就對了!”

“做完手術嘛,是會痛一段時間的!”

這種觀念要不得!

痛就不要忍,應該採取積極治療的態度,如果拖著不去看醫生,很有可能會使急性疼痛轉為慢性,甚至終生不愈。但如果積極治療,是有很大機會恢復的。

3

誤區三:哪裡痛就該看哪個科的醫生!

腰痛就該看骨科,嘴巴痛就該看口腔科,頭痛就該看神經內科?

這種身體哪個部位痛,就該去找哪個科室的醫生看的觀念,也要改一改,很多慢性頑固性疼痛,需要看專門的——

疼!痛!科!

比如,家裡的老年人腰椎間盤凸出,偶爾痛一下,但是又沒到可以做手術程度,一痛起來又惱火,咋辦?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到疼痛科。

那如果身體突然這也痛那也痛,到底該去專科門診還是疼痛科?

1.對於急性的、由原發性疾病引起的疼痛,應就診相應科室,比如突發心絞痛要去心內科、突發急腹症就診普外科。

2.慢性頑固性疼痛,包括疼痛沒有查出病因或查出病因目前無法根治的,則需到疼痛科治療。

4

誤區四:疼痛治療後就應該完全不痛

很多治療的人都覺得,

是不是到疼痛科治療完,藥領回家,這身上的痛就應該好了,這才代表病被治好了。

當然不是,慢性疼痛是一種慢性疾病,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都存在發作期、緩解期,可能會反反復複,有些甚至需要反復治療和終身服藥。

治療疼痛,貴在堅持。對於這類疾病,治療的目的並不是完全消除疼痛,而是緩解症狀,預防發作和併發症,改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