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沒頭腦和不高興》今年已經61歲了,今天20:46鎖定鄭州教育電視臺就看他倆!

點擊上方“鄭州教育電視臺”可以訂閱哦

還認識這兩個小傢伙嗎?

喔,不對,叫錯了,他們今年都61歲了!

是的,就是“沒頭腦”和“不高興”!

1956年2月,《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一次出現,是在上海經典少兒雜誌《少年文藝》上。

(圖片來源於:魔法童書會)

1962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又將《沒頭腦和不高興》搬上螢幕,拍攝成了動畫片。

雖然說兩個傻乎乎的形象在那時逗樂了無數的人們,但現在仔細想想,這些形象全都出自生活,真的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啊~

“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落四,總要出些差錯,這不,誇大話之後被變成了大人,當了建築工程師,建了999層的高樓卻忘記設計電梯~~~

要爬整整一個月樓梯才能看到演出,這“沒頭腦”也真夠沒頭腦的了。

“不高興”總是彆彆扭扭,“長大後”成了演員,他扮演老虎,但不高興躺下來被打死,於是沒完沒了地和武松對打起來。

這兩個充滿喜劇色彩的小朋友形象給幾代小觀眾們帶來了歡樂,你想知道他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嗎?先來認識一下《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編劇吧~

任溶溶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翻譯家)

他說,

“沒頭腦”和“不高興”都是從生活中來的,“我就是那個‘沒頭腦’,常常糊裡糊塗的。‘不高興’則是好些孩子的口頭禪。遇到這種孩子,批評他們吧,他們總是不服氣,認為這是小事,跟今後做大事沒關係。我就想,乾脆讓他們帶著缺點就變成大人去做大事,出點大洋相,這就是《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創作來歷。

當時,任溶溶經常到少年宮給小朋友講故事,總是講譯來的故事不過癮,他就嘗試自己編故事。講著講著,“沒頭腦”和“不高興”就“自己跑出來”了。

小朋友們聽了以後特別喜歡,《少年文藝》雜誌就約他寫下來。當時版位也給他留好,截稿時間到了,任溶溶坐在南京西路著名的“文藝俱樂部”——上海咖啡館裡,半小時就寫出了5000多字。後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把它拍成動畫片,影響更大了,讓幾代讀者笑痛了肚子,成為中國童話幽默誇張最成功的典範之一。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重溫61年前的經典,鄭州教育電視臺經典國產動畫片《沒頭腦和不高興》,20:46分等你來~

鄭州教育電視臺“重溫經典”觀眾開放日活動即將與大家見面,你想來參加嗎?點擊下方留言,說出你想說的。

如果,“沒頭腦”當了演員,“不高興”當上了建築師,故事又會是怎樣的呢?小朋友們,開動大腦想想看~把你的故事在下方留言,小編送你上牆~~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

大家都在看

當時,任溶溶經常到少年宮給小朋友講故事,總是講譯來的故事不過癮,他就嘗試自己編故事。講著講著,“沒頭腦”和“不高興”就“自己跑出來”了。

小朋友們聽了以後特別喜歡,《少年文藝》雜誌就約他寫下來。當時版位也給他留好,截稿時間到了,任溶溶坐在南京西路著名的“文藝俱樂部”——上海咖啡館裡,半小時就寫出了5000多字。後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把它拍成動畫片,影響更大了,讓幾代讀者笑痛了肚子,成為中國童話幽默誇張最成功的典範之一。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重溫61年前的經典,鄭州教育電視臺經典國產動畫片《沒頭腦和不高興》,20:46分等你來~

鄭州教育電視臺“重溫經典”觀眾開放日活動即將與大家見面,你想來參加嗎?點擊下方留言,說出你想說的。

如果,“沒頭腦”當了演員,“不高興”當上了建築師,故事又會是怎樣的呢?小朋友們,開動大腦想想看~把你的故事在下方留言,小編送你上牆~~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

大家都在看